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已經有不少於5個壺友問過我,是否能幫忙配壺蓋。新買的,價格不菲的,養了10年的壺,因爲各種原因磕破了壺蓋,心中多有不捨,想要重新配蓋。配蓋這門活,在如今的紫砂市場上基本沒有制壺人會接手,且不說壺本身就不是出自他的手,近年配蓋成功的例子更是聞所未聞。

紫砂界一直流傳着一句話:寧做三把壺,不配一個蓋。足可見配蓋是一件多麼令制壺人爲難的事兒!那麼,紫砂壺配蓋子到底難在哪兒呢?

1. 難在配色,很多壺友拿着自家的壺來配蓋,而這把壺根本就不是出自他找的制壺人的手。因此,制壺人也無從知道這把壺的燒製的溫度。我們都知道窯溫燒的高低直接影響一把壺的色澤。如果不知道這把壺本身的燒製溫度,你怎麼去保證壺蓋燒出來色澤就和壺身一樣呢?

2. 難在口蓋合一,其實,如果僅僅是要求制壺人簡單做個蓋子,這是非常簡單的,但是生胚在進行燒製的時候都會有一定的收縮,我們制壺人自己在做一套壺的時候都不能保證口蓋紋絲吻合,更何況是爲一把已經燒製好的壺重新配蓋子了。特別是朱泥的紫砂壺,那高達25%的收縮率,更是難上加難!

3. 難在壺體不壞,在把蓋子放入要內燒製時,壺體也是要整體放入的,這也是爲了提高口蓋的吻合程度。但是,我們都知道,壺體回爐重燒風險是很大的,如果不夠乾燥很容易就壺體不保,到時候是真的得不償失了!

當然,不是說就沒有配蓋成功的事例了。我們熟知的這幾件經典的紫砂作品就是由顧景舟大師後期配蓋而成的:

1. 申錫子冶石瓢

2. 大亨德鍾

3. 圓腹壺

既然有配蓋成功的先例,爲什麼如今沒有制壺人願意配蓋呢?顧景舟大師的配蓋作品均爲歷史上的名品,他是出於對經典的熱愛與紫砂技藝的專研,所以,他所花的功夫與心血去配蓋,是他的追求所在。世間能有幾個顧景舟呢?

不僅如此,除了前面提到的技術難度,壺友的要求也是層出不窮,如果你爲他配蓋,你要按他的要求去做,但是有些壺友對於紫砂根本就是外行,這樣要求,那樣要求,搞的像是自己在配蓋一樣!你說,心累不心累?

最後,配蓋,其實還是個費用比較高的活,一旦你辛辛苦苦配出來了,可能壺友一句:怎麼這麼貴?還不如買吧新壺了!好吧,你的辛苦轉眼就是那麼得不值錢了~喫力不討好的活,誰還願意幹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