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自身沒有條件,而且也沒有什麼選擇,所以只能夠幹一些粗活,這其實是很正常的;有的人明明有很好的條件和機會,卻總是很任性的錯過了,等到將來後悔的時候,他們纔開始變得後悔莫及。

我知道有些孩子確實天賦異稟,幾歲的時候就能夠彈鋼琴、跳舞,直接碾壓很多大人,但人無完人,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了,爲了彌補這種差距,讀書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曾經我在知乎上讀過一位叫李亮的自述(他現在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他15歲的時候在北京讀高中,當時因爲馬上就要升大學了,自己心理壓力非常大,加上之前身邊認識的一些“叛逆少年”,這幾個人湊到一起漸漸地萌發了退學的念頭,當初李亮表示很猶豫這幾個人中有真不適合讀書的,還有一些人認爲覺得社會要比家和學校好。

其實當時我剛剛上高三,對生活和學習生的快節奏摺磨的苦不堪言,課程太多,老師占課,沒有音體美、全上物化生等等,我半年內表現得很掙扎,勉勉強強的熬過了那個暑假,回到家的第一天,我的父親說你可以打工了,反正書架你也不回來。我爸突然跟我說,行這個暑假你不好回來了了,你要出去打工。

當時聽完我就愣神了,15歲的小孩子能夠乾點什麼?哪個地方纔會要我這種小童工?

李亮反問了自己的爸爸:咱家缺陷錢那麼?

李亮的爸爸說不缺,但是你還是要去打工,不要問爲什麼,因爲我是你爹!

李亮被這句話堵得說不出話,之後就被爸爸帶到了小餐館中當打雜,李亮謊稱自己已經18歲了。

根據李亮的事後回應稱,自己當時懷着一個去上墳的心情開始了自己第一天上班,之後的日子裏生活的更是水深火熱,老闆十分苛刻,讓他幹很多的髒活累活。

小餐館管住,但是很多人都擠在了一個小房間了,李亮的睡眠很淺,一羣人睡覺打呼嚕,對於李亮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煎熬,他整夜都睡不着覺,第二天沒精神還要被老闆罵。

幹了一個多月之後,他被老闆炒魷魚了,他攤開自己的手一看全部都是新皮。新學期之後他不再猶豫,不再討厭學業,之後補上了高中缺的課程,順利的考上了大學,並且找了個很好的工作。

事後回憶,自己不敢想象如果真的輟學了,自己會是一個什麼狀態,會不會只在一個小餐館做雜工,或者哪家菜市場宰魚的。

當他做了爸爸之後,談到孩子不重視學業怎麼辦?他說:家長只需做到順從就行了,不好和他們講道理,直接讓他們去體驗一下如果不上學他要過得生活就夠了。李亮做到了自我覺悟的提升,我們

有句話說的好,養兒就是養己,只有自己提高了,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我們家長平時沒有時間去仔細鑽研自身的不足,或者身邊沒有和自己做參照的事情,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一本書提升一下自己。

這本《正面管教》是我之前就買了的,之前我對孩子一直都是很嚴厲,有一丁點的錯誤都會直接批評他, 這導致了我的兒子和我的關係逐漸變得疏遠,慢慢的好像不愛和我親近了,之後我身邊的同事給我安利了這本書。

剛讀完第一章的時候我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孩子在進行管教的時候還是要軟硬兼施,慢慢的我開始改正自己的不足,後來孩子越來越喜歡我,並且開始變得越來越好。

有的時候,很多平臺都會給我們推薦各種各樣的繪本、給孩子看的圖書,這些真的有用嗎?孩子真的能看懂嗎?其實答案是否懂得,還是那句話,育兒就是育自己,這本書真的是我們家長必看的一本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