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人們熟悉的水、大氣和土壤環境的監測不同,他們專注的是核與輻射監測,江蘇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中心的王利華就是其中的一員。帶着重重疑慮,王利華和同事們立即奔赴戰“核”前線,對來自日本的航班進行檢測。

圖爲王利華工作照。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李茹玉

在環境監測戰線上,活躍着這樣一支隊伍。同人們熟悉的水、大氣和土壤環境的監測不同,他們專注的是核與輻射監測,江蘇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中心的王利華就是其中的一員。

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後,人工放射性核素隨着季風和海水不斷向周邊擴散。核輻射對老百姓的身體健康有無影響?帶着重重疑慮,王利華和同事們立即奔赴戰“核”前線,對來自日本的航班進行檢測。

“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後,很快就出汗了,眼鏡也變得模糊。爬上十多米高的機翼,心裏也有害怕。”但是帶着一份重任,她始終沒有退縮。

高密度的檢測,一做就是整個春天。“輕輕擦拭並不會發現放射性物質,在機頭位置用力擦拭數十次才能完成取樣。”最終,她所在的江蘇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中心按照相關部署和要求圓滿完成了檢測任務。

“出征也好,待命也罷,我時刻準備着。”這句話也是王利華投身環保19年來的真實寫照。

在田灣核電站建設中,爲了建立環境放射性本底數據庫,50斤重的樣本水,她和男同志一樣提在手上,一天搬運七八趟;爲了土壤樣品鍶-90除雜質步驟,她經過數十個不同樣品的多次測試和反覆驗證,只爲尋找改進方法。

“每一個點位,都有我的足跡;每一個數據,都經我手覈實。”核電外圍50公里範圍內設監測點位137個、預警監測站14個,每年監測樣品500個、分析數據4000個、自動監測數據上萬個。只有這些全都經過縝密覈查之後,她才能說出衆人期待的那句話:“核電外圍輻射環境質量保持在本底漲落範圍內。”

輻射環境監測操作步驟繁瑣,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我欣賞過凌晨兩點南京城靜謐的夜空,感受過凌晨3點江東路空無一人的安寧,也走過實驗室凌晨4點的每一個樓層,這樣的生活忙碌且充實。”

在實驗面前,她似乎有些“癡”。但正是憑着這股韌勁,十多年來,她負責起草了國家和江蘇省標準4個,取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8個,參與核與輻射監測科技攻關課題20多個,編寫監測報告2000餘份。

“我從上一輩環保工作者手中接過輻射環境監測的接力棒,我也有義務把它傳承給下一代。”截至目前,王利華培訓指導過的學員已經超過2000人,許多已經成爲所在單位的“多面手”。正是這千千萬萬名“王利華”,有力保障了我國的核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