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与上个月相比,10月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经销商的期待,压力依旧很大,“金九不金,银十难银”。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19年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4%,环比上升3.8%。

10月份,豪华品牌与合资品牌库存指数上升,自主品牌下降,10月汽车消费指数低至67.7%,潜在需求不足,年末两个月车市以价换量仍是主旋律。

文|郭少丹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19年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4%,环比上升3.8%。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经销商压力较大。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与上个月相比,10月市场表现并没有达到经销商的期待,压力依旧很大,“金九不金,银十难银”。而11月临近年底,厂家和经销商为完成全年任务将加大促销力度,预计11月销量会略好于10月。

10月自主品牌库存指数下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9月各地车展及季度末经销商冲量等营销活动透支了一部分市场需求;十一国庆节期间消费者外出游玩,经销商集客量有所下滑;北方地区进入农忙时节,农村消费者到店量下降,且今年部分地区粮食欠收,农村消费者购车需求被抑制。另外,11月一些地区将举办大型车展,厂家与经销商促销力度加大,导致消费者持观望态度。

调查显示,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为62.3%,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整体来看,10月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经营状况指数均出现环比下降,压力加大。

从区域库存预警指数情况看,10月,除甘肃、贵州、陕西、四川、新疆、云南、重庆、宁夏、青海、西藏等西部省份环比略有下降,其他区域均环比上升。其中,北京、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北部省份指数为64.1%;安徽、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等东部省份指数为62.2%,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南部省份指数为65.3%,西区指数为59.4%。

从品牌分类看,10月进口&豪华品牌、合资品牌库存预警指数分别为63.7%、62.3%,均环比上调,而自主品牌出现环比下降为60.01%。

郎学红分析,10月自主品牌中,长城、吉利、荣威等主流自主品牌样本量较多,边缘品牌样本量偏少,使整个自主品牌数据表现较好。

“整个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调整,淘汰赛、洗牌已经开始了。”郎学红指出。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山东一家合资品牌汽车经销商集团负责人多次表示过,消费端积极性不连续,市场活跃气氛不足。

后两个月车市以价换量仍是主旋律

促销、低报价是当下汽车经销商行业快速走量的惯用手段,甚至新车刚上市没多久便降价出售,即便这样,消费者积极性也未达预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10月汽车消费指数为67.7%,水平较低,市场潜在需求不足。

终端市场的压力也直接反映在整车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1日~27日我国乘用车零售数据同比下降15%,增速低于9月。盖世汽车研究院同时预测,10月国内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将会出现8%左右的同比下滑。

接下来,市场需求情况会怎么样?郎学红预测,市场需求或出现平稳趋势。

“从最后一个季度一直到明年春节前,优质车型、相对低价格的车型都是畅销车,春节前效应从11月份开始体现,12月会更突出。”郎学红表示。

据记者了解,各主流车企的三季度财报已陆续发布,总体来看不太理想。本报记者近日梳理国内20余家车企资料发现,与年初相对高调的销量目标相比,前三季度仅5家车企销量目标完成率超70%,超过半数车企完成率不及六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计,11月汽车厂商与经销商开始冲量,终端销售打折促销活动较多,月中大型车展会促进集客以及销量,消费者实际购买意愿或略有上升。

接下来两个月,整车企冲刺年目标承压不小,而这种压力将循环传导给下游经销商身上。

郎学红表示,主机厂家冲量意味着经销商日子很难,经销商以价换量还会是四季度的主旋律。并预测,11月市场销量或会徘徊在150万辆,12月有可能突破200万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给出建议,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库存水平,以防库存压力过大,导致经营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