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如果要老人來家裏帶孩子,老人家自有他們的帶娃主張,且很多老思想是和科學育兒衝突的,不得不讓寶媽面臨,如何和平地糾正老人帶娃老觀念的問題。實際上,老人帶孩子出現和自己育兒理念衝突的問題,是可以預期的,畢竟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有不同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現代的寶媽們有一種進退兩難的窘境,叫做"老人帶孩子",沒有老人帶孩子,自己的精力被孩子糾纏,無法騰出手工作,家庭生活壓力變大。而如果要老人來家裏帶孩子,老人家自有他們的帶娃主張,且很多老思想是和科學育兒衝突的,不得不讓寶媽面臨,如何和平地糾正老人帶娃老觀念的問題。

奶奶喝掉奶瓶剩下的奶

我是個會計,月子之後就回到了工作崗位,非常辛苦。爲了讓孩子得到有效照顧,把離家更近的鄉下奶奶接了過來,希望能好好帶孩子。

事實上,親奶奶疼愛下一輩的心,確實真誠得讓人感動。有時候,因爲我們夫妻工作太晚太累,新出生的娃由奶奶帶着過夜,晚上孩子鬧夜,都是奶奶悄悄起來照顧孩子,熬了一段時間,白頭髮蹭蹭長出來,讓家人欽佩又心疼。

直到有天晚上小邱起夜,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那天我起夜走到客廳,正巧遇到孩子奶奶喂完孩子走出房間,同時奶奶嘬着奶嘴,用奶瓶喝奶,不難判斷,奶奶是在喝剩下的奶,但奶奶直接用奶瓶,把我一下就驚醒了。

我說,奶奶你怎麼能直接用孩子的奶瓶呢?

奶奶說,有什麼關係,我都好好洗過,後面也消毒了,又不是讓你孩子喝我喝剩下的。

我接着說,實在不想浪費奶,可以倒出來喝啊……

奶奶說,大晚上的,我就不能少洗個碗嗎?有什麼好嫌棄的。

說完,奶奶帶着委屈進廚房洗奶瓶去了。

後來,這件事變得越來越不可收拾,奶奶覺得小邱就是嫌棄她,這個娃帶不好了,作爲一個辛苦工作的寶媽,只好執意把奶奶送回鄉下。

育兒老思想何時革新

我們可以理解老人幫忙帶孩子的辛苦,也能接受部分無法調和的老人的育兒老思想。但是,過於執拗地用老思想育兒,不願意接受思想上的革新,勢必造成家庭矛盾和育兒衝突。

以我家的事爲例,老人的想法裏,我是在孩子喝奶後,喝殘餘的奶,避免浪費,而且我會對奶瓶進行消毒處理,大晚上的少洗個倒騰的碗碟,怎麼就不能喝了?

這就是典型的老思想作祟,孩子畢竟嬌嫩,消毒也有沒消毒到的概率,甚至有消毒死角,都會潛伏下一些隱患,老人由於身體在走下坡路,有些細菌病毒往往會糾纏在身。

萬一傳給了孩子,這件事就很麻煩了。

與其和家人爭執,不如從革新自己的思想開始,調整自己的做事方式,這樣既能保證安全,又能讓所有人都舒心。

對老人自身來說,也能享受天倫之樂,讓自己更加樂觀,又何樂不爲?

如何引導老人協助育兒?

實際上,老人帶孩子出現和自己育兒理念衝突的問題,是可以預期的,畢竟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有不同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

當發生矛盾的時候,就把責任全推給老人,甚至把老人趕回老家,搞得一家人面子裏子都過不去,實在也是沒有必要。

有效地對老人帶孩子觀念進行引導,讓老人服氣,讓孩子保險,讓自己騰出更多精力,纔是多贏局面,那麼怎麼做得到呢?

第一,給老人打"預防針"

很多交流可以做在前面,家庭需要有一定的責任意識和追責方式,備孕的時候,就要說好帶娃的具體方案,以及調整方式,給老人打好育兒"預防針",這樣在出現問題的時候,知道聽誰的。

第二,提前讓老人蔘與"學習"

很多寶媽寶爸,買了很多育兒書,悶頭在家裏看,自己育兒是新手,但對老人的老手又指指點點,想想就知道誰也不會高興。那麼,讓老人提前參與到育兒的"學習"中,把先進的育兒理念灌輸給他們,是不是可以避免事後諸葛亮的互相抨擊?

第三,給老人多一些理解

老人帶孩子,不會害了孩子的,即便是發現了老人帶孩子的問題,也不需要小題大做,反而應該多一些耐心,給老人多一些理解,讓彼此更能互體諒,全心全意投入到保護整個家庭中去。

往小了說,是"隔代"育兒問題,往大了說其實是家庭中人和人之間溝通交往的問題,彼此以誠相待,才能解決問題,單方面居高臨下地處理一定會讓家庭喫虧。

我是蔓德育兒,一位5歲孩子媽媽,堅持向大家提供優質育兒經驗分享,歡迎朋友們點贊、評論和分享,讓更多的朋友在育兒的問題上,輕鬆以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