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年,在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的一座唐墓中,曾出土有兩件十分罕見的唐代青花塔形罐(標本M7:3和M7:4)。2006年,鄭州文物考古院在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以西4公里的唐墓中發掘出土了兩件精美的唐青花塔形罐。

唐青花塔形罐,瓷器,唐代,通高44釐米,腹徑18.9釐米。2006年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唐墓出土。現藏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唐青花塔形罐

2006年,在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的一座唐墓中,曾出土有兩件十分罕見的唐代青花塔形罐(標本M7:3和M7:4)。這兩件精美的唐代青花塔形罐,是目前國內首次發現的有明確出土地點、時間和出土單位的完整器。其形狀基本相同,均由蓋、罐、底座三部分組成。胎體堅硬,爲乳白色。器蓋呈塔剎狀,蓋底呈覆碟形。蓋柄飾五週凸棱,似佛塔的相輪。器蓋的最上部爲一桃形頂。器身爲一敞口、圓脣、直頸、圓肩、弧腹、平底的白瓷罐。下爲碗形託座,託座下爲喇叭形圈足。蓋、器身、器座施白色透明釉至圈足下部,釉色潔白,部分呈淡綠色,無脫釉現象。其中一件罐身飾“童子擊步打球”和牡丹圖案。罐身所繪“步打球”圖案尤爲引人注目。圖案中的人物似一玩童形象,其叉腿而立,右腿微曲,左腳稍抬,左手執一頭部爲月牙形的球杖,左下側有一拋起的圓球。整個圖案十分簡潔,但人物形象生動逼真,頗具動感。

鄭州上街峽窩鎮唐墓出土青花塔形罐線圖(左M7:3;右M7:4)

步打球,又稱“步打”,是一種徒步以杖擊球的球類運動,類似於今天的曲棍球。步打是從馬球活動發展演變而來的,除了不騎馬之外,跟馬球運動大體相似。唐代女詩人魚玄機的《打球作》對這種“步打球”有形象描述:“堅圓淨滑一星流,月杖爭敲未擬休。無滯礙時從撥弄,有遮攔處任鉤留。不辭宛轉長隨手,卻恐相將不到頭。畢竟入門應始了,願君爭取最前籌。”唐代王建的宮詞中也有一首專門描寫宮女們舉行步打球的場景,“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一半走來爭跪拜,上棚先謝得頭籌”。塔形罐上的“步打球”圖案,爲研究唐代體育文化生活提供了珍貴資料。

出土青花罐的唐墓爲一豎穴土坑墓,南北向,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室爲長方形,墓底距地面6.1米。人骨與葬具均朽爲粉狀,已看不出葬式。隨葬品散置於墓室底後部的東西兩側。除兩件精美的青花塔形罐外,另有3件素面白釉瓷罐。從此墓的規模與形制看,屬於小型墓葬,是豫中、豫西地區常見的唐代墓葬形制。墓主一般爲社會地位較低下的平民。但從此墓隨葬品的組合、品類看,顯然不合乎當時的風尚習俗。如當時隨葬品中常見的牛車、男女俑,豬、狗、雞、鴨等動物俑或井、柞臼等模型在該墓中都未見到,也不見唐三彩製品,卻隨葬一般被認爲是佛教珍貴用品的塔式瓷罐。由此推測,墓主並非一般平民,有可能是一位佛教信奉者,或從事佛教事務活動者。此外,唐代青花瓷是銷往中東地區伊斯蘭國家的一種外銷瓷,因此也不排除墓主是從事外貿活動、往來於中東伊斯蘭國家但社會地位不高的經商人員。

塔形罐,也稱塔式罐,是具有佛教特徵的一種特殊罐式,主要流行於唐代,爲北方唐墓分期斷代的標型器之一。有學者依據蓋紐的外觀差異,將唐代塔形罐分爲五型;根據塔形罐自身形制、紋飾特徵的變化,並參考其他隨葬器物及墓葬形制的變化,將唐代塔形罐的發展演變分爲五期。綜觀塔形罐的發展與演變,可以看出,一期相當於初唐時期,出土標本較少,且多集中於後段。塔形罐極力模彷彿塔之形,造型簡樸、粗矮。二期相當於盛唐前期,塔形罐爲唐墓中的常見明器。陶、瓷、釉陶皆有,尤以三彩罐爲盛。造型頎長、勻稱,種類多樣,裝飾華麗,藝術性很強。三期相當於盛唐後期,塔形罐達到極盛,罐長座矮,不似二期輕盈,裝飾趨向簡樸,但出現了大量瓷質塔形罐。四期相當於中唐時期,塔形罐逐漸減少,罐腹呈橢圓形,座下徑較大,多等於或大於罐的最大腹徑,蓋紐簡化。五期相當於晚唐時期,塔形罐多僅出於河北、內蒙古地區,且造型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之後,塔形罐在中原及河北地區消亡。其總的演變趨勢可以看作是一個罐腹由粗胖變瘦長、座由粗矮漸瘦高再變矮、裝飾由簡單至華麗復至簡樸的過程。

鄭州上街峽窩唐墓出土的青花塔形罐,其蓋紐大致爲下部粗大的尖塔狀紐,稍有中空,基本上屬於平蓋,微微隆起。根據相關分期,此青花塔形罐屬較成熟的白瓷類,罐長座矮,座高遠小於罐高,當歸於第三期或第四期,初步確定其爲盛唐後期或中唐時期。通常情況下,所見唐代塔形罐多爲施有彩繪的陶質,其中又有灰陶、紅陶、白陶之分,也有不少塔形罐爲瓷質或三彩釉陶質。但是,像如此精美的青花塔形罐還絕無僅有,這也爲唐代塔形罐的發展演變提供了十分難得的珍貴資料。比較研究

1975年,南京博物院等單位在揚州唐城遺址發掘出土了一件唐代白釉藍彩瓷枕面的殘片。其胎色灰白,藍彩繪散葉紋與重疊菱形紋,外罩一層白色透明釉。長8.4釐米,寬7.6釐米,厚0.6釐米。這一塊青花殘片的出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使人們對青花瓷的認識向前推進了幾百年,也由此開啓了唐青花研究的大門。中國著名古陶瓷專家馮先銘先生對這件青花瓷器殘片作了認真觀察,從造型、胎質、釉料與製作工藝等特徵判斷其爲河南鞏縣窯產品。

1975年揚州唐城遺址出土的唐青花瓷枕殘片

1974年10月,江蘇揚州城北鄉紅星村唐墓出土了一件唐青花蓋罐。通高17.8釐米,口徑10.4釐米。該罐爲侈口,束頸,鼓腹,下腹漸收,平底。上置扁平蓋,蓋上部爲扁圓形紐。蓋和罐體表麪點灑藍彩。外施白色透明釉,色微泛黃。底部露胎,胎白而細膩。現藏揚州博物館。

1974年揚州城北鄉紅星村唐墓出土的唐青花蓋罐

1976年7月,河南省博物館文物隊在鞏縣(今鞏義市)小黃冶電灌站發掘出土一件藍彩壺。高8釐米,口徑3釐米。小口微侈,卷沿圓脣,直領束頸,豐肩鼓腹,餅形底足已殘。器表及口沿內壁飾以藍彩豎向斑紋,通體施有一層透明釉,地呈白色略微泛黃色澤,有細密的冰裂紋開片。

1976年鞏義小黃冶電灌站出土的一件藍彩壺

1983年初,揚州博物館在揚州市文昌閣東側約60米處的一條南北向壕溝南端西壁,發現一件唐代青花瓷片。從器形看,該瓷片應當是一瓷碗的底部。曲腹,淺圈足。足徑3.8、壁厚約0.35釐米。胎色白,質地較疏鬆,吸水率低。胎上施一層白色化妝土,外罩一層白中泛黃的玻璃釉,底部無釉。碗心飾一朵直徑0.8釐米的藍色五瓣花紋飾,構圖簡單,色澤淺藍,較深處略呈灰黑。

1983年初揚州市文昌閣東側發現的唐青花瓷片

1983年秋冬,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揚州培訓中心“中國古陶瓷鑑定學習班”組織學員在揚州市文昌閣附近三元路工地採集了一些唐代青花瓷片,器形有壺、碗、盤三大類。這些瓷片胎質都較粗松厚重,胎色灰白或白中泛黃,胎土中含有極細的灰、黃、黑色小砂粒,胎中因此形成較爲明顯的小氣孔;胎釉之間均施有一層化妝土,器物釉色爲白中帶灰或白中泛黃,有的瓷片呈乳白色,大多數瓷片釉表面可見細密的冰裂紋;器物內外及底心部均施釉,圈足部無釉,圈足分爲玉璧形寬圈足和玉環形窄圈足兩種形式;青花紋飾大多數髮色鮮豔,個別器物髮色較淺淡,青花紋飾均有暈散現象,青花料中可見明顯的黑色結晶斑,結晶處呈色更顯濃豔。

1983年揚州市文昌閣附近三元路工地採集的唐青花瓷片

199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和淮北市博物館在距淮北市西南約30公里處的柳孜隋唐運河遺址發掘出土了八艘唐船和全國二十幾個名窯口的瓷器,以及萬餘片古陶瓷標本等。其中一塊唐青花瓷碗殘片,通高4.3釐米,口徑約11釐米,足徑4.9釐米。殘片約爲原碗的五分之二,有天有地。口沿外撇,弧腹圈足,底足有明顯的削痕,足的剖面呈“八”字型,修胎規整。碗內施滿釉,碗外施半釉,下腹至足處澀胎,釉色白中泛黃。胎土細密、堅硬,瓷化程度較高,有少量氣孔,呈米黃色。內口沿用鈷藍料點有若干大小不規則的藍色小點,在藍點的表面有用黃色顏料點塗的痕跡,色彩豔麗。碗內底用鈷藍料繪梅花圖案,花蕊用黃彩點塗。藍色呈色淡雅,黃色清晰亮麗,有暈散現象。該瓷片出土地層清楚,時代明確,當爲唐代前期的青花瓷器無疑。

2000年9月,國內某藏家從英國倫敦古董商奧立曼處購得一唐青花瓷盤。直口,平脣,淺腹,平底,內外施滿釉。器形規整。高2.3釐米、直徑10.8釐米、底徑7.0釐米。口沿有幾處微小的土蝕剝釉。胎體不甚緊密,較粗松且厚,胎質泛淡淡的粉紅色。盤內有一道陰線旋紋,盤內底心上有三個支燒點痕。外底坦平,帶有弦紋痕和一條淺淺的窯裂痕。白釉泛黃,不夠瑩潤,且釉層較薄。盤內至口沿處全都飾有錯落有致的釉下藍色彩點。藍點大小不勻,形狀各異,色彩暗藍,呈“暈散”的斑塊狀。

2000年從英國倫敦回購的一件唐青花瓷盤

2000年前後,趙青雲先生在洛陽藏家曾鑑定過兩件唐青花四系罐。直口、短頸、抹肩,肩、頸之間附有雙股四系,器腹鼓圓、小平底。四系和器腹上均施有藍彩裝飾。白胎細膩、造型豐滿,比例勻稱,設計精巧,修坯工整,裝飾簡練,富有創新。兩件器物整體小巧,當爲專門用於陪葬的冥器。二罐大小、形制稍有不同。其中一件胎體稍高,而底部稍大,整體形制略顯修長。其口徑4、頸高1.2、腹徑10.4、底徑6、通高12釐米;另一件胎體豐滿,器腹鼓圓,而底部較小。口徑4.6、頸高1.2、腹徑10.2、底徑5、通高10.4釐米。作者認爲當爲河南鞏縣窯燒製的早期青花瓷藝術傑作。

2001年8月,鄭州西大街出土的一件唐代青花三足爐。高8釐米,口徑6.5釐米,腹徑10釐米。小口微斂,卷沿圓脣,短頸豐肩,鼓腹圜底,下有三個獸爪形足。腹飾三週凹弦紋。灰白胎,質較粗,上敷白色化妝土,口頸肩腹部飾不規則藍彩斑狀紋樣,施透明釉不及底部,底足下面露胎。其造型與鞏義黃冶窯址出土唐三彩同類器物相同,因此應爲鞏義黃冶窯產品,具有唐青花之初創風格。

鄭州大河古陶瓷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唐青花三足爐

2006年,鄭州文物考古院在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以西4公里的唐墓中發掘出土了兩件精美的唐青花塔形罐。除那件帶有“童子步打球圖”人物圖案的唐青花之外,另一件造型、大小、胎料、施釉、紋飾與其基本相同。蓋高12.6釐米,罐高23.7釐米,腹徑19.5釐米,座高12.5釐米,通高44.2釐米。器表飾藍彩“萬”字符紋、草葉紋、牡丹紋、束花紋、蜂蝶紋等。

鄭州上街區峽窩鎮唐墓出土的另一件唐青花塔形罐(標本M7:4)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藏唐青花三足爐,高6.5釐米。小口較直,厚沿圓脣,短頸廣肩,鼓腹圜底,三獸爪形矮足。胎色灰白,白釉藍彩,開片細小。釉下敷一層化妝土。肩部等距離飾藍彩四條,之間又有四個圓點。器口與頸部也有四個圓點裝飾,並與肩部圓點垂直相對。藍彩濃豔,具有暈散效果。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收藏的唐青花三足爐

丹麥哥本哈根裝飾藝術薄物館收藏有一件唐青花魚藻紋罐。圓脣,卷沿,直口,短頸,廣肩,弧腹,平底。沿部點藍彩圓點紋一週,器體點飾梅花紋,間繪五魚紋。外罩透明釉,下腹部和底部露胎。

丹麥哥本哈根裝飾藝術薄物館收藏的唐青花魚藻紋罐

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收藏有一件白釉藍彩唐青花小執壺。高6.2釐米。該壺爲侈口,圓脣,卷沿,束頸,廣肩,鼓腹,餅形圈足。口肩之間有雙條拱形柄,柄兩端有餅形飾,另一側爲圓柱形短流。口沿及上腹部點飾藍彩排點紋,有暈散現象,外罩透明釉。下腹及足、底部露胎。

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收藏的唐青花執壺

1998-1999年,德國“海底探險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島附近海域打撈了一艘被稱爲“黑石號”的九世紀阿拉伯或波斯木質商船,在該船上的6.7萬餘件中國陶瓷當中發現了三件完整的唐青花瓷盤,敞口,圓脣,沿外撇,環形圈足,盤內繪藍彩菱形紋、花卉紋和草葉紋,外罩白色透明釉。現藏新加坡國立博物館。其中一件爲弧壁圓盤,其餘兩件爲口沿略外卷的折腰式圓盤,盤口內壁有對稱分佈的四道突棱。三件彩盤的藍彩均爲鈷藍,儘管紋飾不太一樣,但盤心都以西亞地區流行的菱型花葉爲基本構圖,周圍繪有一束束的棕櫚形葉片,並於內外壁近口沿處飾葉形紋。紋飾筆畫疏密有致,排列有序,藍彩在透明釉的襯托下,顯得素雅清淡,異常奪目。

印尼海域“黑石號”沉船中發現的唐青花瓷盤

印尼海域“黑石號”沉船中發現的唐青花瓷盤

2002-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文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對黃冶窯遺址進行了四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429平方米,發現窯爐10座、作坊5處和淘洗池、澄泥池等遺蹟。出土瓷器、三彩、白釉綠彩器皿和各類窯具等遺物3000多件,並在唐代中晚期文化層出土了一些白釉藍彩器和胎質純淨的唐青花殘片,爲了解黃冶窯的文化面貌和唐青花燒造情況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

通過上述實物資料不難看出,唐青花處於中國青花瓷發展史的初創期,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較爲樸拙的工藝痕跡。有研究認爲,黃冶窯場唐代青花瓷從早到晚的發展軌跡大致可歸納爲三個階段。初唐至盛唐早期爲創燒階段。器形有罐、碗、執壺、三足爐、水注、盂等,多仿同類三彩器;燒成溫度一般較低,約在900~1000℃之間,只有個別器物瓷化程度較高;胎質較疏鬆,胎體斷呈米黃色或白中泛灰,胎上施化妝土,然後施釉繪彩,再次入窯焙燒;器表所罩透明釉,一般施釉到腹部,底、足部露胎;彩料均爲氧化鈷,藍彩呈暗藍色,深淺不一,有暈散現象,紋飾常以點或灑技法形成。

盛唐後期至中唐前期爲發展階段。常見器形主要是碗,其次是盤、罐、三足爐、杯等;燒成溫度多在1100℃左右,有的達1200℃以上,瓷化程度普遍較高,僅個別器物因胎釉結合欠佳而出現脫釉現象;素胎表面施化妝土,入窯二次燒成,也有的繪彩施釉後一次燒成;藍彩顏色較深而鮮豔,有暈散現象。

中唐後期至晚唐時期爲成熟階段。器形有盤、碗、執壺、枕等;胎質一般較細,胎體斷面呈灰白色或米黃色,有的呈乳白色;燒成溫度多在1200℃以上,器物完全瓷化;胎釉之間仍施一層化妝土,釉色白中稍泛灰或泛黃,一部分呈乳白色,釉層表面多見細碎開片,器物內外壁均施釉,而碗類底、足部無釉;藍彩大多髮色濃豔,個別器物髮色較淺,絕大多數爲釉下彩,藍彩中可見黑色結晶點;常見主體紋飾有菱形紋、花卉紋等,施彩技法全部採用毛筆繪畫而成。

考慮到唐青花的發展演變是一個漸進過程,筆者認爲,在探討這一問題時,宜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廣義的唐青花,從其製作工藝角度看,有紅胎、灰胎和白胎;胎上有的施化妝土,有的則不施;胎料與燒結溫度不同,形成低溫的陶質胎,中溫的半陶半瓷胎,高溫的瓷質胎;在釉料配製上,有用於中低溫陶瓷的氧化鉛釉,有用於中高溫瓷器的鈣鹼釉;在施釉工藝上,有先用中高溫燒製素胎,再施低溫鉛釉二次燒成;也有在灰質胎上施一層白色或深褐色化妝土,有的則不施化妝土,直接在胎上點藍彩,然後再施一層鈣鹼釉,高溫一次燒成。在對鈷料使用的裝飾技術上,有釉上彩、釉中彩,也有釉下彩。而狹義的唐青花,正如著名古陶瓷專家趙青雲先生所言,應當具備以下四個標準:第一,必須是瓷胎;第二,胎上先施一層化妝土;第三,在胎上用鈷料作彩繪或點彩;第四,必須施一層玻璃質透明釉。顯然這是指成熟時期的唐青花。而本文介紹的青花塔形罐正是成熟唐青花的傑出代表。作者簡介

汪培梓,男,鄭州博物館副研究員,學術研究部主任。致力於文物博物館、考古和文化遺產方面的研究。

金慧,女,河南省化工研究所工程師,鄭州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研究生。致力於文物科技保護方面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