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上,“青島港多次創下晝夜海鐵聯運操作箱量突破1000車高產紀錄”出現在《釋放“智慧港口”紅利顯示活力韌性》一文中,文章對青島港“科技助力,自動化碼頭箱量同比增6.5%”的成績做了詳細報道——

現場空無一人,但見裝備穿梭,從集裝箱抓取到裝卸,生產作業行雲流水……截至3月26日,山東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箱量同比增長6.5%。

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青島港提前佈局,全方位深度融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着力釋放“智慧港口”紅利。

往日熙熙攘攘的客服中心大廳,如今看似冷清,但業務員們都在忙碌。“通過‘雲港通’等線上平臺承接業務,客戶足不出戶就能辦妥。”客服中心經理黃克峯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青島港迅速暫停面對面業務,依託“雲港通”等業務平臺推行線上溝通、網上辦理,既減少了人員聚集交叉感染風險,又促進低成本、便利化、高效率服務。截至3月26日,客戶通過“雲港通”與微信公衆號等線上平臺辦理繳費等業務12400多筆,佔總體業務辦理量八成以上,同比上升288%。

疫情期間,青島港還主動對接市場,通過密集的內陸港網絡開展用戶需求調查,制定落實15項措施幫助客戶解決最緊迫的問題。2月以來,青島港海鐵聯運中心完成海鐵聯運箱量13.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1.2%,多次創下晝夜海鐵聯運操作箱量突破1000車的高產紀錄。

青島港共有外貿航線143條,3月以來已全面恢復。“在海關等單位支持下,我們開闢綠色通道,確保貨物通關‘零延時’,通關時間同比壓縮20%以上。今年春節以來,累計兌現承諾保班集裝箱船舶1000多艘次,精品航線直靠率90%以上,船期保障率90%以上,中轉箱對接率100%。”青島港集團董事長賈福寧說。

今天,青島市商務局市場配置促進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於浩在《行風在線》節目中介紹,我市積極發揮口岸協同,拓展貿易業務新領域。依託自貿片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政策優勢和青島口岸的港口物流服務優勢,發展保稅混礦、保稅油品混兌等新型業務,推進橡膠期貨保稅交割業務落地,推動大宗商品進口交易發展。在航運、金融等部門的支持下,青島港從以往單純的原油物流倉儲服務向油品的運輸、交易、金融等爲一體的供應鏈服務發展,將油品貿易向我市集聚,改變山東地方煉油企業以往只能使用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混兌原油的局面,將原油混兌業務從國外搬到了港內,青島港可以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提供原油混兌方案,有效解決山東地方煉油企業每批次採購量小、資金壓力大等困難,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有網友提問,疫情對我市進出口貨物貿易有什麼影響?邢昌友回應,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來看,青島港今年第一季度貨物吞吐量提升4.15%,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15%,在各大港口貨物吞吐量受疫情較大影響的大背景下,青島港貨物運輸情況實現了逆市上揚。對於市民關注的日用進出口貨物會不會對生活產生影響,邢昌友回覆,民用商品貿易受到國內國外兩方面的影響,對市民生活的影響還要看國外疫情的發展,目前影響程度還不好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