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在講到順治皇帝還在時,康熙生母佟佳氏與董鄂妃爲爭奪皇寵而爭風喫醋。從歷史記載看,康熙生母佟佳氏雖然爲順治誕下一子,但她並不受寵、地位也不高,因爲當時順治的心思幾乎全放在了董鄂妃的身上。

作者:金滿樓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在講到順治皇帝還在時,康熙生母佟佳氏與董鄂妃爲爭奪皇寵而爭風喫醋。最終,以佟佳氏的勝出而告終。

那麼,歷史上的佟佳氏、康熙的生母是否真的如此呢?這個恐怕和電視劇的劇情有很大的區別。

從歷史記載看,康熙生母佟佳氏雖然爲順治誕下一子,但她並不受寵、地位也不高,因爲當時順治的心思幾乎全放在了董鄂妃的身上。

而在董鄂妃因病去世後,順治爲之悲痛萬分,由此天花侵襲,很快就告駕崩。

對於童年的這段往事,康熙在很多年以後(康熙五十九年末,1720年),他在回憶自己的早年曆史時,都一直不能釋懷,其不無遺憾地表示:

“世祖章皇帝因朕年幼時未經出痘,令保姆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此朕六十年來抱歉之處。”

按清制,皇子、皇女出生後,概由乳母、保姆撫育,其生母亦不常見,而玄燁在兩三歲時因爲避痘而被寄養在紫禁城外的一座府邸(雍正繼位後改稱福佑寺)。

因此,他與親生父母的相見機會就更少了。

大約在順治十六年(1659年)後,已出過天花的玄燁才得以返回皇宮。然而,由於當時順治獨寵董鄂妃,對於玄燁及其生母佟佳氏並不甚關注,其童年受到冷落也就在所難免了。

從以上這段記述可以看出,對於未能充分感受生身父母之愛的童年遺憾,時已暮年的康熙仍難以釋懷。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開篇中,編劇設計了一段康熙生母佟佳氏與董鄂妃爭寵的情節。

但可惜的是,佟佳氏雖然有幸當上了皇太后,但又沒有享福的命。在康熙繼位僅兩個月後,佟佳氏即告離世。

電視劇中,孝莊太后稱康熙生母爲其同族的博爾濟吉特氏,這個當屬錯用。

事實上,康熙生母佟佳氏的先祖究竟算漢人還是滿人雖然有爭議,但顯然不是來自孝莊太后的母族。

從歷史脈絡看,佟佳氏的祖父佟養真原是女真人,後來投靠明朝而定居撫順,滿洲興起時佟養真與堂弟佟養性一起率族人投奔了努爾哈赤。

或許因爲漢化太久,佟養真與佟養性均授漢軍官職,直到佟佳氏被諡“孝康章皇后”之後,其母族才被抬旗入滿洲鑲黃旗。

從歷史上看,佟佳氏生前並不受寵,地位也不高,不過她很幸運的在順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生下了皇三子玄燁(景仁宮)。

不過,因爲避痘和皇子撫養制度的緣故,幼年玄燁與生母的接觸並不多,直到玄燁即位,佟佳氏與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並稱兩宮皇太后,康熙與生母的關係這才緊密了起來。

然而,如孝莊太后所言,佟佳氏也實在是沒福之人。

僅僅過了兩年時間,佟佳氏即在康熙二年(1663年)二月撒手人寰,年僅24歲。

佟佳氏患病期間,年僅10歲的康熙在其身邊“朝夕虔侍,親嘗湯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以致“寢膳俱忘”。輔臣近侍等見其“聖容清減”而請“節勞少休”,康熙不允。

不久,佟佳氏去世,康熙“擗踊哀號,水漿不御,哭無停聲,近侍無不感泣。”

以上記載見於康熙朝實錄,其中或許有誇大的地方,但對於一個驟失生母的10歲孩子來說,其中的悲痛也是可以理解的。

據康熙後來的回憶,他對生母並未有太多的感觸,因爲年齡小,印象也不深,偶爾見到生母,也只是從她黯然的眼神中看到無限的憂傷。

只有在他繼承大統後,母子倆才能毫無障礙地相見。皇宮森嚴,就是如此。

然而,十分可惜的是,命運對於佟佳氏十分不公,正當母子感情處於上升階段時,她還沒來得及享受僅有的一點天倫之樂即邃然離世。

佟佳氏升爲皇太后時,孝莊太后實際成爲太皇太后,對於康熙來說,後者纔是他生命中最爲重要的引路人和感情的寄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