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個歐洲國家,一頓飯50元人民幣就能管飽,中高檔酒店300-400元還含稅,不僅對中國人免籤,街頭還有中國警察巡邏,以及數百個華爲安裝的人臉識別攝像頭。更關鍵的是,這個國家的旅遊局前兩年就要求酒店增配熱水壺,以適應中國遊客的習慣。

塞爾維亞,8.8萬平方公里面積、人口將近900萬(含科索沃),北部平原河道縱橫、土壤肥沃,其農產品一度被歐盟降稅進口,屬於典型的歐洲魚米之鄉。

塞爾維亞是曾經“稱霸”巴爾幹的南聯盟主體國家,其歷史進程紛雜到本國學生拿起歷史教科書就發怵,其他國家就一兩本,塞爾維亞卻有3冊共9本歷史書,可想而知這個國家的歷史有多麼複雜。

塞爾維亞在歐洲的位置介乎東歐與南歐之間,也是黑海、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的中心點,是歐洲最關鍵的戰略要地之一。因此,無論是拜占庭還是奧斯曼,也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但凡與歐洲有關的大規模戰爭都離不開塞爾維亞,這也是塞族人至今不願加入北約,遊離在歐盟之外的主要原因。

與歐洲國家相比,中塞兩國曆來友好和睦,09年成爲戰略伙伴、14年中國承建多瑙河大橋;16年破例把實體企業出售給中國、緊接着又讓中國修建鐵路(均是歐洲首次),17年成爲中國第一個免籤的歐洲國家,19年還引進華爲技術在街頭增設數百個人臉識別攝像頭等等。

這也是物資緊張的塞爾維亞被歐盟拒絕後轉而求助中國,中國當晚就把第一批援助物資送抵塞國的主要原因。

或許是曾經的戰亂太刻骨銘心,人高馬大的塞族人漸漸變得細心溫和,首都郊外的民族村村長曾經跟我說:塞族人經歷了太多戰爭,雖說從未屈服過,卻也因此失去很多親人。所以,塞族人喜歡和平,喜歡跟和平的國家一起發展,這就是爲什麼塞爾維亞人偏愛中國遊客的原因(只有中國遊客會被邀請穿上塞國民俗服飾)。

對於遊客而言,一個國家是否適合旅行的三大要素是喫住行,以及安全性和舒適性等等。這些在塞爾維亞都能得到滿足,並且是超乎意料之外的滿足。

塞族人是典型的“無肉不歡”,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絕佳的草料使得牛羊品質極佳。不算科索沃的話,塞爾維亞只有600多萬人口,卻養了100多萬頭牛和200多萬隻羊,這也讓塞爾維亞牛羊肉價格超低,一盤烤肉拼盤的價格基本在5歐元左右(約38元),貨真價實的那種。

作爲“歐洲糧倉”之一,塞爾維亞農副產品曾被歐盟列爲免稅商品,爲滿足歐盟禁止農藥和防腐劑的標準,塞爾維亞當季瓜果蔬菜每年都會爛掉一部分,富餘農產品只能大幅降價,每週末都有匈牙利和克羅地亞人開着車來採購,不管是“食肉”還是“喫草”,50元人民幣在塞爾維亞管飽真的輕而易舉。

塞爾維亞最便宜的水果不是1公斤1歐元的車釐子,而是亞得里亞海最高品質的蘋果、李子和葡萄,其中又以葡萄爲最,據說精品葡萄酒年年拍出新高價。但遊客在塞爾維亞也能喫到一歐元喫不完的葡萄和兩三歐元就會喝醉的葡萄酒,好酒的遊客可別錯過塞爾維亞國酒Rakija,入口滿滿果香回味無窮。

工業基礎薄弱,塞爾維亞只能力圖發展旅遊業,2010年頒佈《旅遊價格法》後,塞爾維亞一度被認爲是“歐洲旅遊消費最低國家”,偏一點的套房價格基本在200元人民幣以內,市區酒店和民宿價格絕大部分都低於400元,哪怕貝爾格萊德步行街酒店的價格也就300元左右,帶陽臺還含稅。

別擔心塞族人會宰客,處罰違規商戶的最低標準是“先停業再說”,至於哪天開業得看投訴者什麼時候原諒。

塞爾維亞同時還是個大部分景點都不收門票的國家,2015年開始降價或乾脆免費,表面上看損失不少收入,但實際卻收穫更豐,在中歐、東歐和巴爾幹半島國家之間往返的歐洲人,絕大部分都會選擇在塞爾維亞停留一兩天,損失了門票收入卻賺到了住宿和餐飲費,2018年就留下了85%的過境旅客。

作爲內陸國家,塞爾維亞的交通費用也明顯低於歐洲水平,8歐元的市區公交聯票可使用十次不限距離,由於城區面積不大,多數遊客都選擇半個小時內免費騎行的自行車。最遠的火車線路是貝爾格萊德到黑山(持發達國家簽證可免簽入境),全程12小時只要21歐(160元),沿途山水風光不遜於瑞士。

最最重要的是,塞爾維亞各個主要街區還有中國警察巡邏,專職爲中國遊客提供安全保護。雖說總共只有六名,但每個入境的中國遊客都會收到註明求助熱線的短信,遇到困難或疑問能第一時間找到自家警察,這種安全感是出境遊客最需要的,也是塞爾維亞給予中國遊客最高的禮遇。

如果非要說塞爾維亞旅行有什麼缺點的話,除了廁所需要收費外,我能想到的就是美女太多。有意思的是,塞爾維亞美女熱情善談卻又十分獨立,無論對你有錢沒錢,約會喫飯看電影的消費都堅持要AA,買一瓶水都不會讓男士出錢,這就是塞爾維亞美女的個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