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看到標題可能納悶,易經不是傳下來了嗎?怎麼又說失傳呢?其實,根據記載我們的易經總共有三部,分別是《連山易》、《歸藏易》和我們熟知的《周易》,如今在世間流通的通常都是《周易》的內容,也就是周朝文王所撰寫的已經。而前兩本更是大有來頭,而《周易》也是根據前兩本易經的內容加以演化而來。但不幸的是,前兩本易經因爲年代久遠也只是少數的先賢有隻言片語的提及。但從目前僅存的周易來看,《連山》與《歸藏》自然也是天書無疑,而《周易》被稱爲萬經之祖,而早前的兩本易經顯然是功不可沒的。

自《周易》問世至今,人們普遍將其運用在了預測吉凶的占卜之上,可以說當前所有根預測學關的傳統文化皆是以《周易》爲源。然而,這只是《周易》內容的冰山一角,他不但可以運用在預測學,其內容包羅萬象,不僅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將地球與星象中一切事物的運行規律都囊括在內。在不同的人手中,它都能發揮相應的作用,相士以其識人無數,兵家以其決勝千里,政治家看到治國之道,就連普通百姓也能在其中找生存法門。正如國學大師熊十力所說“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

周易已然家喻戶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另外兩種失傳的上古易經中的《連山易》。在說《連山易》之前,不得不提到一個少數民族——水族。中國的少數民族大多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水族也不例外。水族的來源衆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夏商時期便已存在。

而水族的文字稱爲水書,作爲獨有的文化遺產在經歷數千年的歷史變遷後完整地保存到了現在,其字形與和甲骨文相似,主要用來記載天文地理等文化信息。而04年央視的一檔探訪水族的節目中,一名熟知易經的記者與當地一位叫做謝朝海的老人就《連山易》失傳一事產生了爭執。老人爲了自證所言不虛,於05年將其荔波縣老家中所藏的五冊共八萬字的《連山易》捐獻給了貴州省民族圖書館。據說這是水族裏唯一一部完整版的水書《連山易》,現在收藏在荔波縣檔案館。

此舉無疑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人認爲這是僞書。但經過多位學者及專家研究一致認爲這本“連山易”卻爲上古遺物。一是因爲與古文中記載的“《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高度吻合;二來是因爲書中所載的太極圖與石器時代的出土文物“含山玉版”上面的太極圖一模一樣;三是《連山易》中的水族文字和圖畫與出土的夏商時期陶罐上的符號屬於同類,這充分說明了水文是距今4000年前夏文化的一種原始文字,商朝的甲骨文都遠遠不及其古老。

而書中內容更是大開眼界,作爲上古時期的產物,帶有濃厚的原始韻味。其中大多以圖畫和符號來記載星象、星宿等等天文禮法,依舊如其他原始文物一樣均用動物作爲象徵。還展現了早在上古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根據天文曆法的基礎原理,來推演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之間的衝、克、刑、合規則及其原理,並以此來指導人們生活及生產的吉凶日期。全書大多爲上古先民關於天文曆法及農事生產的原理記載,還有少數的巫術內容當是人們當時的原始崇拜。

然而,水書文字作爲最原始的文字之一,專業也感慨完全看不懂,而水族本土也因爲水書傳男不傳女的規定以及現代社會的衝擊導致水書師開始急劇減少。值得慶幸的是當地政府已經對現有水書文化開展了研究和繼承的工作,筆者真心希望水書文化不會消失,因爲其中蘊含了太多的祖先遺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