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的一名8個月大的女嬰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輾轉到福州進行治療,在女嬰母親的捐肝之下,福州總院成功爲她進行了活體肝移植手術,這也是我省成功進行的首例嬰兒活體肝移植手術。

病情兇險

父母決意捐肝救女

夫妻到監護室看望小寶

昨日,在福州總醫院肝膽外科重症監護室,已經度過危險期的受捐女嬰小寶(小名)笑容燦爛,她張開雙手,直嚷着要媽媽“抱抱”,媽媽的眼眶瞬間紅了。

捐肝媽媽小崔雖已出院數日,但臉色還是很蒼白。

小崔一家來自三明寧化,小崔生於1992年,丈夫小蘭比她小一歲。他們2015年結婚,在生下小寶之前,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健康女兒。

去年11月底,小寶出生。2個多月後,一家人發現,孩子的皮膚黃疸不但沒退,還越來越重,漸漸地,連眼睛的鞏膜都泛黃了,肚子也越來越鼓。家人抱着孩子輾轉閩贛兩地求醫。今年3月,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小寶被高度懷疑患了先天性膽道閉鎖。由於膽汁無法進入腸道,她的糞便變成了灰白陶土色,體內的肝、脾也都腫大,還出現了大量腹水。醫生說,小寶的病情已經到了終末期,做手術才能續命。

瞭解到疾病的兇險,小蘭夫婦二話沒說,就將家裏維持生計的奶茶店低價盤出,得款4萬元,又東挪西借籌集女兒的“救錢”。“我們的奶茶店,是今年元旦剛開張的,加盟費、裝修費等一共花了20多萬元,這些錢也多是向親友借的。”小蘭說。

瞭解到肝移植是目前唯一可治癒膽道閉鎖的手段後,小崔和小蘭都去體檢、配型。結果顯示,小崔的身體素質更好,肝源更合適。於是,捐肝救女的任務落在了小崔身上。

“我們從沒想過放棄孩子,因爲這是當父母的責任!”談起活體捐肝、債臺高築,小崔夫婦笑言不悔。經記者詢問,小崔掀起上衣,只見一條筆直的刀疤從胸骨下段延伸至肚臍,約12釐米長。這是母愛的印跡!

醫院愛心“總動員”

創我省肝移植歷史

7月26日,小寶的肝移植手術,歷時12個小時完成。

“我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做成人肝移植手術,可嬰兒的手術,這還是頭一例。”福州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江藝說,由於小寶的腸道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她上手術檯時,體重只有7公斤,血管的縫線比頭髮絲還細,要戴放大鏡才能精確縫合。再加上嬰兒的血液只佔體重的9%左右,換算過來,她全身只有600多毫升的血,在手術中,真是一滴都不能白流啊!

肝移植手術進行中

這臺手術的成功,還得力於福州總醫院各有關科室精誠合作、精準接力——

麻醉科主任陳國忠說:“成人在麻醉中還有自我調節能力,而對稚嫩的嬰兒來說,麻醉深度必須精準調控。”

兒科副主任黃雋說:“嬰兒一下手術檯,就要密切監護,嚴防肺水腫、病毒感染、血管栓塞等。因此,早晚測體重、體溫、尿量,調節抗生素劑量,使用保溫箱,必須環環相扣,一點都不能大意。”

術後第二天的小寶

術後爲小寶進行特護

肝膽外科護士長謝海英說:“小寶一直由奶奶照看,可小寶奶奶又不能進重症監護室,考慮到孩子術後的情緒問題,我們特地找了一位與小寶奶奶年齡相仿的護工,專門照顧小寶。”

爲了確保手術成功,該院還專門邀請了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兩名資深專家蔡教授和郭教授前來指導。

今後類似手術

有望不用出省

江藝介紹,先天性膽道閉鎖,主要表現爲肝內外膽道阻塞,導致膽汁排泄不通,淤積在肝內,若不及時治療,最終會演變爲肝衰竭而導致死亡。

他說,此病的病因在醫學界有很多推測,但目前尚無定論,因此,準媽媽們在孕期也難以預防。

肝移植患兒術後的遠期生存率可達85%左右。但是,術後患兒必須服用抗排異藥,到醫院門診隨訪是長期的、密集的。小寶這次手術的成功,意味着我省的先天性膽道閉鎖患兒,今後在省內就能接受肝移植手術。從此,他們不用再出省求救,術後的隨訪治療也將更方便。

小寶面對媽媽露出笑容

“對患兒來說,家屬給予的新肝,不僅僅是器官,更是一份來自親情的饋贈。”江藝等醫護人員都爲小崔一家割肝救女的行爲點贊。

再過一週,小寶就可出院啦

這回妻女手術,小蘭帶着2歲多的大女兒和年邁的父母,始終堅守在手術室外,守了整整12個小時。“我們雖然欠了不少外債,但是女兒救活了,我們還年輕,只要更努力、更勤奮地打工,相信能把債務還上,未來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小蘭拒絕了好心人的募捐提議,自信地說。

來源:福州日報 福州總醫院

本期編輯:涵子 文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