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周盤 王寅春

▲王寅春 梅花周盤

形制取自梅瓣造型,全器由六片筋紋從壺點到壺底一氣呵成,線條挺拔、流暢,六瓣梅花飽滿豐腴,氣度極佳。

此壺製作精良,嚴謹;器型圓潤、飽滿,轉折過渡處理自然、老練。

壺嘴與壺把、壺身緊密呼應,嘴把上揚舒展,且比例恰到好處,甚見功力。

顧景舟 寶菱

▲顧景舟 寶菱

顧老此壺在線條設計上的特點是『等分和對稱』,壺身菱形形狀的線條與壺蓋相互呼應,壺的圈足與身筒也是通過線條在形狀上相互呼應。

壺蓋、壺身、圈足三部分的線條因爲菱形的分割,雖短卻不顯瑣碎,線條多並不繁複,倒是層次感更強。

壺的頸部略挺,抬高了壺身與壺蓋的距離,通過『隔斷』總體增加了造型的連貫性,也增加了壺的美感。

半菊

▲王寅春 半菊壺

半菊壺是王寅春的一件力作。

造型線條自壺的摘手而下,經蓋、壺身至底,線條連貫通暢,所分割成的長條形塊面異常飽滿生動,富有精神而不疲軟。

壺嘴從筋囊塊面中突出,過流自然,毫無牽強之意,是筋囊器中的上佳作品。

菱花

▲顧景舟 菱花套組

此壺通體作菱花式,蓋身渾然一體,分六瓣組成,上下對稱。

棱線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權衡比例,秀麗可愛。

壺式由線圓壺變化而來,橋鈕與菱花瓣相融,嘴作棱花式,胥出自然,把彎曲恰體,端握方便,壺腹中央束一方腰帶,整個菱線自壺頂至壺底相交成一點,分毫不差。

菊花八瓣

▲李茂林 菊花八瓣

此壺爲明代制壺好手李茂林所作。

此壺整體上方圓互寓,剛柔相濟,使人在挺拔中見到端莊,瀟灑中顯見穩重,風格甚爲高雅。

現珍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

水仙花六瓣方壺

▲時鵬 水仙花六瓣方壺

此壺爲明代紫砂四大家之一的時鵬所制,時彬是制壺名家時大彬的父親。

此壺嘴仰略彎,壺身腹爲六方造型,腹上漸收斂而成六瓣筋紋圓口,壺蓋亦爲水仙花六瓣圓條形紋飾,與壺身筋紋栩吻合。

蓋鈕爲六瓣圓條形花蕾,流與把手也以圓的線條作成,與壺身渾然一體,線條挺括,輪廓分明,形制不侈不謝,典雅拙樸。

這是明代早期紫砂壺筋紋器造型的代表作品,也是比較罕見的名家傳器之一。

合菱壺

▲汪寶根 合菱壺

此壺爲名制壺名家汪寶根所作,壺身立面菱形,上下對稱,交錯相映,通體呈曲線之美。

縱線分割爲六個等分菱花瓣,壺身腰部以菱花波線分割,似平靜起伏的水浪,產生動感。

壺蓋四組菱線,與壺身上下對接,根根線條,毫釐不差。壺把由方菱線構成,簡樸大方又便於提壺使用。

葵仿古

▲汪寶根 葵仿古

壺作葵仿古式,紫泥胎,在圓仿古壺的基礎上用筋囊、塊面轉折的表現手法制作而成,以六棱葵瓣爲圖案,凹凸有致,壺鈕與壺身皆呈筋紋狀。

壺蓋也用筋紋起線,高高拱起,口蓋留脣,緊密相合,彎流圈把皆塑六方式,使整個壺的造型協調統一。

其器身筋紋線條等分均勻,棱角分明,囊塊飽滿,端莊雅緻,極具美感。

唐鳳芝 蜂菊壺

▲唐鳳芝 蜂菊壺

此壺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唐鳳芝以蜜蜂採蜜爲題材創作的,壺身分十八瓣菊花瓣,向壺身放射,似正開放的花朵。

蓋爲花蕊,中間塑一採蜜之蜂,生態自然,刻劃細緻,花瓣向壺邊捲曲,俯視似花,側視成壺,十分合體。

壺嘴依壺身曲線成一彎嘴,依壺花瓣曲線製成壺把,圓韻流暢,上置一飛把,既統一壺的形狀,又利於端拿。

八卦龍頭一捆竹

▲邵大亨 八卦龍頭一捆竹

此壺爲制壺大家邵大亨所作,堪稱是紫砂筋囊器中的代表之作,現藏與南京博物院。

以64根長竹段圍成壺身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浮雕八卦圖,蓋鈕成太極圖,頗有匠心。

壺流、壺把則飾以飛龍形象,底部爲河圖洛書,將易學哲理巧妙地構思於紫砂壺上,制技精美,含意深邃,堪稱紫砂藝術極品。

筋囊器之美,這十把紫砂壺可以說是將其完美道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