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5歲了,在家人看來她活潑好動,喜歡做遊戲,是小夥伴中的“孩子王”。但是最近媽媽發現,巧巧的脾氣變得有點暴躁,還變的有點膽小。

以前在喫晚飯之前,巧巧都會在客廳搭積木,每次拼完了都會叫她去看,但是最近幾天總是拼到一半,積木就不小心坍塌一部分,然後巧巧就生氣的把積木全部推倒不拼了,想要讓巧巧重新拼,她也總是看起來比較暴躁,不想繼續,在媽媽看來,巧巧可能是因爲連續幾天拼積木不順利,開始對拼積木這個遊戲產生了畏懼心理,害怕自己拼不好。這樣的心理在大人和孩子身上其實是很常見的。

如果我們在一件事上受挫,就會下意識的對這件事情產生陰影,認爲自己做不好,從而對這件事情產生放棄的想法,害怕去嘗試。相同的,如果一件事情或一個環境讓我們感覺安心和舒適,這就是舒適區。古往今來,都是突破了自己的舒適區敢於挑戰自己的人才收穫了人生的成功,想要讓孩子走的更高更遠,就要讓孩子敢於正視困難,直面挫折。

打好基礎,孩子會走得更遠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環境優越,習慣了這樣穩定的狀態,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更容易受打擊。這是因爲孩子的思維水平長時間穩定在一個狀態,沒有辦法想的全面而仔細,面對困難鮮少能夠找到解決辦法,從而產生挫敗感。

這就像是長時間從事一門工作,從而把思維侷限在這個水平一樣,孩子沒有推動力,思維長時間停滯不前,即使很聰明也會變得泯然衆人。想要讓孩子獲得好的發展,就要幫助孩子打好基礎,激發孩子的發展潛能,這樣才能夠領先於同齡人的發展。

例如拼圖遊戲,在很多大人看來也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很多孩子可能剛開始找不到頭緒,導致產生厭煩心理,不喜歡這個遊戲,但是如果有家長的引導,就能幫助孩子找到突破口,一旦感受到了遊戲的喜悅,孩子就會喜歡上這個遊戲。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就提供了“搭建腳手架”和“最近發展區”。

什麼是“搭建手腳架”和“最近發展區”

腳手架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幫助工人施工的,用在孩子身上,搭建腳手架就是父母爲孩子提供思路和線索,有目的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方向,這樣一步一步,幫助孩子學會解決問題,這樣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了孩子遭遇困難就一蹶不振的情況發生。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腳手架的幫助,就沒有辦法建造摩天大樓,同理,父母不搭建腳手架來幫助孩子,孩子的發展就只能處於一個水平,很難得到大的提升。

最近發展區是心理學家維果斯提出的 ,簡單來說就是得到同伴或父母幫助的孩子,他們的發展會好於之前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搭建手腳架之前,先判斷孩子正處於什麼學習狀態

搭建腳手架的目的是幫助孩子,但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需要父母來給孩子提供幫助。例如孩子在跟小夥伴做遊戲,雖然處於不利的一方,但是還是很開心,父母卻想要給孩子支招,這就是沒必要的,當孩子自己意識導致這個問題並開始沮喪的時候,父母在去幫忙也不遲。

因此這就需要父母想要爲孩子搭建腳手架之前先判斷孩子的學習

搭建腳手架的目的是幫助孩子,但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需要父母狀態,如果孩子遇到的只是小問題並且完全有可能自己解決,父母就不需要多此一舉;當孩子處於臨門一腳,只需要給點提示就能有所突破的時候,父母就要準備幫忙了,這個時候孩子就是在最近發展區,小小的一點幫助能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如何搭建手腳架

每個孩子的發展狀況不盡相同,因此搭建腳手架沒有特定的標準,依照孩子的發展和能力範圍搭建最好。

搭建腳手架分爲三步:

首先是判斷孩子的能力,確定孩子的能力範圍;其次是家長根據孩子的能力來確定自己想要孩子達到的水平;最後是根據孩子的習慣選擇幫助孩子的方式。

搭建腳手架策略

啓發式提問孩子的思維比較有侷限性,因此父母可以說一些相似情況的情況,並講解解決辦法,爲孩子提供一種解決思路,說不定孩子會茅塞頓開。

提恰當建議有時候孩子被困住了,實在是找不到解決辦法,父母可以提一點建議,給出建議讓孩子去嘗試,一旦事情有轉機,孩子就會更容易找到解決辦法。

給適當暗示孩子困在一件事裏,容易鑽牛角尖,這個時候父母可以暗示孩子,如果是自己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做,這樣孩子會嘗試按照父母暗示的方法去做,事情得到解決。

道具輔助當孩子無法理順一件事情的時候,父母可以用一些道具更直觀的幫助孩子理解。例如一份大型的拼圖,孩子總是亂七八糟的拼,總是找不到對應的地方,父母可以用自己的形象幫助孩子理解,要先從頂部或者底部開始拼,這樣不容易發生缺漏。

積極性的表揚在孩子攻克困難後,父母積極的鼓勵會帶給孩子極大的自信,這樣孩子不會養成遇到問題就逃避的習慣,會更加積極主動的挑戰自己。

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容易因爲困難和打擊而受挫,害怕失敗,不想挑戰和嘗試,只想停留在舒適區,這樣只會耽誤孩子的發展。想要要孩子獲得長遠的進步,父母就要爲孩子搭建腳手架和提供舒適區,前者讓孩子有勇氣突破自己,後者爲激發孩子的潛能提供了空間,在這兩種辦法的幫助下,孩子的未來總是會充滿陽光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