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麻木想了很多,收穫卻很少。人爲什麼會變的麻木呢?我想一定是麻木能給我們一些心裏上或生活中的一些便利或短暫的舒服,享受。後來久了,自己真的麻木,關於麻木的思考已經讓自己麻木了,變的老油條。想不出一些東西來,便開始逃避了,有點得過且過,破罐破摔的心態。當初的一點激情早就,煙消雲散了。

直到後來兒子上幼兒園,有時早上喊他起牀,他便說,“”爸爸我今天不要去幼兒園了,幼兒園不好玩。我想知道爲什麼,就想來想去,是爲了能多睡會嗎?還是學校真的讓他有壓力,對他沒吸引力,還是因爲一些對學校的不適應帶來反應呢?不適應老師,學校,還是其他孩子呢?兒子爲什麼不願去,逃避呢?

就這樣苦逼的思索,才認知到原來麻木的本質就是逃避。而逃避是因爲生活中有了壓力或困難,一時沒有解決,便有了無助感,責難。感覺自己有心而力不足。然而一時沒解決問題,又深層次的,讓我們覺得問題很難,自己不行辦不到。失去對自己的信心,沒有自信自然就更糟了。懼怕焦慮也找上門來了。爲什麼我們不自信呢?是環境,我們起初對什麼都是沒有畏懼的覺知。是他人的異樣眼神或嘲笑,或社會的不公平對待,有了落差感。我們就這樣陷入一個思維怪圈,漸漸地不能正確的對待周圍的人或環境,失去自我。

這個過程大致如下,

麻木——逃避——壓力或困難無助——不自信——產生懼怕焦慮——(周圍的環境,他人的目光及評價,道德的影響)——失去自我。

麻木的本質

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