爲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課程思政建設,3月31日,金融學院《專業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在騰訊會議平臺召開。學院黨委書記李玉峯,常務副院長範小云,副院長劉瀾飈,副院長劉瑋,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季芳出席會議,各系所專業教師代表、校友代表、本科教務老師、專職輔導員及學生代表參加研討會。會議由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季芳主持。

會上,金融學院副院長劉瑋介紹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要求與實施要點。她強調,課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是提高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引導學生將專業所學與國家需求緊密結合,真正做到“將小我融入大我”。她指出,在大類招生的背景下,《專業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要以專業解讀爲主線,通過加深學生對不同專業的理解,消除專業選擇誤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同時加深學生對金融行業的瞭解,突破書本知識的侷限,提升實踐能力。在授課方式上,劉瑋指出,要探索“專業解讀+行業分享+職業規劃”三位一體的創新授課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前瞻性的專業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將南開“公能”精神和“知中國,服務中國”的理念滲透在課程教學中,實現課程思政的目標。

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季芳,作爲授課教師介紹了《專業學習與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設置背景及授課安排,並分析了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的具體體現。她指出,課程一方面充分發揮校友資源的優勢,通過對金融市場的分析,幫助學生了解行業動態與職業環境,引導學生實現從書本到職場的啓蒙,爲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奠定基礎;另一方面,校友導師的榜樣力量、案例式教學的授課方法,在課堂上實現了潤物無聲的思政教育。

課程研討環節,各系所專業教師代表、校友代表、學生代表就課程建設與改革積極發表建議。專業教師李澤廣、張連增強調了將金融倫理原則融入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並指出在授課中加強誠信職業觀的引導;賀佳結合專業發展方向提出“教師+校友”結對授課的新方式;段月姣提出將專業知識講授與學生思想認識提升相結合的授課理念。2000級校友、融通基金會代表王悅講到,自課程設立之初,教學的核心理念便是南開精神的“傳承”,希望通過優秀校友職業生涯的分享,充分發揮校友導師的引領作用,在學生聽其言、品其行的過程中,體悟“公能”精神的傳承。與會學生代表劉皓月表示,課程實現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職業道德培養與專業學習的有機融合,希望在今後的授課中多以自由討論、模擬面試等形式,加強對行業熱點問題的案例分析,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華金晗提出加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行業分析,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最後,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李玉峯進行總結。他強調,要在課程定位、人才培養、課程組織中體現思政屬性。要始終將人才培養作爲最終目標,把握好人才培養的週期律,加強金融倫理和職業道德培養,全面提升學生能力,樹立職業品格;要繼續發揚“開門辦學”的課程特色,堅持目標、正面引導,專兼結合、教學相長,在專業教師、校友、學生的羣策羣力下不斷探索新的授課模式,提升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將教育教學推向新的高度。

文案:封宗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