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誰又敢保證,以後會不會真的出現一部全新的電影,完全沒有任何演員表演,就是用電腦製作出了所有的畫面,而且裏面角色的表情甚至比我們真正演員做出的表演還要棒。當然李安走出的這一步,距離真正的完全不需要演員表演的真人電影(非動畫電影)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1、電影的核心一直是演員

自從電影被髮明之後,演員表演就是電影的核心所在。

電影起源於戲劇。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直接把京劇《定軍山》的表演場景拍攝下來,一直到5、60年代,京劇對電影的影響都很大。衆所周知,成龍就是成長於京劇戲班。而戲劇表演的精髓和核心就是人物。

電影的核心爲什麼會是演員的表演?

因爲,我們能夠感同身受一部電影所表達的東西,是要通過演員來展現。演員的表演,是一種模擬人生,表演真實的生活。我們真實的生活充滿了碎片,不一定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蘊含的那些美。

電影,就是把我們人生的某些場景濃縮,通過演員的表演再現。因爲演員是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所以他的表演,更容易讓我們進入我們曾經熟悉的某些生活場景,哪怕是我們不熟悉或者不曾經歷的場景,因爲他是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我們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總之,我們需要演員的表演,來喚醒我們內心對戲劇化生活的認知、領悟,然後去思考,去感悟,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驗證,從而獲得我們心靈深處的某些東西。

這一切,都離不開演員的表演。

當然,大多數的動畫電影,是不需要演員的(後期配音嚴格來說不算)。但是,動畫電影和真人電影最大的區別在於,動畫電影一般被認爲不是完全的電影。

動畫電影的畫面,其實是人爲畫出來的,不管是早期真的畫,還是現在的電腦特效畫面,它都不是真實的畫面,動畫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再創作。動畫電影的畫面本身是一種幻想的畫面。

動畫電影中的人物表情,也和真實演員的表演有很大差別。也可以說,動畫電影中的人物表情可以更誇張更喜感,但無法做到真實人物的細緻表情。

比如今年暑假很火的動畫電影《哪吒》。我們看這個表情,它更加誇張,更加喜感,我們可以說它具有漫畫般的效果,總之我們一眼都能看出,這不是真人所能夠做出的表情。

而真人演員的表情,可以在一瞬間表現出非常複雜的情感。

比如吳孟達在《少林足球》的這個表情,短短一秒鐘左右,表現出了層次非常豐富的情感,裏面包含了苦澀、不甘、震驚等等多種心情。

這種表情,目前看來是動畫電影絕對無法做到的。

我們看過很多電影,一個好電影,最後我們記住的,往往只有那麼幾個瞬間,而這樣的瞬間,大多數都是某個演員的某個表情。

電影的最大魅力所在,很多時候也就在演員的某個表情。

所以,電影離不開演員的表演。

2、《雙子殺手》在探索一種沒有演員的表演

不過,其實我一直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假如一部電影完全不需要演員參與,那會是什麼樣子呢?

那還是不是電影呢?

李安的最新電影《雙子殺手》,正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探索。

在電影上映之前,我就看到了關於這部電影很多新技術方面的討論,比如120幀的畫面如何纖毫畢現地再現真實人物場景,觀衆就猶如在事件現場一樣。

我只找到了60幀3D版的電影院,但這個效果已經很震撼了。

這麼說吧,普通3D電影可以讓你感受到立體畫面,但是《雙子殺手》的60幀畫面,就如同你通過一個窗口,看着外面的感覺。那種景深,真的特別逼真,第一次覺得大銀幕後面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這種感受,不去電影院完全無法體會,而且必須看60幀以上,最好是120幀影院。

比如我們看到的這個動態圖,就很模糊,但是相信我,你在60幀電影院看到的效果,非常清楚。

2010年《阿凡達》的火爆,推動了3D電影在全世界的流行,此後中國新建的電影院90%以上都具有3D效果,如今3D已經是電影院的基本配置。

不知道這次《雙子殺手》能否推動60幀和120幀畫面的普及?當然《雙子殺手》不像《阿凡達》成爲了影史爆款,可能推動力不如,但李安的這2次嘗試(包括上一部電影《中場賽事》),毫無疑問爲這項新技術的推廣做了很好的嘗試。

但《雙子殺手》這次關於電影新技術對我們最大的震撼,還是用電腦特效新造了一個人出來,那就是年輕了20多歲的威爾史密斯。

在電影上映之前,關於這個電腦製作出來的,全新的,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已經讓很多人大喫一驚了。

但是在大銀幕上看到最終的效果,我還是吸了一口冷氣。

這太逼真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這是電腦製作出來的形象,我完全不會懷疑這是一個真人表演。

尤其是人物的表情,完全就是真實人物的表情,絕對看不出任何電腦特效製作出來的痕跡。比如這個哭泣的表情,你能相信這是電腦合成的虛擬人物?

當然電影裏這個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的表情,也確實全部都來自於威爾史密斯本人。

在拍攝時候,威爾史密斯除了要演出自己那份,還要把這個虛擬人物小克的所有戲份都演一遍,用捕捉技術即時抓到了威爾史密斯的所有表情,最後用電腦特效合成。

所以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的這個小克,是基於威爾史密斯表演基礎上,用電腦特效再創作的虛擬人物。

這就是這個電影最炫目的技術了。你說他是威爾史密斯嗎?顯然他不是,但是要說他不是威爾史密斯呢?他又有一半是。

不過這個技術真的很花錢,根據報道,特效公司花在小克身上的錢是威爾史密斯片酬的2-3倍。

這個錢花得值不值?

如果你只是從成本或者盈利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那這個錢花得並不是太划算。因爲如果只是拍一個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可以有其它更省錢的方法,最後的效果固然不會有現在這麼好。但是老實說觀衆在大銀幕上也看不出太大的區別。頂多就是95%和99%的差別。

所以你不能從省錢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因爲某種程度上來說,李安拍這個電影的目的,就是爲了這個。就是爲了用一個真實的威爾史密斯,加上電腦特效,在大銀幕上呈現一個介於真實和虛擬之間的角色。

也可以說,他就是爲了試驗這種新技術才拍了這個電影。拍這個電影本身的目的,就是想看看這個技術最後效果如何。

所以他選了這個劇本。

顯然很多觀衆對這部電影的故事不是很滿意。但是李安的關注點本身就不知故事層面。

你可以說這個實驗有點昂貴,因爲從目前情況來看,票房應該不夠收回成本。電影公司無疑是虧了。

但是對於電影這個行業來說,這個實驗性的一步,可能意義很大。

李安在探索一種不需要演員的表演。

當然這個實驗還需要演員的表情捕捉作爲基礎。它還不能嚴格稱作是沒有演員的表演。

但邁出這一步,就很可貴了。

3、假如有一天我們真的要面對沒有演員的電影,會怎樣?

當然李安走出的這一步,距離真正的完全不需要演員表演的真人電影(非動畫電影)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也許這一步,在後世看來,可能是點錯了的科技樹也說不定。那可能《雙子殺手》這個電影雖然會被後世談起,但並不會引發什麼東西。

不過誰也能說得準呢?

現在科技日新月異。

誰又敢保證,以後會不會真的出現一部全新的電影,完全沒有任何演員表演,就是用電腦製作出了所有的畫面,而且裏面角色的表情甚至比我們真正演員做出的表演還要棒。

不要說不可能。

其實演員的表演是處於一種不可控的狀態。即使是最頂級的演員,你也不敢說他一直可以做出最好的發揮。很多時候一個演員最好的表演,可能是要在無數次的重複之後,偶然找到一個導演特別滿意的鏡頭。

大家都知道墨鏡王在拍戲的過程中特別喜歡折騰演員,一個鏡頭讓演員無數次的拍,甚至拍的方式完全不一樣。你以爲王家衛是弱智,故意折磨演員嗎?其實他就是在找他心目中想要的某個鏡頭,只不過他自己也說不好到底想要什麼樣的鏡頭。

這都是因爲演員的表演,他的表情、情緒,那種最細微的環節,最具有電影藝術性的精華,是誰也無法保證一定能出現的。

這是處於某種混沌狀態的事情,誰也沒有辦法。

那麼,會不會以後能夠用電腦特效,可以無數次的嘗試,做出儘可能多的可能性,讓導演找到最好的那一個呢?

至於這個和演員的表演,哪一個更有效率,這誰也不知道啊。不過話說回來,假使有一天出現這種不需要演員表演的電影,歸根到底,電影還是建立在人的創造基礎之上。畢竟電影還是要靠人的思路來製作,剪輯。

但問題是,假如有一天電腦特效已經能夠完美再造一個角色,“他”的表情已經可以媲美真實演員的表演,那將意味着什麼呢?

那麼,這到底是一個動畫電影呢?,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呢?我們對電影的定義將會發生什麼改變呢?老實說,我對這個問題感到有點恐怖。正如人類的未來有可能面對AI的全面取代一樣,假如電腦已經可以模擬全部的人類表情,完全不需要人來表演的電影,還是不是電影呢?

也許李安的《雙子殺手》是在打開某個潘多拉魔盒。他也說正是這個技術的魔力驅使他接下了這個電影。

總之,我們不能把《雙子殺手》當中普通電影看待。

它到底會將電影引向何方,我們只能把答案交給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