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身于农家,没有显赫的背景,起义之前还是靠老父亲攒的棺材钱给谋了个沛县泗水亭亭长的位置,后因赶往修长城的路上延期,为避免杀头而藏匿于芒砀山中。在陈胜起义后不久,刘邦集合了三千子弟兵也响应起义,称为沛公。可以看出,刘邦起义主因是被迫的,并非自愿,而且本身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可为何这样一个身世平平,胸无大志的人最后却登上了帝位呢?

刘邦:斩白蛇起义,最后登上帝位,真的是顺应天意吗

刘邦在起义之前做了一件什么事呢?斩白蛇!这是他在起步之时非常关键的一步,为什么呢?在古时做任何事情你首先要讲究个名正言顺、顺应天意,这样你在成功之时那便是理所当然。所以刘邦斩白蛇,在好朋友萧何有意的渲染下,便是刘邦乃真命天子,顺应天意要推翻暴秦。这就使得刘邦在一无所有的前提下被带上了“皇冠”,有了非常强大的号召力,于是在这样的光环影响下,一群以刘邦为核心,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农民起义军便组织起来了。

刘邦:斩白蛇起义,最后登上帝位,真的是顺应天意吗

这样最开始的原始积累就完成了,刘邦也从一个穷苦潦倒一无所有的小亭长摇身一变成为了顺应天意,受人尊敬的沛公。但是这样就指望他能拿到天下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就你一人是所谓的“真命天子”吗?当然不是,刘邦在发家之际所结交的项羽便非池中之物,项羽曾一人举起大鼎,被惊为神人,且项羽相比于刘邦,更加的豪爽,更有人格魅力。所以在刚开始起义之时,项羽一直被各诸侯认为是大家无形之中的首领。

刘邦:斩白蛇起义,最后登上帝位,真的是顺应天意吗

在刘邦这个“真命天子”遇上项羽这个被看作“神人”一样的同类时,两人都不同凡响,那就只能用“凡人”的手段来较量了。项羽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猛”,在推翻秦朝时,项羽也一直是攻打秦军的主力,最出名的战役为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豪气万丈,打的秦军大将章邯投降,各诸侯不敢仰视,在进咸阳后,项羽屠城焚宫,杀投降的王室。所以项羽虽然勇猛无敌,但也残暴不仁,被韩信认为,只有“匹夫之勇”。

刘邦:斩白蛇起义,最后登上帝位,真的是顺应天意吗

与项羽不同的是,刘邦截然相反,这也是他最后能登上帝王的原因,与项羽的勇猛相比刘邦是更加的务实,会审时度势,不在乎面子,例如韩信,两人都知道韩信曾受胯下之辱,项羽就认为让韩信担任大将太丢面子了,而且韩信还不一定打仗有自己厉害,但在刘邦这里,虽然刚开始刘邦也不重用韩信,但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刘邦及时改进错误,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也为他打败项羽埋下了重要的一步。

刘邦:斩白蛇起义,最后登上帝位,真的是顺应天意吗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刘邦要想起义,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借口,于是刘邦上演了一出斩白蛇的好戏,但是最终要想夺得帝位,还是要取决于自身的才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