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權威部門及時發佈防控措施和醫療救治情況信息,從而讓公衆全面瞭解疫情進展,知曉周圍環境是否存在感染風險。在這場硬仗中,信息公開發揮了關鍵作用。然而,近期網上也出現一些關於泄露疫情信息、公民個人隱私的案例,值得引起注意。

典型案例

(一)泄露個人隱私

2月3日,某醫院5名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私自用手機偷拍並通過微信轉發傳播該院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病程信息,其中包括患者姓名、詳細住址、工作單位、診療信息等基本情況,造成惡劣影響,其行爲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六項規定,被當地公安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戰“疫”當前,公衆迫切需要掌握高危人羣的具體信息,這種心理雖然可以理解,但個人信息的泄露,比如聯繫方式,將導致電話騷擾、辱罵甚至威脅他人等不理性行爲,給部分人羣及家庭帶來干擾和傷害。

(二)泄露工作祕密、內部信息

某市政府擬恢復部分受到疫情影響的公交線路。在參與方案討論過程中,2月2日上午,該市公交公司運營管理部部長範某在方案未經上級批准的情況下,擅自將《關於恢復部分公交線路的通告(討論稿)》發佈至公司微信羣。在沒有證實信息準確性的情況下,公司5名中層幹部在朋友圈進行了轉發,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該市公交公司黨委決定對範某給予免職處理,其他5人給予誡勉談話處理。

該案例中被泄露的文件內容涉及疫情期間公共出行等備受關注的民生話題,且該方案處於討論階段,其中公交線路信息和恢復時間都未最終確定。泄露發生後,對公衆造成了一定的誤導,對社會管理秩序和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了影響。

疫情期間機關單位保密工作注意事項

工作在家不涉密

疫情很兇險,工作任務重,在家辦公,安全工作兩不誤。

切記

涉密不回家回家不涉密

保密提醒

涉密文件、涉密計算機、涉密移動存儲介質嚴禁帶回家;不在家中談論國家祕密;不在普通手機通話、短信中涉及國家祕密。

網上辦公不泄密

用遠程協同、視頻等方式處理公務,少開會、少集中、少見面。

切記

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

保密提醒

不在任何形式的互聯網辦公中涉及國家祕密。

場所消毒不失密

保密要害部門、部位等場所要按時開窗通風,清潔消毒

涉密載體要定期擦拭消毒。涉密會議時間較長的,會議期間也需要開窗通風。

切記

保密要求要落實工作步驟不簡化

保密提醒

清潔人員進場消毒之前應問詢並登記;涉密文件閱辦結束先收好再洗手;涉密會議期間開窗通風要防止泄密信息泄露。

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刻,要掌握好保護知情權與隱私權的平衡,拿捏好信息公開與保密的分寸,保護好祕密信息和個人隱私,與及時準確公開疫情信息一樣,都是保護人民利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工作,也是抗“疫”勝利的重要保障。既不能打着保密的幌子拒絕公開,也不能借着公開的理由牴觸保密。該保密的嚴保死守,該公開的公開透明。正值防控疫情與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公開+保密”才能穩住民心、穩定大局,才能讓沒有疫情的春天更快到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