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功效主治:补气养阴、润肺止咳、

清热利湿。主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

白带、高血压、高血脂等病,也可以用于肿瘤的补助治疗。

性状特征竹荪分为菌丝体和籽实体两个生长阶段。菌丝体的菌丝白色,见光或老化时变成粉红色或紫蓝色,呈绒毛状,许多菌丝交错在一起成为菌索。菌蕾俗称"菌蛋",是籽实体的前身,由近地面或地面的一支或数支菌索顶端扭曲膨大而形成小菌蕾,圆形白色,见光后变成咖啡色,成熟膨大变成鸡蛋状。当菌蕾成熟后顶部渐突而裂开,逐渐长出伞形籽实体。 籽实体由菌盖、菌裙、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全株高12~30厘米。菌盖为白色多边形网格,孢子着生在菌盖网格内,成熟时顶部带黑色。从菌托基部到菌盖顶端叫菌柄。菌柄上细下粗,白色中空,呈圆柱管状的海绵体组织,起着支撑作用,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籽实体成熟后,从菌盖周边上往下撒开,形如渔网或纱罩,叫菌裙。当菌托支撑着菌盖和菌裙从竹荪球中起立后,留下外菌膜、内菌膜和托盘,都称菌托,对菌柄起着撑托作用。

贮存要点。竹荪的鲜品很难存放,一般来说多以干品形式保存。用法用量。可炖汤、烧菜。每餐10克。使用禁忌。竹荪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特别提示,夏天在剩菜汤里放一两朵竹荪,菜汤三四天不会变质变味。但最好不要吃隔夜剩菜汤。

浓汤竹荪扒金菇功效,对高血压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原材料,浓汤150毫升,竹荪10条,金针菇150克,菜心50克,盐3克,味精5克,糖2克,鸡精5克,花生油5毫升,生粉5克。做法,将竹荪用水浸软,金针菇、菜心用清水洗净备用。金针菇、菜心焯水后,将菜心摆放碟底,金针菇摆在菜心上,然后铺上竹荪。将锅上火,倒入浓汤加入盐3克,味精5克,糖2克,鸡精5克,花生油5毫升,煮沸,用生粉勾芡淋入碟中即可食用。用法佐餐食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