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說,當前國際關係格局正面臨深刻的利益調整與力量更迭,如何把握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發展建構良好的外部環境,需要恰當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以應對世情變化所帶來的新問題與新挑戰。”(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27頁)推動當前偉大實踐,不能簡單依賴既往經驗,它離不開偉大理論的指導,建設學習型政黨最爲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增強理論學習,不斷提升全黨幹部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2019年第1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講話精神,需要着重處理好三個重大問題。一是需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新時代用好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二是需要用好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新時代實踐中所面臨的新情況與新問題,三是需要建構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武裝全黨頭腦的有效路徑。

一、高度重視新時代用好辯證唯物主義的重大價值與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在迎來重大戰略機遇期的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進行諸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推動新時代實踐的深入發展,必須進一步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更加學透、用好辯證唯物主義這一中國共產黨人的看家本領。

從世情變化的角度來看,需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洞察國際複雜局勢。儘管當前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國際關係格局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與新特點。比如,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推行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趨向不斷增強,局部地區和平問題面臨重大風險與挑戰,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全球治理面臨嚴重赤字與困境。可以說,當前國際關係格局正面臨深刻的利益調整與力量更迭,如何把握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入發展建構良好的外部環境,需要恰當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以應對世情變化所帶來的新問題與新挑戰。例如,當前在應對國際關係新變化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好辯證唯物主義的“兩點論”與“重點論”,既要牢固樹立和平發展作爲國際關係基本矛盾不變的戰略定力,同時也需要高度重視國際關係局部新變化對中國發展所帶來的新挑戰與新要求;在堅持和平發展主題的定力時,也需要着重鍛鍊應對國際複雜變局的柔力。

從國情變化的角度來看,需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化解我國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與新矛盾。當前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發展狀況與挑戰,需要用好辯證唯物主義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從發展的目標與任務角度來看,當前正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已近尾聲,脫貧攻堅任務到了最後收官階段,仍需要全黨同志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加以不懈奮鬥;從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境遇角度來看,當前受國內外複雜形勢的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三期疊加”效應不斷凸顯,推動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仍然面臨嚴峻的考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也提出新的要求。面對上述複雜情況,必須熟練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一方面需要從總體上掌握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做到從整體上能夠把穩方向、把住大局;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紛繁複雜的矛盾中抓住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爲關鍵、最爲核心的主要矛盾、牽住“牛鼻子”。

從黨情變化的角度來看,需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提升黨建的科學化水平。當前,黨的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與新問題。從黨的角色定位角度來看,當前我黨已經由原先革命黨成爲長期執政黨,並且執政所面臨的環境、條件等主客觀因素都具有了較大的變化;從黨的建設所面臨的外部考驗角度來看,黨的建設仍然面臨諸多複雜因素的考驗,如互聯網時代對黨的執政能力與水平提出了全新要求,如何將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轉變爲我們事業發展最大的增量,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善於學習和運用互聯網”;(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6期)從黨的自我建設的角度來看,當前黨中央以辯證發展的科學態度提出了黨的建設的規律問題,即“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麼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麼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頁)提升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必須要以辯證發展的眼光對待黨的建設問題,需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不斷推動黨的偉大自我革命。

二、用好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新時代實踐的新情況與新問題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講話精神,需要自覺主動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指導實踐,不斷提高應對複雜局面、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

正確處理新時代“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物質決定意識的基本原理,意味着我們的思想觀念、理論政策必須緊密地結合具體實際,必須要從當代中國最大的客觀實際出發。當代中國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新時代並沒有改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並沒有改變中國是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第一個“不變”要求必須牢牢從初級階段現實情況出發,堅持以發展爲導向,繼續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第二個“不變”要求必須堅守繼續推動發展的主要任務不動搖,在紛繁複雜的國際政治經濟關係格局中,必須保持“不管風吹浪打、甚似閒庭信步”的戰略定力,進一步推動新時代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最大的變化就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正確處理新時代“變”與“不變”的關係,一方面需要堅持“兩點論”,即“變”與“不變”兩個方面都需要充分注意到,不能偏廢一方;另一方面需要堅持“重點論”,即“不變”是主流,“變”僅僅是階段性部分改變,是“支流”。

樹立新時代科學的矛盾觀。改革開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問題倒逼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以推進。新時代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與新矛盾,在紛繁複雜的矛盾集合體中,必須學會運用唯物辯證法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牛鼻子”,而現階段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一方面,現階段生產力水平已經取得巨大飛躍,已不再是生產供給性不足的“落後社會生產”狀態;另一方面,新時代人民羣衆的需求已不僅僅是單純物質層面的需求,而是有着多元化需求,即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這與現階段發展的相對不平衡、不充分之間存在着深刻矛盾。因此,需要從供給與需求有機結合的角度出發,辯證把握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遷。

樹立科學的改革方法論。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夠沿着正確的方向勝利推進,其中最爲重要一條經驗就是科學處理了改革發展與穩定之間的辯證關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指導下的科學改革方法論,一是要堅持科學的改革方向觀。改革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犯原則性、顛覆性錯誤,必須堅持“有所改”與“有所不改”的原則,即該改的和能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和不能改的堅決不改,必須圍繞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總目標謀劃改革的方向(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求是》2018年第24期);二是堅持“摸着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的結合觀。既要強調敢想、敢闖、敢試的大無畏探索精神,同時也需要加強改革的系統性、協同性和整體性,自覺並及時總結探索過程中的鮮活經驗並上升到系統化理論化高度,不斷強化改革的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從總體上統籌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定型化”與“成熟化”;三是堅持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統一觀。改革開放本身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做出的突破性發展,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覺醒與偉大創造。但解放思想並不是比誰的膽子大、誰邁出的步子大,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在本質上是統一的。

樹立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要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一方面,經過改革開放40年偉大實踐,我們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階段。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成就,已經充分證明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性與內在合理性,充分證明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實踐永無止境,必須不斷推動在實踐創新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目前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新時代的偉大實踐是不斷面向未來、不斷開放着的實踐。因此,當前不可能窮盡關於社會主義規律的一切認識,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與處理都仍處於不斷深化之中。所以,必須保持開放的胸襟,樹立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態度,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走向當代中國、走向21世紀,在中國實踐基礎上建構中國話語、中國理論,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三、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武裝全黨頭腦

用好辯證唯物主義指導新時代偉大實踐,是新時代實踐深入發展所提出的極爲重大且緊迫的問題。

堅決反對懸置、貶低理論指導的事務主義與經驗主義傾向。當前在一些黨員幹部中存在較爲嚴重的事務主義與經驗主義傾向,他們或者整天沉溺於繁瑣的事務中難以脫身,根本無從學習辯證唯物主義、提升理論素養;或者醉心於固有的經驗、照搬既有經驗指導不斷變動的實踐,從根本上輕視科學理論對於實踐的指導意義。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就曾明確指出,“庸俗的事務主義家不是這樣,他們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1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度與廣度,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27頁)推動當前偉大實踐,不能簡單依賴既往經驗,它離不開偉大理論的指導,建設學習型政黨最爲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增強理論學習,不斷提升全黨幹部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水平。

重視原原本本、老老實實地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經典原著與基本原理。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姿態,是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時期不斷實現攻堅克難、推動自我發展的寶貴經驗。“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7頁)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步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應對複雜局面必須要重視理論學習,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進行原原本本、老老實實的學習。“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不能採取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態度。有的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沒讀幾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發表意見,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也有悖於科學精神。”(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頁)全黨幹部只有通過認真學習,才能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才能熟練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精神,才能不斷推動現實實踐活動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順利開展。

注重在具體實踐中用好、用活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不是囫圇吞棗、死記硬背幾條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這是單純“裝點門面”的庸俗工程,而是重在通過系統紮實學習原著、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將其轉化爲廣大黨員幹部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成爲在現實實踐過程中能夠自覺加以應用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寶貴方法。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學習僅僅是手段,最終目的在於科學運用。因此,需要通過系統的學習,來完成哲學思維方法的訓練,提升用好、用活辯證唯物主義的能力。

(作者: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院長助理,江蘇省中國特色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京大學基地副主任)

責任編輯:狄英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