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經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終走向滅亡。在唐與宋之間,先後建立了後梁、後唐、後漢、後晉、後周五個短命王朝,人稱五代。在唐朝大一統之後的五代時期,神州大地呈分裂的態勢,如漢後三國、清後民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

相比大一統時代的漢唐宋明等朝代,東晉、五代等時期較少受到現代人的關注。生逢亂世必出英雄,在五代時期誰是最強戰將呢?答案是李存孝。

李存孝之於五代,相當於項羽之於秦末戰爭,賈復之於東漢初年,呂布之於三國,李元霸之於隋唐。當然了,李元霸是個虛構人物。

在民間諺語中有一句“王不過霸,將不過李”的說法,指的是作爲王的好漢中武藝沒有一個能夠超越西楚霸王項羽的,作爲將的英雄中武藝沒有一個能夠超越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在羅貫中撰述的《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李存孝更是被塑造成唐末五代時期的天下第一好漢。雖然這些描述有些誇張,但也能看出李存孝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力。

史載李存孝“猿臂善射,身披重鎧,手舞鐵槊,出入陣中,”兩匹戰馬隨身,“戰酣易騎,上下如飛”。典型的好戰之人。當初,李存孝攻取潞州立功最多,而李克用卻任命康君立爲潞州留後(代理節度使),封存孝爲汾州刺史。李存孝憤憤不平,竟然賭氣幾天不喫飯。(由此也可預見他難成大事)後來,李克用終於升了他的官,做了邢州留後。

按史料記載,李存孝爲“代州飛狐人”。歷史上稱飛狐的地方是現在的河北省淶源縣,以飛狐關而成險要,縣以關名,但當地史料中卻很少有關於李存孝的記載。倒是與淶源相鄰的靈丘縣,地方誌上多有撰述。歷史上靈丘境內曾經修過一條從大同直達河北的官道,靈丘這一段就被稱作飛狐道,只是不知道此“飛狐”是不是就是彼“飛狐”?

更重要的是歷史上的靈丘曾多次作爲代州的轄地而存在,著名的雁門關十八隘防線上就有靈丘的平型隘口,即現在的平型關。因此從代州的管轄範圍來講,靈丘更有可能是“代州飛狐人”的飛狐。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歷史上的淶源曾與靈丘合併過。據淶源建制沿革記載,魏晉時期,淶源曾被併入過靈丘縣,兩縣本來就是一個縣。因此從現有的資料可以確定,李存孝大致應出生在現在的靈丘淶源一帶。

相傳李存孝八歲時,有一天喫完早飯上山放羊,這天沙陀國的李晉王李克用帶領士兵到福峯山打獵,碰見一隻猛虎向西奔去,一躍就竄進了李存孝的羊羣,李晉王剛要射箭,就看見一個小孩一個箭步跨過去,拽住了老虎尾巴,騎到老虎背上,把老虎按在一塊巨石上三拳兩掌將老虎打死。

李晉王和兵士們都看的目瞪口呆,他們沒有想到一個小孩竟然有這麼大的力氣,於是李晉王想看看這個小孩的力氣究竟有多大,便說這隻虎是自己家養的,讓李存孝給送回去,李存孝毫不猶豫,抓起老虎的尾巴,“嗖”的一扔,老虎越過南天門,落在了盆底溝的山腳下,砸個大坑,人們稱跌虎坑。

從那以後,李晉王收李存孝爲義子,封他爲十三太保,給他修建了一座城叫黑城,令他駐守在那裏,他打虎的巨石被後人稱爲打虎石,打虎石村也由此而得名。

野史中的描述則更爲誇張,在他因受當時主子李克用另一個義子李存信陷害謀反被捉被判車裂之刑時,由於他神力無邊,行刑時,在他的雙手雙腳和脖子上拴上繩子用五頭牛往開拉,硬是拉不死他。

相反,他一發力,就能把五頭牛都拽得倒回來。後來還是李克用派人哄他說,他死了以後,天上玉皇大帝會給他一個很好的職務,比在地上強多啦。他才放鬆五體,從容赴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