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紮實推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3116工程’”,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智近日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說,“‘3116工程’即:應對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增速快、專業技術性強、審理難度大三個嚴峻挑戰,建設一個創新審判平臺,打造一批精品案例,構建座談、聯動、協調、創新、合作、通報六項協同機制。記者瞭解到,陝西省高院正在積極爭取西安知識產權法院設立工作,建立健全符合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律的專門化審判體系,有效滿足科技創新對知識產權專門化審判的司法需求,從根本上解決知識產權裁判尺度不統一、訴訟程序複雜等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性難題,爲激發創新動力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

全媒體記者 臺建林

近年來,陝西法院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讓知識產權權利人有更多獲得感、安全感。

“我們紮實推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3116工程’”,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智近日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說,“‘3116工程’即:應對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增速快、專業技術性強、審理難度大三個嚴峻挑戰,建設一個創新審判平臺,打造一批精品案例,構建座談、聯動、協調、創新、合作、通報六項協同機制。”

有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法官認爲,“3116工程”就是陝西法院進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密碼”。這道“密碼”,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營造了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應對三大挑戰

陝西省高院副院長鞏富文分管知識產權案件審判,深深體會到所面臨的三大挑戰。他掰指數來: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增速快,專業技術性強,審理難度大。

怎麼辦?陝西法院積極應對。

充分運用簡易程序、小額訴訟程序,積極推行類案檢索、專業法官會議等創新機制,簡案快審、繁案精審,盤活用足審判資源,努力壓縮辦案週期,不斷提升審判效率。2016年以來,陝西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0266件,年結案率持續保持在94%以上,打造了一批標杆性、有影響力的典型案件。

陝西高院審理的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訴陝西農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大豐種業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種糾紛案,被最高法院確定爲第100號指導性案例;西安中院審理的吳某與陝西廣電網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捆綁交易糾紛案被最高法院確定爲第79號指導性案例;省高院審理的白水杜康公司訴洛陽杜康公司商業詆譭糾紛案入選最高法院知識產權典型案例,二審裁判文書被評爲首屆全國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省高院審理的路易威登馬利蒂訴西安東方大酒店侵害註冊商標專用權糾紛等兩案入選《最高法院“一帶一路”司法理論與實務縱覽涉外商事案例精選》……

創新審判“試驗田”

創新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實現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事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陝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將完善知識產權審判機制等列入工作要點,積極爭取最高人民法院支持,成立了西北地區首家知識產權法庭——西安知識產權法庭,集中管轄全省專利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

依託西安知識產權法庭這一創新“試驗田”,陝西法院探索和推廣類案檢索制度、類案和關聯案件集中辦理機制、“批量案件聯繫人”、“速裁工作組”、技術調查官等創新機制,推進知識產權審判“三合一”工作(由知識產權審判庭集中審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助推知識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該法庭成立一年多來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3895件,法官人均辦案111件,裁判質量效率顯著提升,裁判標準尺度趨於統一。

鞏富文認爲,知識產權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程序集約化和人員專業化,決定着知識產權案件審理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有效性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公信力。

記者瞭解到,陝西省高院正在積極爭取西安知識產權法院設立工作,建立健全符合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律的專門化審判體系,有效滿足科技創新對知識產權專門化審判的司法需求,從根本上解決知識產權裁判尺度不統一、訴訟程序複雜等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性難題,爲激發創新動力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

協同服務“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舉措,西安市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陝西正在加快建設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持續推進中俄絲綢之路創新園等國際合作項目建設。

陝西省高院與省知識產權局、省自貿辦、在陝高校等建立了座談、聯動、協調、創新、合作、通報六項協同機制,發揮司法主導作用,實現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司法實務與理論研究的有效銜接,構建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大格局。

與陝西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出臺《加強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工作銜接會議紀要》《知識產權(專利)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建立知識產權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與陝西省自貿辦調研起草《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解決辦法》、《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協作辦法》等指導性文件,護航陝西“一帶一路”建設知識產權保護;

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知識產權學院等開展交流研討,積極發聲“‘一帶一路’高新技術知識產權與文化多樣性法律問題國際研討會”,進一步提升我國參與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國際規則制定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據介紹,陝西將進一步創建知識產權保護良好法治環境,護航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轉自:法制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