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傳統建築工藝因尺度而各異,總體上分爲“大木作”(建築結構等)、“小木作”(門、窗等非結構構件)和“細木作”(傢俱),本展覽以對小木作和細木作中榫卯形式的解構與解讀爲主。展覽邀請了二十餘名設計師以榫卯爲主題進行創作,作品從傢俱、容器到玩具琳琅滿目。


展覽主題:“和合而生”:融·榫卯設計展

展覽日期:2019年8月7日—11月10日

展覽地點: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園景展廳

展覽票價:免費

展覽介紹:

從2012年至今,“融”設計展每年以一箇中國傳統材料爲主線,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師進行當代設計語言創作。策展人張雷現任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的“基本建築”理念強調“因地制宜”。這正與融設計展關注的問題相似——將傳統的材料和手工藝“融化、融解”到當代設計中去。

展覽以“榫卯的解構”開篇,通過拆解實物讓觀衆直觀瞭解“榫卯”究竟是什麼。當然在此之前,如果觀衆能對中國傳統木構工藝有基礎認知,那麼看展的過程會更加輕鬆。

“榫卯”是中國古代匠人連接木材構件的辦法。中國傳統建築工藝因尺度而各異,總體上分爲“大木作”(建築結構等)、“小木作”(門、窗等非結構構件)和“細木作”(傢俱),本展覽以對小木作和細木作中榫卯形式的解構與解讀爲主。除了實物拆解,這個部分更討論了對榫卯形式解讀之外的文化意象的發展過程——傅中望及其榫卯藝術創作的歷程,在展覽中將其叫做“榫卯的‘中國化’”。

本就是中國本土的榫卯, 何來“中國化”一說?事實上這是傅中望對榫卯創作當代化道路的思索,而所謂“中國化”也好、“去中國化”也好,都是創作過程中的“自我糾結”,即是否要在作品成型前就因其製作工藝而限定了它的“中國化”身份?

這也就引出了展覽的第二部分——當代藝術家們對榫卯工藝的重構。展覽邀請了二十餘名設計師以榫卯爲主題進行創作,作品從傢俱、容器到玩具琳琅滿目。設計師通過再造、轉譯等手法,將榫卯、魯班鎖、門窗欞等要素進行重構。其中高達6米的“開放榫卯”裝置極具衝擊力。這個裝置通過節點的交互、迭代、生成、變異,讓榫卯結構成爲了可開放生長的可變體,無邊界的實體作品也引導觀衆進行空間想象,是一種對傳統工藝進行哲學語言的轉譯後所自然生成的作品——純粹而震撼。

在進入工業時代後,隨着製造業的發展,傳統材料如木材、傳統工藝如榫卯由於效率不高的原因漸漸被鋼鐵、混凝土、螺栓等現代化的材料工藝所替代,“榫卯”在過去一個世紀裏和許多傳統工藝一起被淘汰。當我們現在談起榫卯,除了想到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象,是不是能有一些當代性的延伸思考?

於是在一間黑色幕布遮起來的小空間內,觀衆可以看到熒幕上放映着一些藝術家、設計師、學者和匠人對榫卯在當下的意義以及自己正在探索的未來。這就是展覽的第三部分——榫卯的未來。當人們困惑於當代藝術“反對闡釋”的作品時,這些試圖將業已淘汰的傳統技藝重新拉回人們視野並竭力讓人們理解的實踐者們着實令人敬佩。

然而榫卯畢竟依附於“建造”,當它失去了本來的功能,作爲中國傳統文化一個不那麼強烈的符號——它甚至沒有“斗拱”這麼明確的造型意象——會怎樣呈現?展出的許多流於表面的模仿和形而上的“裝置化”表演失去了榫卯的靈魂。正如許多人批評上海的新天地裏弄建築在趕走本地居民、轉型商業地標後“僅具皮囊”一樣,榫卯難道也只能成爲藝術家創作的工具嗎?

展覽最後還是提出了“榫卯是否還會存在”這個問題。參展設計師們通過意象重塑、邏輯轉譯或是形態模仿,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作爲觀衆,這個問題無疑更爲開放,並值得進行更多思考。

展覽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