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是由汉族将领吴三桂发起,针对康熙帝削藩的军事反叛
所谓“三藩之乱”是指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驻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率先起兵,进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与各地汉族将领,偕同广东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反抗清廷的军事行动。
清廷能够入主中原,三藩都是绝对的功臣,无论是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还是尚可喜协助攻占广东,耿仲明炮轰潼关,除此之外更是招揽明朝部众数十万。
清初能够稳定江山,三藩也是劳苦功高,吴三桂攻克云南绞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尚可喜击败李定国平息反抗,耿继茂于福建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势力。
三藩的存在,完美展示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以汉臣制衡汉人”的政策,明朝归降部众极大弥补满清人口的劣势,减少了清军八旗的伤亡,同时与农民军和南明的厮杀中折损,削弱可能威胁清王朝的力量。
令后世好奇的是,若少年天子康熙帝不削藩,平西王吴三桂究竟会不会起兵造反?笔者带您剖析,吴三桂起兵反清前的变化。

清朝有平西王吴三桂、恭顺王孔有德(后改定南王)、怀顺王耿仲明(后改靖南王)、智顺王尚可喜(后改平南王)、义王孙可望,共五位异族王
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与智顺王尚可喜,为皇太极带来火器装备,提升了清军的攻城及战场杀伤力,随皇太极东征朝鲜、西征蒙古、南掠明朝,奠定清王朝崛起和统一的基础。
义王孙可望的存在,令南明与大西军内部分裂,使得反清高潮的良机被错过,其归降后协助清军,击败李定国等部抵抗势力,最终攻入云南和贵州,促成南明政权的覆灭。
吴三桂其人,根据《吴三桂纪略》载其“孝闻九边,勇冠三军”,对清朝入主中原作用极大:
首先,吴三桂以关宁铁骑与李自成山海关大战,极大消耗农民军的锐气,令清军能够以相对少的代价,顺利抵近北京对中原进行统治,因此吴三桂与麾下的关宁军,很大程度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其次,明末吴三桂已是辽东系领袖,祖氏家族的关宁铁骑,与分散在各地的辽东系将领,皆听从于吴三桂调遣,吴三桂利用与原九边将领的交情,策反农民军中的明朝降将,加速李自成的败亡。
最后,吴三桂在缅王莽白,交出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后,毅然将其绞杀,使得明朝的精神旗帜不复存在,令各地忠于明朝的士绅无所依凭,反清的浪潮也逐渐平息,加快了清朝对各地的治理和恢复。
此三件功劳,为其日后‘裂土封疆’奠定基础。

吴三桂因‘国仇’而引清军入关,又因‘家恨’策反农民军内明朝将领,但绞杀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目的却是自保,以兑现多尔衮承诺的‘裂土封王’承诺。
《清史稿·诸王·多尔衮传》摄政王多尔衮写给吴三桂的信“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国雠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
顺治初年的清朝,既有强劲的八旗精锐,又有多尔衮等众多名将,农民军李自成惨败,吴三桂明升暗降"出镇锦州",南明弘光政权与隆武政权在短时间覆灭,都令吴三桂感受到时代剧变的压力,从而专心服务于清廷。
吴三桂虽然顶着王爵,为清朝从南到北拼杀,但明朝降将众多,建立功勋者更不计其数,想要保住爵位,必须在南明最后的桂王永历政权,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
顺治十五年(1658年)九月,吴三桂配合清信郡王铎尼,最终会师昆明占领云南,随后又随内大臣爱星阿出兵缅甸,得到永历帝朱由榔。
如何处置朱由榔颇为棘手,朱由榔曾写信劝谏吴三桂,“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希望两者达成默契放过自己。
《南明史》永历帝书信:“将军缟素誓师,提兵问罪,当日之本衷原未尽泯也。”“朕今日兵单力微,卧榻边虽暂容鼾睡,父子之命悬于将军之手也明矣。若必欲得朕之首领,血溅月日,封函报命,固不敢辞。倘能转祸为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席,俾朕备位共主,惟将军命。”
朱由榔的话吴三桂何尝不懂,洪承畴离云南时吴三桂便已做打算,只是作为统军在外的明朝降将,十数年征战嫡系损失殆尽,满清八旗早已布置于云南周边,若永历帝的话传到顺治帝耳中,半生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为证清白,吴三桂只好亲自勒死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成为南明士人眼中的叛徒,以此获得平西亲王,坐镇云南兼辖贵州的殊荣。

清朝顺治年间,为犒赏吴三桂、尚可喜与耿继茂三位王爵,曾划分过四块封地,分别是四川、云南、广东与福建,最终实授吴三桂云南,尚可喜广东,耿继茂福建。
明末清初战乱频发,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在与清朝的交战后,四川人口“十不存一”;云南在永历帝时,辟为根据地积极发展,但在与清朝的数年拉锯中尽毁;
广东虽有海外贸易支撑,但临近南明政权受到郑成功威胁,战火不断民生凋敝;福建在万历年间倭寇横行,更是与台湾郑氏隔海相对,禁海迁民百姓流离;总而言之,皆为贫瘠荒乱之地。
顺治十六年洪承畴奏:除各土府外,其迤东之云南府以及临安、曲靖、澄江、寻甸各府与迤西之楚雄、武安、姚安、大理、永昌各府,无处不遭兵火,无人不遇劫掠。如衣粮财物头畜俱被抢尽,已不待言;
清廷将偏远的云南作为封地,又给予吴三桂自治的权利,事实上默许双方平行的关系,清廷输送财政支持,吴三桂保障边疆稳定,通常称这种方式为“羁縻政策”,这是顺治帝在清初动乱局面下最好的处理。
对吴三桂而言,皇位也许很诱人,但清朝的强大他是最清楚的,觊觎皇位只能图招杀身之祸,相反世袭罔替的爵位和封地,及当地兵马的指挥权限,这些足慰此生所背负的骂名。
而强占桂王府和沐氏庄园,亦或是奢侈华丽的物质享受,甚至是与蒙古的茶马贸易,更像是秦朝名将王翦般自污,此外贿赂朝中亲贵,热情迎接钦差监督,同时主动上奏辞掉云贵两省的政务,诸多措施目的是博取朝廷的信任,而非积极谋划起兵反叛。
《清史稿·圣祖本纪》载:六年五月辛酉,吴三桂疏辞总理云南、贵州两省事。从之。

康熙十二年,亲政的康熙不顾朝臣劝谏,作出件朝野惊愕的事情,令平南王尚可喜与其子尚之信“撤藩还辽”,态度之强硬前所未有。
《清史稿·圣祖本纪》载:三月壬午,平南王尚可喜请老,许之;请以其子之信嗣封镇粤,不许,令其撤藩还驻辽东。
尚可喜毕竟有亲兵,且远在广东撤藩尚需时日,未及施行便再次传来消息,义王孙可望袭爵至孙徵淳,竟被诏降袭慕义公,这令吴三桂心中忐忑。
当吴三桂请求撤藩的奏疏被允准后,可想而知吴三桂心中的怒火,经千年演化的爵位传袭,和辛苦打拼得到的封地,被康熙这个少年天子所破坏,但吴三桂隐忍不发,暗中则抓紧时间扩充军队。
清军八旗早已不复当年之悍勇,江南兵勇也不过十余万众,如鳌拜般猛将被康熙所自废,且随着对汉族降臣撤藩削爵,使明朝降臣已无效忠之心,为了子孙后代的富贵荣华,吴三桂只能冒险起兵反叛。
近半年的时间,康熙帝对吴三桂的推诿毫无察觉,钦差也被吴三桂所蒙蔽,朝野未做任何准备,以至于江南半壁在短时间内丢失。
康熙帝在吴三桂起兵后停止撤藩,但清朝统治者的言而无信,令所有汉臣失望,靖南王耿精忠、四川总兵吴之茂、广西抚蛮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皆叛,加之后来尚之信响应吴三桂,使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吴三桂在起兵之初,也许就预料到失败的结局,其麾下虽有数万亲军,却再也见不到关宁铁骑的雄风;虽有部酋兵与临时招募的新兵,却很难在战场上发挥作用;波及范围虽广却是各自为政,难以统一调度和指挥。
而清朝据有稳定的黄河流域,能全盘统筹迎战方略,数十万八旗与蒙古骑兵,甚至可以从朝鲜征调援军,无论是从政治、军事、经济,吴三桂都处于绝对的劣势,能够划江而治已属不易,所以吴三桂才会饮马长江而停滞不前。
若少年天子康熙未意气用事削藩,吴三桂无必胜把握很难起兵反叛,且未必能够得到众多汉族将领的策应,只需等到吴三桂病逝,各地将领失去领袖,而承嗣的藩王能力远不能与清政府抗衡,削藩的阻力和损失会少很多。
但康熙帝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正是平定三藩紧张局促的战争调度,才锻炼康熙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也为后来的收复台湾与征讨噶尔丹,培养起大批优秀将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