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和珅是乾隆一朝的鉅貪權臣,深得乾隆皇帝寵信。和珅不僅利用職務之便斂財,還親自經商,名下有多家當鋪和銀號,甚至與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還有商業往來。和珅如此貪婪,難道乾隆皇帝不知道嗎?其實,不止皇上,滿朝文武都對和珅的行徑瞭然於胸。

和珅不光會賺錢,也會花錢,和珅從各部衙門、地方商賈身上撈到錢以後,自然會先敬獻皇上。乾隆晚年好大喜功,六下江南,以致國庫空虛,如果不是和珅從中斡旋,哪有乾隆的安逸晚年呢?所以,儘管和珅大肆撈錢,乾隆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和珅個人能力強,對皇上忠心耿耿,貪錢的度也把握得恰到好處,絕不越過底線,所以深得乾隆歡心。

和珅深知身家性命繫於乾隆一身,但自己比乾隆小了40歲,一旦乾隆駕崩,自己的好日子只怕也到了頭。於是,和珅趁乾隆寵信之際,請了一道密旨,作爲自己的護身符。

這道密旨一直由和珅供奉,從未打開過。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駕崩,嘉慶皇帝立刻拿和珅問罪。

嘉慶帝命人查抄和珅家產,包括房產店鋪、金銀珠寶、珍奇古玩,高達11億兩白銀。當時大清國庫一年的收入也僅僅7000萬兩白銀,和珅個人的家產,竟相當於國庫15年的收入。

正因如此,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和珅跌倒,嘉慶喫飽。

和珅眼看命在旦夕,立刻讓人拿出乾隆密旨,這是他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當密旨打開,和珅卻傻了眼,因爲上面只寫了三個字:留全屍。

和珅此刻才明白,這一切都在乾隆皇帝的預料之中,自己斂財無數,最後也不過是皇室的一枚棋子而已。

正月十五,明月皎潔,和珅自知死期將至,回首此生,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獄中對月》詩:夜色明如許,嗟餘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捱曉,牆高不見春。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餘生料無幾,空負九理仁。

和珅,這個世界首富,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一生,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傳說,也留下了無數警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