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上的中國金融之危崖與猛藥

​2018.08.04
 
      五年前,面對當年3月末國內廣義貨幣(以下同)投放量已高達155萬億(達到全社會商品流通需求量的3倍以上)、持續通脹的金融形勢,我以“山坳上的中國金融之通貨膨脹”爲題,簡要寫了我對央行量化寬鬆、貨幣超發必將孕育金融危機的判斷和擔憂。五年過去了,而今,國內貨幣供應總量更是高居170萬億、站上危崖之巔。
      那麼作爲刺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這些年,我們的貨幣量化寬鬆,效力如何呢?
      根據如是金融研究院的統計分析,量化寬鬆的作用力已顯然走向頹廢。
       2008年第一輪寬鬆,兩個季度見效,GDP從6.4%反彈到12.2%,反彈5.8個百分點,持續4個季度;
       2011年第二輪寬鬆,5個季度見效,GDP從7.5%反彈到8.1%,反彈0.6個百分點,持續2個季度;
       2014年上一輪寬鬆,8個季度才見效,GDP只從6.7%反彈到6.9%,反彈0.2個百分點,持續2個季度。
       以上數據表明,靠增加人民幣投放規模的量化寬鬆,拉動經濟增長的效力已呈現出明顯的疲軟之勢。
      在量化寬鬆刺激經濟增長已漸趨無力,反而推動地方政府加槓桿搞建設、大面積陷入債務危機和房地產泡沫巨增樓市越發妖豔畸形等情況下,暴發金融危機的風險條件不斷被加強(以致對量化寬鬆負主要責任的央媽和財爸焦慮到公開互懟的地步)。
      近兩年經濟領域出現的諸多問題顯示,金融危機的無形危崖,體量越來越高大,崩塌的跡象越來越突出,風險暴發的壓力越來越高強。
      正因爲上述原因,纔有了2015年底中央全面叫停各地政府加扛杆的英明之舉,進而,最近政治局會議提出“六穩”要求,涉及房地產的提法,更是一改以往“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爲“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兩招可謂化解金融風險之猛藥,前一招各地政府已全面落實,期盼這後一招也能象“不去扛杆就去職”一樣、得到強力執行。
      (另,筆者完全擁護中央關於全面去扛杆的英明決策,但對有些地方執行中出現的下述情況深不以爲然,一刀切造成的巨量資金財富損失令人痛心。
       1.有的在建項目已完成大部分,因停止給後續工程融資借債而整個工程被報廢;
       2.有的經濟效益非常好的國資企業,爲增加產品產量、融資借債改造企業擴大生產,爲還債去扛杆,而將未完成改造的企業及其產品專利,出讓給私營企業。)

​附:

​山坳上的中國金融之通貨膨脹
2013-09-04  天宇春濤   閱 1 
修改
微信 分享:

    貨幣發行量與經濟總量基本一致,是政府最基本的貨幣政策。超過經濟總量的貨幣發行量,一般都會造成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對普通民衆來說,多印鈔票,手裏的錢就會縮水、就會錢不值錢。

上屆政府爲拉動經濟增長,兩次增發貨幣兩個4萬億,使流通總量接近經濟總量的兩倍(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51.93萬億,而當年末廣義貨幣,即流通中紙幣和可轉化爲紙幣的憑證,卻達97.4萬億,爲GDP1.88倍),至20133月末,全國155萬億元的貨幣供應量,已達全社會商品流通需求量的3倍以上,加上貨幣戰爭美國4次量化寬鬆、迫使人民幣升值、爲對沖美元對中國財富“剪羊毛”,人民幣跟進量寬、在國內消費市場不斷貶值,以及之前境外投機熱錢在投資領域的多年烘托,造成人們生活必需消費方面,物價持續高企。與此同時,過量貨幣形成的通貨膨脹,使財富分配差距進一步擴大

在此背景下,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不計財力、大搞基本建設,如今貸款到期,償還乏力,面臨破產危機。2012年末中央和地方政府共負債22.8萬億,是2012年財政收入11.7萬億的1.95倍,加上利息,政府一分錢不花,兩年也還不清。

債務危機的條件已然生成,中央財政救是不救?天雨春濤以爲:救,就意味着政府和百姓要繼續忍受物價高企造成的社會壓力和巨大潛在危機:不救,最終必將面對一次中國式金融危機的斷崖之危。

中央財政施不施援手,我們都面臨了一個危機悖論。嚴重後果,可預見如下:1、房地產泡沫破裂;2、政府可能面對債務危機;3、股市可能崩盤;4、糧食來源可能出現危機;5、國際支付可能出現困難;6、優勢資源可能變爲劣勢;7、環境惡化可能達到難以承受的程度。

    (以上僅爲個人憂見,僅供親們參考。數據均來自公開的權威媒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