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的私人財富大規模崛起,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而在未來的10-20年,我國又將迎來這部分私人財富集中代際傳承的窗口期,財富家族、超高淨值人士將不得不面對財富傳承的挑戰。

如果說企業家通過經營企業創造財富是財富的“第一戰場”,那麼保有和傳承財富意味着要開闢財富的"第二戰場“。

家族財產的分配有多重要?

在”第二戰場“——財富的保有和傳承階段取得成功,能否做好家族財產的分配安排是一項關鍵性因素。

毫不誇張地講,家族財產分配的成功與否,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成敗。家族財產分配的成功能夠助力財富家族實現四大核心財富目標:家族安全、家族和諧、家族成長和家族傳承。反之,如果由於家族財產引發各種問題與矛盾,這些家族目標可能都會落空。

對家族安全目標的影響。家族財產分配規劃沒有做好,很難在家族內部構建起基礎的、能夠保障家族成員基本生活的安全墊,家族一旦面臨經營或意外等風險,安全目標也就無從談起;

對家族和諧目標的影響。財產分配不當極易引發家族成員的內部紛爭,像家族成員之間因財產分配問題導致反目成仇、對簿公堂的案例比比皆是;

對家族成長目標的影響。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對家族後代分配過多的財富,容易導致這些受益人受到財富負能量的侵蝕,如喪失進取心和獨立性、助長懶惰和依賴心理等,使家族後代失去成長的動力,難以支撐家族發展。

對家族傳承目標的影響。家族沒有構建起保障性的安全墊、家族成員無法和諧共處、後代成員無法健康成長,家族的終極目標——久遠傳承更難以達成。

(圖片來源:新財道)

家族財產分配的核心要素——分配理念

規劃家族財產的分配政策,我們需要着重考慮的分配要素包括:家族財富的分配理念、分配目標、分配對象、分配用途、分配條件、分配方式、分配工具等。

在諸多要素中,能夠起到統領作用的要素是家族財產的分配理念,它爲一個家族的財產分配政策提供了規劃方向。

由於分配理念的不同,對以上諸要素的考量也就不盡相同。在家族財產分配的政策規劃與方案實施過程中,若沒有分配理念作爲核心進行指導,一個家族很難構建起支撐家族和諧共存、久遠發展的系統分配體系。因此,家族制定一套審慎的家族財產分配政策,首先並且最重要的是確立家族財產的分配理念。

財富家族的分配政策雖各有不同,但他們的分配理念總結下來可以歸爲兩大類:一類是保管者理念,一類是所有者理念。

(圖片來源:新財道)

第一種分配理念是保管者理念。保管者,顧名思義,即財富的擁有者不是財富的所有人,不會爲了個人利益而隨意支配財富,他們只是財富的保管者。秉持保管者理念的財富家族,他們追求的是在家族共同財富體系下的利益分配。這類家族的成員認爲一個家族應擁有共同的財富以及共同的企業,他們從前輩獲得的財富都應屬於家族共同財富,雖然名義上歸個人所有,但實際上他們是在爲家族的後代管理財富,他們追求的不是個人利益最大化,而是追求整個家族的和諧久遠。

正如瑞士一家頂級名錶品牌“百達翡麗”的廣告語:“沒有人能擁有百達翡麗,你只不過是在替下一代保管而已。”這句廣告語體現的就是保管者理念,很多歷經百年,傳承數代的財富家族秉持的就是這種保管者理念。

案例1: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最顯赫的家族之一,他們選擇了以信託的形式將財富傳承給後代。該家族信託規定,委託人把資產注入信託後,受益人在30歲之前只能獲得分紅收益,不能動用本金,即使到30歲之後想動用本金,也需要徵得信託委員會的同意。這種機制使得家族的財富始終是一個整體,不會因爲分家或代代傳遞而被逐漸分割成若干小部分,可以發揮規模優勢,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現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傳到第六代,家族成員超過200人。

另一種分配理念是所有者理念。與保管者相反,所有者是指財產的完整所有人,他們可以對名義上屬於自己的財產隨意支配。秉持所有者理念的家族,通常採取的是家族個別財富體系下的所有權分配。這些家族的成員認爲整個家族不需要擁有共同的財富和企業,傾向於將家族財富完全分配給家族成員個人所有。他們或是不在意財富在自己這一代終結而盡情揮霍,或是將財富像切蛋糕一樣直接切分給後代家族成員,由後者以財富所有者的身份自己決定財富的使用和處分,這樣就難以發揮家族財富作爲一個整體的完整效用,無法實現家族的長期發展目標。

這類家族的管理者或是認爲“兒孫自有兒孫福”,或是出於對長期保有財富的艱鉅性的畏懼,所以索性選擇了“分”的財富理念,放棄了對久遠財富的追求。

案例2:鏞記酒家在香港是一家有“名人飯堂”之稱的老字號酒樓,創始人甘穗輝在去世前就直接將公司股權在自己的四位兒女和遺孀之間進行了分配。大兒子甘健成、二兒子甘琨禮各持35%的股份。後來,甘琨禮得到了弟弟和妹妹共20%的股份,令自己的股權增至55%,成爲鏞記控股的大股東,意圖掌握公司的絕對控制權,最後導致兄弟決裂。2010年3月底,甘建成向法院申請將所有家族資產、鏞記酒家的母公司鏞記控股清盤。

採取以上兩種不同分配理念的財富家族,他們的分配政策一般會有很大區別。

持有所有者理念的家族,沒有爲家族後代做好財產的妥善安排,而是採取“分”的方式將財產直接分給家族成員,正如前文所述,財產獲得者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獲得大量財富容易受到財富負能量的侵害。林則徐曾說過:“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可謂一語道中所有者分配理念的弊端。

因此,對於那些把家族安全、和諧、成長和傳承設定爲家族目標的財富家族來說,不應當以“所有者”的理念去簡單分配財富,而應該確立“保管者”的財產分配理念,並以此指導財產的分配對象、分配方式、分配工具等其他分配要素的統籌安排,對家族財產的分配政策進行系統規劃。

只有在保管者理念的引導下,以爲家族其他成員以及未來世代的家族後代保管財富的心態分配財富,才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分配工具,將家族財富作爲一個整體去管理,運用積極的分配方法向特定的分配對象進行財產分配。

財富家族要通過財富的管理和分配,爲家族奠定好安全基礎,促進家族成員的成長和發展,形成家族成員之間、家族與企業之間乃至家族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係,最終助力家族實現家業長青、家族繁榮的久遠傳承目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