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層意思,“保義”的內涵側重在一個“義”字上,宋江雖然和一干兄弟落草爲寇,但依然時刻希望得到朝廷的招安,任何時候不能忘了作爲大宋子民的朝廷“忠義”二字。正因爲如此,宋江才一直對招安念念不忘,以至於最後自己入坑了不說,還連累了一干兄弟,死的死,傷的傷,爲了“保義”兩個字,一百零八名好漢幾乎全部凋零殆盡。

在《水滸傳》中,宋江是核心靈魂人物,整個水滸,其中大半篇幅都和宋江有關。而作爲梁山聚義的首腦人物,宋江之所以能夠降服羣雄,除了一定的恩威並施手段之外,還和他早年間的俠義行爲有關。僅從他的綽號上,我們就可以管窺一斑,如及時雨、孝義黑三郎等等。

在《水滸傳》中,對於“及時雨”這一綽號,作者是這樣介紹的:

“平生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穀,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如土!人向他求錢物,亦不推託,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危。以此,山東、河北聞名,都稱他作‘及時雨’”

說白了,仗義疏財,揮金如土,扶危濟困,甘願爲朋友兩肋插刀,因此宋江纔有了及時雨這樣的一個綽號。

而“孝義黑三郎”這一綽號也不難理解。宋江不是白面書生,同時對父母也非常孝敬,這一綽號,是對宋江個人品德的一種讚美。除此諸如宋公明、宋押司的稱呼, 一個是他的字,一個是他的官職,不難理解。

不過最讓人費解的是宋江“呼保義”的這一綽號。什麼是“保義”呢?

《職官志》記載:

“政和二年,易武階官以新名,以舊官右班殿直爲保義郎。”

從這份記載中可以看出,“保義”是一種武官官職,如果套用職級,相當於一個九品的武官。從級別上看,是一種職位最低的一種官職存在。久而久之,當時的人們就常常以“保義”二字來代表一種謙虛的說法。

顯然宋江使用這樣的自謙,並非是全部爲了謙虛需要。在他的內心深處,還蘊含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保義”的內涵側重在一個“義”字上,宋江雖然和一干兄弟落草爲寇,但依然時刻希望得到朝廷的招安,任何時候不能忘了作爲大宋子民的朝廷“忠義”二字。

正因爲如此,宋江才一直對招安念念不忘,以至於最後自己入坑了不說,還連累了一干兄弟,死的死,傷的傷,爲了“保義”兩個字,一百零八名好漢幾乎全部凋零殆盡。

第二層意思,在宋代民間,保義還有一層榮譽的意思。這裏面的故事和宋徽宗有關。

《雞肋編》卷中記載:

“金人南牧,上皇遜位,虜將及都城,乃與蔡攸一二近侍,微服乘花綱小舟東下,人皆莫知。至泗上。徒步於市中買魚,酬價未諧,估人稱爲保義。上皇顧攸笑曰:這漢毒也。歸猶賦詩,用就船魚美故事,初不以爲戚。”

這段記載什麼意思呢?說是在宋徽宗還未亡國的時候,經常微服出宮,比如像野史記載中的那樣,沒事私會一下歌姬李師師一下。其他時間,宋徽宗也喜愛去市場買魚,體驗一把民間生活。

人們不認識宋江,但看他穿衣打扮,像是宮中出來的小武官,因此就以“保義”相稱。宋徽宗也非常滿意,所以宋江借用這一稱呼,也自帶一種榮耀,看看皇帝都這麼平易近人,我宋江也是如此,天下好漢都可以被我籠絡,爲我所用。

參考資料:

【《水滸傳》《雞肋編》《職官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