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媽媽跟我一樣,在孩子沒出生時就關注各種名人推薦的兒童書單,還認真做筆記,一套一套的繪本做對比和分析,然後再精選出來等平臺做活動的時候買回家。

知名年輕作家馬伯庸自己很愛書,也很樂意帶孩子一起看書,他每年年末都會寫一份兒童書單,談談這一年自己覺得不錯、或是孩子很喜歡的繪本和書籍。我很喜歡看他推薦的書單,往往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可去年年底他在書單中提到,雖然孩子每年還是會看一定數量的書籍,可相比起看書這件事,孩子現在竟然更願意看手機玩遊戲,全然不像小時候那樣,表現出對書本的絕對渴望。

爲什麼會演變成這樣的情況呢?培養出來的閱讀興趣可能是假的

我從孩子1歲時開始帶他看繪本,到現在也快4年了。根據我自己的感受來看,許多孩子在2-3歲時,會表現出"假閱讀興趣",到孩子四五歲時,很有可能變得連書都不想碰了。

我自己分析有兩點原因:

其一,3歲以前的孩子,不是對書本更有興趣,而是對任何事情都有興趣。

孩子1-3歲這個階段,我認爲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因爲這個時候的孩子很單純,接觸到的世界還非常有限,對什麼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

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經常能帶着孩子看繪本,堅持每晚睡覺之前讀繪本,孩子會把它當成一個程序,形成生活習慣。

可是,孩子每天要聽父母念繪本,不是對書本有興趣,一方面是因爲形成了習慣,另一方面是這個時候他對任何事都有興趣。假如讓孩子每天睡覺前唱首歌,孩子一樣也會養成睡前唱歌的習慣。

說白了,這樣培養的起來僅僅只是閱讀習慣,而不是真正的閱讀興趣。

其二,手機電視呈現內容的方式,確實比書本更豐富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河森堡曾經感嘆,因爲工作上的要求,原本需要寫一份兒童玩遊戲負面影響的文章,可沒想到越研究越發現:現在的遊戲真的太吸引人了,不僅畫面製作精美,故事還特別豐富,文化背景也十分考究,他一個成年人都不知不覺入了迷,開玩笑來一句"有了這樣高質量的遊戲,誰還想看書啊!"

不可否認,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視電腦,現代的電子產品能用更有趣的方式呈現更豐富的內容,比看起枯燥的書本來說容易太多了。

一旦孩子成長到可以自己辨別的時候,自然就會覺得看電視玩手機電腦更有意思了。

可是,現代科技的進步不是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也並不過時。在時代的背景下,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真正的閱讀興趣呢?

首先,看繪本不僅僅是"念繪本"

大多數父母帶孩子看繪本,都是照着繪本上的字,一字一字的讀。其實這樣看繪本的方式就像走馬觀花一樣,領略不到繪本的精髓。

繪本最精彩的地方不在字,而是在畫。我們應該儘可能讓孩子自己去感受畫的內容。有的經典繪本是繪畫大師所做,畫面還有適合兒童的藝術和美感。

其次,父母做出閱讀榜樣

陪孩子閱讀繪本,有一種"我都是爲了你"的單方面付出感,感動了父母自己,卻給了孩子壓力。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父母如果自己就很愛看書,常常沉浸在書本里,生活在一起的孩子自然就會好奇書本的魅力。

最後,多交流,鼓勵孩子說自己的想法

孩子長大了以後,很有可能都會對電子產品有興趣,這是無法逃避的時代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乾脆就不要逃避,承認電子產品的吸引力,但也不要就此破罐子破摔,放任孩子對書本提不起興趣。

只要發現看書真的能解決許多問題,真的也能找到與電子產品不一樣的體驗感,孩子還是會拿起書本的。這就需要父母善於和孩子交流。

不妨自然地找一些時機,和孩子談談各自讀書的感受。

一方面,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孩子更願意談遊戲的有趣也無妨;另一方面,多在這種時候向孩子傳達讀書的好處,例如"爸爸這段時間看過什麼書,又知道了什麼以前不懂的事情,感覺好有意思"。

父母長期不懈堅持,通過自己的榜樣作用以及分享交流,孩子自然會慢慢知道,書本也有書本的好處,發現不一樣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