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一種常見現象,因爲人只要有汗腺,就會在體溫升高的時候大汗淋漓。在日常生活中,渾身大汗的情況隨處可見:比如三伏天在室外轉一圈;比如夏天野外從事體力勞動。尤其是近年來,隨着城市熱島效應的明顯,導致城市一到夏天,整個城市成爲一個巨大的蒸籠,讓人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涼爽意思。並且細心的朋友還會發現,最近這些年,夏天的週期似乎在延長——其實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認知,主要原因在於炎熱週期邊唱久了。不過,有時候,大汗也需要引起慎重。比如這句俗語就是典型:喫飯大汗,一生白乾。

古代傳統醫學不比當代醫學,有着龐大的科學儀器體系支持——因此客觀來說,當代醫學檢驗具備精準、直觀的特點。古人沒有這個條件,但也不能不爲健康做打算。因此古人的醫學觀察,都是建立在日常身體變化的推斷上。比如藏醫就很重視看舌苔,而中醫則有重視脈搏的說法。這些經驗在千百年時間裏積攢起來,形成了許多傳統醫學體系。上文的俗語,其實也是這種傳統醫學的經驗總結。

先說“喫飯大汗”。這裏所說的“喫飯大汗”,指的是在不該冒汗的時候冒汗。如果在夏天喝熱湯、喫火鍋導致渾身上下大汗不斷,那麼這種冒汗屬於正常現象。所謂“喫飯大汗”,中醫角度上,叫做身體虛弱。就是在喫飯以後,在沒感覺到熱、在不自覺的時候,渾身上下冒汗。而西醫角度來說,如果在喫飯的時候總是感到不自覺冒汗,那麼,這很可能是血糖方面出現問題,需要加以重視。

再說“一生白乾”。相信在當下,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無價。如果身體虛弱或者血糖有問題,那麼,輕則會導致衍生一系列疾病,而治療疾病,少不得要投入大量的費用——畢竟看病貴是全人類的共識(按:在海外,醫療成本其實遠比國內貴,因爲海外很多醫院是需要保險才能看得起病,否則只能忍着),重則殃及生命。因此“一生白乾”。因爲治病可能花掉半輩子繼續,而如果人都不在了,那麼還要這些金錢幹什麼?由此可見,其實古人就知道健康和生命高於身外之物。

其實,非正常性出汗的原因很多,但是,不論哪種都值得警惕和注意:最起碼身子骨虛弱這一點,就需要及時調理。一般來說,身子骨虛弱,可以採用中醫模式進行調理。當然,這些食物調理需要一個較爲漫長的時間,因此身體調理需要有耐心。此外,有這種情況的人需要注意:那就是在室溫不熱的情況下,時出現盜汗狀態的人,需要注意身體的健康指標。終究,錢沒了可以賺,但健康無價是不爭的事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