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袁世凯被委以重任,接替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的位子,自此成为实权在握的晚清重臣。
(袁世凯旧照)
对于袁世凯的飞黄腾达,有人说,他得益于李鸿章的提拔,也有人说是荣禄的举荐。那么,究竟谁才是他的贵人呢?
袁世凯出身于河南项城的官绅大家族。
这个家族由于世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再加上家业庞大,因此在地方上颇受重视,就连地方官员也对袁家极为客气。
在这个大家族里,袁世凯的出生并不占优势。他是庶出的儿子,又非长子,因此自幼便被过继给了无子的叔父袁保庆。
袁世凯年少时,捻军四起,袁保床奉命围剿。袁世凯得以随军同行。在学习之余,由于耳濡目染,他对兵法很有兴趣,并立志要做“万人敌”。
袁保庆病逝后,袁世凯便跟叔父袁保恒到北京读书,打算苦读后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入仕。
袁世凯为了实现梦想,读书读到吐血。可是这样用功,却连考两次皆不中,这让他倍觉失望。再加上他一心想征战沙场,所以干脆把书一丢,投靠了淮军将领吴长庆。
吴长庆是养父袁保庆的换帖兄弟,两人有着过命的交情。所以吴长庆对袁世凯多有栽培。
袁世凯表现得极为恭顺,且颇为好学,这让吴长庆非常高兴,于是破格提拔他为帮办营务处。
(壬午军乱)
袁世凯第一次露脸是在朝鲜壬午军乱的时候。
当时,吴长庆奉命前重平定叛乱,吴长庆深知,这正是作战立功的好机会,于是让袁世凯随其出征。
袁世凯这个人读书不太行,但是打仗却相当勇猛,他在平乱的时候,冲锋在前,勇不可当,为清军树立了信心,因此很快平定了朝鲜兵变。
吴长庆立刻为他报功,一手创建淮军的李鸿章,自然倍觉有面子,于是举荐袁世凯驻兵于朝鲜,帮助朝鲜王室训练新军。
李鸿章是朝中重臣,慈禧身边的红人。在他的举荐下,袁世凯得到破格提拔,以帮办的身份帮助朝鲜训练新军。
袁世凯抓住机会,主动结交李鸿章。由于他极尽献媚,且处处表现得能力不凡,因此渐渐成了李鸿章的新宠。
至于吴长庆,由于已经调离朝鲜,因此袁世凯对他再不似从前那般热络。
随后,袁世凯又做了一件露脸的事。
当时朝鲜内乱,一心想以朝鲜为跳板的日本人趁机谋取朝鲜。
结果,袁世凯率军与日本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击退了他们,让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
(李鸿章旧照)
在内忧外患之时,袁世凯这一举动,无疑颇振奋人心。特别是李鸿章,觉得袁世凯又为他增光加彩不少,所以对他愈发重视。
于是,在李鸿章的举荐下,袁世凯再次被委以实权,成为驻朝鲜总理,从而成为左右朝鲜军政事务的实权人物。
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袁世凯回到国内负责清军后勤工作。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与日本政府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此饱受国人唾骂而离职。不过他在离职前,向急于变法的光绪推荐了袁世凯。
于是,袁世凯得到了光绪的接见。
袁世凯不仅准备了万言条陈,还滔滔不绝地向光绪阐述了编练新军的重要性及如何练兵等。
光绪毕竟年轻,又急于通过变法救国,所以他对袁世凯刮目相看。认定是个能救国的人才。
为了能进一步得到光绪的肯定,袁世凯又巧施手段,结交帝师翁同龢,希望翁同龢能替他在光绪面前美言。
要知道翁同龢和李鸿章向来都是政见不合的死对头,袁世凯这样做,自然招到李鸿章的鄙视。
不过,袁世凯在光绪的提拔下,很快就开始在天津编练新军。
为了能出人头地,袁世凯积极支持维新变法,并与康有为等人来往密切。那时候,时人都知道他是帝党中人。
(荣禄旧照)
袁世凯在政治上是个老滑头,当时他看到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因此双方矛盾很深。为了以防万一,袁世凯千方百计巴结军机首席大臣荣禄。
这个荣禄可是慈禧身边的红人,是个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的人。袁世凯为了拉拢他,颇舍得送礼。再加上二人颇投脾气,因此交情十分深厚。
随着帝后矛盾的加重,光绪曾一度想利用袁世凯手中的兵力包围圆明园,逼迫慈禧交权。
然而,袁世凯审时度势,认定光绪没有前途,所以他假意应承,却掉头就把光绪和维新派的谋划密报给了荣禄。从而让慈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软禁了光绪,重夺政权。
袁世凯这一手,让他很快获得了慈禧的好感。再加上有荣禄美言,袁世凯很快就被提拔为山东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
慈禧引发八国联军攻城后,虽然袁世凯参加了“东南互保”,并没有进京勤王,但是他在慈禧出逃的路上,不仅出钱,还在慈禧回銮的时候,派军队护驾。
袁世凯的举动自然让慈禧非常受用,再加上袁世凯确有能力,所以当李鸿章在签下《辛丑条约》病逝后,慈禧思来想去,朝中已无可用之人,于是干脆让袁世凯顶了李鸿章的缺。
自此后,袁世凯终于成了能左右清政府的名臣。
所以,他能扶摇直上,最终能成为一代权臣,只能说明他太会钻营,至于李鸿章和荣禄,的确对他的仕途都很有帮助,不过,关键还是他自己会混!
(参考史料:《袁世凯传》《清史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