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3層小樓,簡單但齊全的醫療衛生設施,6名醫務人員和1名衛生院派駐的醫師,這是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樟腳村衛生所的現狀。十幾位村民在這裏排隊等待就醫,他們中大多數是頭髮花白的老人,有的前來進行慢病複診,有的前來接受中醫理療。“以前看病,要去仙遊或塗嶺,現在上面派醫生來這,方便很多。”塗嶺鎮寨後村村民鄭大媽說。

該衛生所負責人吳陽平介紹,該所由福建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和泉港區政府共同出資100萬元建設,購置樟腳村委會300平方米作爲業務用房,由塗嶺鎮衛生院延伸舉辦,通過整合樟腳村、寨後村的鄉村醫生,創建“多村聯辦、鄉鎮管理”的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新模式。服務範圍覆蓋周圍的樟腳村、寨後村、黃田村。

這家衛生所的建設發展,是泉州市“一村一策”盤活基層衛生資源的一個縮影。

區域經濟及人口差異大

基層衛生服務因地制宜

泉州市縣域經濟雖然發達且各縣市均有自己的支柱產業,但沿海和山區經濟差距較大:沿海縣財政收入較高,如晉江市去年達135.2億元;山區縣市較低,永春縣、洛江區分別僅11.83億元、11.7億元。服務常住人口數量也差距較大:縣級服務人口多的超過200萬人,少的僅二三十萬人;鄉鎮級服務人口多的達三四十萬人,少的僅兩三萬人。各地鄉鎮衛生院去年一年門急診量最高達39萬多人次、最低僅3000多人次,業務收入最高達1.7億元、最低僅100萬元左右;一半縣市的村衛生所年收入5萬元左右,但個別地方如晉江市,平均達到20萬元~30萬元,最高達200萬元。

面對這樣的差異,泉州市因地制宜,採取“一村一所”爲主、多種村衛生所建設模式並存的方式發展基層醫療。

“在永春縣湖洋鎮,我們以市級示範村建設爲抓手,縣鄉村三級共建,將鄉村醫生收編到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所;市縣鄉三級財政給予補助,新建村衛生所補助25萬元/所,改擴建補助15萬元/所。”泉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吳達輝介紹,“一村一所”即推行一體化村衛生所建設模式,全面整合原衛生部門設立的村衛生所和計生部門設立的村計生服務室資源,建設標準化村衛生所。同步將村級計生管理員轉型爲人口健康助理員,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而在經濟條件比較好的石獅市蚶江鎮洪窟村,推行的是衛生院分院建設模式,即由縣鄉共擔建設資金,鄉鎮衛生院延伸舉辦。

石獅市衛生健康局醫政醫改股股長周文華介紹,2016年,爲滿足周邊老百姓不斷增長的就醫需求,洪窟村衛生所變更登記爲蚶江鎮衛生院洪窟點分支機構,實施一體化管理。“分院周邊人口密集,服務洪窟、水頭、錦亭3個行政村總人口約2萬人。僅2018年度,分院的門診人次就達到49471人次,業務收入204.66萬元。”

除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外,還有一些人口稀少、地形複雜、醫療衛生資源稀缺的“空白村”。如何解決這些地方老百姓的看病就醫問題?

“我們在塗嶺鎮樟腳村衛生所探索了多村一所的建設模式。”泉州市泉港區副區長謝梓騫說。該區塗嶺鎮的樟腳村、寨後村、黃田村常住人口一共5000多人,分佈半徑約12公里,其中黃田村爲鄉村醫生“空白村”。泉港區對村衛生所資源進行整合,由塗嶺鎮衛生院延伸舉辦,建設樟腳村衛生所,承擔這3個行政村居民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

在德化縣,由於農村居住人口不斷減少,村衛生所診療收入持續減少,難以維持。山區交通不便,農村老人走路3小時~5小時才能到衛生院看病。爲此,德化縣雷鋒鎮推行巡迴醫療模式,由衛生院定期組織醫護人員攜帶基本藥物和常用設備,定地點、定時間、定團隊到各自然村開展巡迴醫療,方便農村留守老人看病。面臨同樣境況的還有南安市石井鎮。從2017年開始,該鎮推行“移動醫院”模式,即鄉鎮衛生院擴大服務半徑,組織多學科醫護人員組成“移動醫院”,在各村提供掛號、繳費、看病、檢查、取藥、報銷等醫院能提供的服務。

個性化配置成效顯著

衛生管理抓標準重投入

個性化配置基層醫療衛生資源帶來了顯著成效。吳達輝介紹,統計表明,泉州市2018年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門急診量達913.52萬人次,比2017年增長30.5%,比2016年增長50.5%;2018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務總收入達285370萬元,比2017年增長17.6%。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門急診量(含村級醫療機構、個體辦醫等)佔比達到53.88%。

“與此同時,個性化配置也增加了我們管理的難度,需要解決服務標準統一的問題。”吳達輝說。對此,泉州市要求,不管是一村一所,還是其他建設模式,都需要按照5個標準進行建設:一是推進公辦性質,村委會無償提供業務用房,縣鄉提供舉辦經費;二是均完成標準化建設,面積達標,設有診療室、注射室、觀察室、藥房、計生服務室等,基本設備達標;三是開通醫保專線,視情況可作爲衛生院內設機構,與衛生院共用醫保普通門診報銷額度;四是服務人口不少於800人;五是衛生院作爲村衛生所管理主體、服務能力提升主體,包括“移動醫院”或巡迴醫療責任主體。

爲了讓基層羣衆儘可能地享受到同質化衛生服務,泉州市政府還設立鄉鎮衛生院發展基金,自2011年連續9年將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提升納入市爲民辦實事項目,每年投入1400萬元~1800萬元資金;設立高學歷補助;較早地推行服務能力較強的鄉鎮衛生院參加二級醫院等級評審,現已有9家鄉鎮衛生院經評審達到二級甲(乙)等醫院等級。設立“空白村”衛生所村醫工資制,自2011年起對“空白村”分別每年補助3萬元~4萬元,用於外聘村衛生所村醫或衛生院派駐醫生的補助,鞏固消除“空白村”成果;市政府出臺政策,同意經考覈合格的鄉村醫生納入衛生院管理,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由縣級財政統一安排養老補助。

隨着城鎮化加劇,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對村衛生所和村醫服務的需求量會逐步下降。對於未來基層衛生的發展問題,吳達輝表示,在確保基本醫療有保障和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的基礎上,重點要放在鄉鎮衛生院建設上,做強鄉鎮衛生院,提升服務能力,建設地段醫院和達到二級醫院等級的中心衛生院、社區試點醫院。同時,要加快基層信息化的應用,明年將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使用績效考覈、統計分析和基本公共衛生等軟件,提升監管水平。

文/ 健康報 徐秉楠 曹政 特約記者 董小杰 呂景佳

編輯/馬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