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黃埔系出身,是日軍在雁門關外頭疼的勁敵,最後成爲開國上將

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很多國共將領都曾經在那裏進行深造,這些軍官在後面的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都用自己的方式改變着戰場時局的變化。

他們終將成爲歷史的一分子,成爲書寫歷史的一員。

今天要說的這位共產黨高級將領在1926年時考入黃埔五期,1927年時加入中國共產黨。長征後先後擔任紅30軍,紅28軍軍長。在抗日戰爭初期,任120師358旅716團團長以及第四縱隊司令。

其在晉西北同日僞作戰時,先後擊毀三百餘輛汽車,殲滅日軍2000餘人,多次擊退日軍的掃蕩進攻,給予日軍沉痛的打擊,可謂令日軍頭疼至極。

解放戰爭後先後任職山東野戰軍參謀長,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並在後來任三野第九兵團司令率部渡江。

建國後也率部入朝作戰,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1955年大授銜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其後,長期在軍事科學院工作,後來也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輯,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的編輯。

1991年,於84歲高齡在上海病逝。

回看老將軍的一生,是爲了祖國和人民奮鬥的一生,雖然革命工作充滿危險,在當時看來未來也極具不確定性,但他們仍然以堅定不移的意志堅持着自己的馬克思信仰,最後堅持到看見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

而在新中國成立後,他們依然堅守崗位,或許不在熟悉的地方,或許轉入幕後,但他們依舊堅持着自己的信仰,堅持着爲了祖國的富強和人民幸福生活而貢獻者自己人生的最後一絲氣力,他們計較的不是個人的得失,而是祖國的需要。

今年是建國70週年,新中國成立前的鬥爭歲月中,從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湧現了一大批前仆後繼,爲了新中國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他們的功績必將被歷史銘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