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国境内存在着多种族群,统治者关注他们各自在习惯法和文化上的不同,根据文化地理的不同,分为:女真、渤海、契丹、汉儿、南人五种。这种意识在金朝中后期逐渐成为主流观念,以致于金人以中原正统自居,而将南人为主的宋人斥为南蛮。

大同 金代壁画

金国在中原的统治日益巩固,引发了非常深刻持久的文化心理变化。金人虽然并未自称汉人,却实实在在自称“中州”,多采纳儒家治国,终于在隆兴和议之后的长期和平环境中形成了“国朝意识”。这种意识在金朝中后期逐渐成为主流观念,以致于金人以中原正统自居,而将南人为主的宋人斥为南蛮。金国治下的族群

金国境内存在着多种族群,统治者关注他们各自在习惯法和文化上的不同,根据文化地理的不同,分为:女真、渤海、契丹、汉儿、南人五种。金国官方并未颁布正式文件确认这种等级,但是在习惯上,族群的爵秩高低还是清晰可见的。一般来说,服役的时候是汉儿优先,其次契丹,再次渤海,最后才是女真;而分配好处的时候,女真优先,其次渤海,其次契丹,其次汉儿。汉儿一词,狭义时仅指晚唐河北藩镇和燕云十六州境内的汉族;广义时,则包括金国境内的“南人”,也就是黄淮、中原地区的宋人。契丹则包括奚人。《三朝北盟会编》引《燕行录》:……有公事在官,先汉儿、次契丹、方到金人。丁未冬,宰相刘彦宗差一人知燕山玉田县,国裹朝廷亦差一人来交割不得,含怒而归。无何,国里朝廷遣使命至燕山拘取刘彦宗赐死,续遣一使来评议彦宗,各赂万缗乃已。有兵权钱谷,先用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汉儿虽刘彦宗、郭药师亦无兵权,契丹时不用渤海,渤海深恨契丹;女真兵兴,渤海先降,所以女真多用渤海为要职。……

金国的统治以完颜亮为转折点,此后的金世宗完颜雍积极靠拢中原传统,再经章宗的萧规曹随,金国境内经历了“大定、明昌”两个阶段加起来将近80年的和平稳定。在此环境下,出生在金国建国之后的新生代不再以宋为宗,而是积极的“宗唐变宋”,以更早年代的中原人自居,渐渐地鄙视宋人,尤其是在此期间,金人很轻易的粉碎了“隆兴北伐”和“韩侂胄北伐”,金国成为东亚大陆最强大稳定的国度,让新生代有了优越感。

金代浮雕 二十四孝金国的文化心理变化:“国人”认同

在上述背景下,文化心理产生了显著变化,集中体现为“国朝文派”的文学艺术潮流和儒学华夷观的变化。可以说,历经世宗章宗的和平稳定,境内各色人等,都形成了“国人认同”,生于兹、长于兹,国朝之下即为国人。到了金朝末期,连女真大臣都已经固执地认为猛安与汉户皆为国人,让女真皇帝非常无奈。《金史·唐括安礼传》:唐括安礼,本名斡鲁古,……上问曰:“宰臣议山东猛安贫户如之何?”奏曰:“未也。”乃问安礼曰:“于卿意如何?”对曰:“猛安人与汉户,今皆一家,彼耕此种,皆是国人,即日签军,恐妨农作。”上责安礼曰:“朕谓卿有知识,每事专效汉人。……

金代铁盔

国朝文派的特点是强调“国朝”这个概念,淡化宋、辽、西夏等并存一世的政权,尤其是淡化由来已久的“辽宋之辩”(实为华夷之辩),主张国朝之下即为国人。随着金国科举的大规模展开,南人凭借文化优势大量进入朝廷,他们对新朝的认同,就建立在自己也是“国人”的基础之上。除此之外,金国的儒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历代的“正统论”的标准,逐渐转移到地理上的大一统上来。这种观念首先是海陵王完颜亮自己摊开来讲的,他认为只要混一天下就是当然的正统,持有一种通过暴力来竞争正统的认识。

由于儒学自古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留下了太多漏洞,正统论就很容易被扭曲。唐代韩愈在名篇《原道》中曾说过“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在此基础上,金国儒学的华夷正统观逐渐转变为“文化/地理”标准,即占据其地而又尊其文化传统,即可为正统继承人。这个观念因为涉及敏感,在当时没有人敢明确提出来。到了金末,儒生郝经、许衡等,终于高倡“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的论调,最终形成了一种普世儒学,不再有任何的族群背景考虑。

金代 菩萨头像《三朝北盟会编》:归正官张棣正隆事迹记曰:……(完颜)亮读书有文才为藩王时尝书人扇有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之句)颇有(改作留)意於(书史)一日读《晋书》至苻坚传废卷失声而叹曰:雄伟如此秉史笔者不以正统帝纪归之而以列传第之悲夫。又一日与翰林承旨完颜宗秀左参知政事蔡松年语曰:朕每读鲁论至於夷狄虽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朕窃恶之,岂非渠以南北之区分同类之比周而贵彼贱我也。二子皆唯唯而不对《金史·李通传》:李通,以便辟侧媚得幸于海陵。……海陵恃累世强盛,欲大肆征伐,以一天下,尝曰:“天下一家,然后可以为正统。”通揣知其意,遂与张仲轲、马钦、宦者梁珫近习群小辈,盛谈江南富庶,子女玉帛之多,逢其意而先道之。海陵信其言,以通为谋主,遂议兴兵伐江南。《金史·耨碗温敦思忠传》:耨碗温敦思忠,本名乙剌补,阿补斯水人……有顷,海陵曰:“自古帝王混一天下,然后可为正统。尔耄夫固不知此,汝子乙迭读书,可往问之。”思忠曰:“臣昔见太祖取天下,此时岂有文字耶?臣年垂七十,更事多矣,彼乳臭子,安足问哉!”

这种观念利弊如何,历代已经有太多的争论。在历史角度,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南宋的正统地位就不存在了,新的正统将伴随着暴力征服而来。经过若干年的熏陶,张弘范终于能在自己的诗文中写道“铁甲珊珊渡汉江。南蛮犹自不归降”而丝毫没有愧色。(完)

金代 蒸馏酒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