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多了普天同慶的大衆節日,人們反倒對稀奇古怪的小衆狂歡更感興趣,甚至有遊客樂此不疲請假也要參加,比如歐洲常見的音樂節和狂歡節。但這些節日再怎麼狂歡、規模再怎麼大,最後卻都敗給了一羣90後創立的神奇節日,被譽爲“五星級”節日。

2014年,一羣英國劍橋大學的90後學生在林肯郡過暑假,倍感無聊後他們做出集體決定:創辦一個新的、不循規蹈矩、也拒絕墨守成規的神奇節日,怎麼放肆怎麼來的那種,因爲年年都一樣的傳統節日實在太沒意思了。

恰巧林肯郡北部有個廢棄的英國空軍基地,約有20平方公里面積全部是荒蕪的森林與河流,鬧翻天也不會吵到別人,實屬狂歡聚會的最佳場所。

創辦者之一的亞倫·梅洛爾,原本家境富有且才華橫溢,其父聽聞此事後只說了“不要迷失自我”這幾個字,節日從此被命名爲“迷失鄉村節”。

迷失鄉村從創辦開始就一直秉承“不設具體時間、地點和內容,不固定參加者”的標準,2015年第一屆節日以“神話故事”爲主題,融入歐美20多個神話元素,要求每個參與者切身參與其中扮演角色,但故事的發展卻隨着個人的選擇出現各種意外,甚至脫離主線。沒想到的是,新奇的浸入式體驗直接點燃參與者的熱情,從此在歐洲爆火,甚至一票難求。

隨着人數的增加,參與者對節日的內容要求也在不斷更新,爲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幾個90後創辦者乾脆退學,專門研究如何完善節日的故事線和質量。

2016年的迷失鄉村節增設了17個戶外項目,從燒腦的各種“奇葩問題”開始,參與者需要經歷隨機出現的10-50個關卡,順利“過關斬將”後再進入“尋寶”環節,最終帶着“寶物”與BOSS決戰,實現“拯救世界”的目的。

2017年又加入各種體能訓練和戶外求生考驗,就連瑜伽都被列入考覈標準之一,英國哈里王子的王妃梅根·馬克爾聽聞後要參加,結果卻被以“超過報名時間”爲由拒絕了,迷失鄉村節從此更加火爆,一個連英國王妃都敢拒絕的神奇節日,其吸引力當然爆棚。

不走尋常路是迷失鄉村節最大的亮點,2018年開節前一天,所有參與者都不知道具體舉辦地,直到當天早上才收到消息“請自行尋找基地”。

原來,舉辦方在森林裏只設置了兩個接待點,參與者只能在森林裏尋找線索才能抵達接待點,這些線索有可能是地上的一張紙,也有可能是被砍斷的樹枝,甚至連邀請短信中提及的一本書、一個插畫或一句話都有可能是線索。

原本發出3000份邀請函,最終只有500多人找到基地,剩下的失敗者被全部送走,給錢都不讓參加,因爲迷失鄉村節從頭到尾都是免費參加的。但爲了保證節日質量和參與者的水平,所有人都必須全部通過考覈才能成功參加。

與所有節日都有贊助商一樣,迷失鄉村節也有很多品牌排着隊要贊助,比如2019年某國際飲料公司就以300萬英鎊和無限量提供最新口味飲料,從200多家贊助商中脫穎而出。

既然是“最神奇節日”,迷失鄉村節自然覆蓋了所有狂歡、美食、文化、互動和創意等等節日必備元素,被BBC譽爲“前所未有的節日”。

雖說是免費且不設報名門檻的,但成功參與的遊客要麼是智商超高、心思縝密,要麼某個領域特別有天賦,比如擅長烹飪的倫敦家庭主婦勞爾斯,靠着實力連續三年成功入選,如今成爲節日專用大廚。

這個節日的神奇之處還在於互動外的“相親元素”,舉辦方讓單身參與者在活動前填寫一份“相親”表格,符合度超過90%的會被歸類到一個小圈子裏,之後的羣體活動和遊戲都會安排他們在一起互動。目前已舉辦了三次相親活動,成功爲300多人找到滿意的對象。

節日還爲外國遊客們準備了展示空間,比如擅長舞蹈和唱歌的人可以盡情舞動或一展歌喉,不僅能成爲焦點,還可以獲得舉辦方給出的1萬英鎊獎金和一個不過份都會得到滿足的要求。2019年的“舞蹈之王”梅爾需要一份工作,最終如願以償成爲舞蹈老師。

迷失鄉村節每年的內容都不一樣,不僅允許參與者各展才華,還特別邀請專業團體前來表演,2018年的水上節目是“焰火與船伕”,2019年又變成“潑水節”,最後數百人全部入水狂歡,在燈光和音樂的烘托下,給遊客帶來的震撼感是相當的強烈。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是重複的,應該就是最後的重頭戲“音樂節”了。但每年的主題也都不一樣,2015年爵士、2016年電音、2017年民樂、2018年鄉村以及2019年的巴桑,所邀請的DJ和演奏者也都是世界各地的知名樂隊。在荒郊野外的森林裏,這些年輕人個個“嗨翻天”。

由於禁止泄露節日舉辦時長,多數參與者都會帶着帳篷來,也有部分人住進象徵性收費的小木屋中,要求是需要留下清理衛生。因爲遊客太多,且節日持續時間少則3天多則一週,製造的垃圾也相當的多,讓部分手頭拮据的遊客解決住宿問題,還能一舉兩得的保護環境。

或許,這纔是迷失鄉村節的神奇之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