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奶奶可能一點都沒有意識到,她正在把"被害人心理",傳遞給了孩子。顯然,是奶奶產生的被害人心理,讓她優先以爲老師是針對性"整"自家孩子了。

有一次奶奶接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一直悶悶不樂。

喫飯時看到一桌的菜,奶奶終於忍不住了說:"不知道幼兒園的張老師,是不是不喜歡我們寶寶?我看見今天下午喫點心的時間,她把我家寶寶盤子裏的一塊小蛋糕,給了隔壁那個小男孩。都是交的同樣的餐費,人家孩子喫3塊蛋糕,我家孩子只喫到一塊,太讓人生氣了!"

奶奶爲了能多觀察下孫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每天會特地早點在校園門口等着。孩子班級教室剛好在校門口旁邊,奶奶輕而易舉可以看到教室裏的一舉一動。沒想到老師的這一個動作,讓奶奶盡收眼底。

我一聽奶奶的口氣,頓時覺得不妙。我當時輕輕咳了一聲,希望能攔住,沒想到奶奶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老師對我們家寶寶不公平,我還不能說一句了?"

先不說事情的來龍去脈到底是怎麼回事,可奶奶氣呼呼的樣子已經被孩子注意到了。奶奶可能一點都沒有意識到,她正在把"被害人心理",傳遞給了孩子。

"被害人心理"就是在分析問題時,習慣性地認爲別人在故意"害"自己,優先考慮是別人針對自己。

後來我找老師瞭解了下情況,老師解釋道,通常每天下午給孩子一人準備兩塊糕點,可是我家孩子不喜歡喫堅果口味,每次都喫不完浪費了,老師觀察到這個情況,纔將他沒喫完的堅果勻給了另外很喜歡喫堅果的男孩。

老師或許在分配上存在一點點主觀意識,但起心絕不是偏袒那個小朋友,更沒有故意要針對誰的意思。顯然,是奶奶產生的被害人心理,讓她優先以爲老師是針對性"整"自家孩子了。

"都是桌子的錯,把我寶寶撞疼了"

明明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卻怪"是桌子的錯,把我寶寶撞疼了";

明明小朋友之間很常見爭執,卻會特別強調"那個孩子太霸道,以後別跟他玩";

明明是正常的調動座位,卻說"老師怎麼把你調到這麼靠後?我就說現在老師都很勢力,不送點東西就對我們孩子不好"……

由於"隔代親"的強大作用,這種心理特別容易在隔代育兒中出現。哪怕只是個誤會,祖輩們也特別容易產生負面情緒,還會當面傳遞給孩子。

長期被家長這樣嘮叨的孩子,心理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看問題也同樣是帶着"別人是不是在故意害我"的疑心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從這種思維中學習到——"我要如何去怪罪別人。"

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因此交不到真心朋友,或者是與同樣"小肚雞腸"的人聚在一起,最終影響正常的人際交往。

若是家中有老人總是帶着被害人心理,甚至有的父母也用這樣的思維去考慮問題,這難道不是毀了孩子的將來嗎?

多給孩子傳遞正能量

現在非常流行說要傳遞正能量。說多了,可能很多人會嗤之以鼻,覺得都是"雞湯"。

可是,如果不能給孩子做一個樂觀積極的榜樣,孩子的未來就會被蒙上一層陰影。所以無論如何,父母應該避免孩子受到被害人心理的影響。

有人可能會問,跟婆婆據理力爭,不會影響家庭氛圍嗎?

其實和老人溝通,與孩子溝通是一回事,都需要更多的耐心,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慢慢感染。想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覺得和老人達成一致是不可做到的事情了。

和老人溝通,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第一,清楚自己內心的原則。

首先我們要明白,有哪些是原則和底線,例如決不能讓孩子受到被害人心理的負面影響,這樣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老人,都是有害無益的。

第二,多讓爸爸去斡旋。

婆媳之間的溝通,總不如母子、夫妻之間順暢。如果怕說太多讓婆婆心生間隙,媽媽可以先把道理和爸爸講清楚,讓爸爸和自己站到統一戰線上來,真正接受自己的育兒觀念,就好溝通得多了。

第三,瞭解清楚真實情況,切莫賭氣。

有些人既有受害人心理,又不願意或者說是不敢去溝通了解事情的真實情況,於是把氣憋在心裏亂想,這其實是賭氣的行爲,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

理智的媽媽不如去了解一下真實情況,然後把情況告訴給老人,不要讓誤會越變越大。

家庭裏的成員之間也是如此,有想法有話,當面溝通好,瞭解各自的真實想法,切莫總是覺得就是婆婆有問題,媳婦故意和自己過不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賭氣行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