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我們土生土長中國人的種族優勢是很~會~喫~

  

  hi,大家好,今天要聊一部2012年BBC出品的美食紀錄片《中國美食之旅》。

  這部紀錄片由兩個華裔主廚視角來觀察中國,走了北京、成都兩大美食城市,還去了少數民族風味的雲南、新疆,最後回到他們的祖籍廣東和臺灣,頗有一番“衣錦還鄉”的成就感。

  我本來以爲,兩大華人主廚會喫遍中國道地美食,因爲他們一個是在美國唐人街長大的廣東人後裔,一個是在英國長大的臺灣人後裔,而且又在國外教老外做中餐,一定會比普通的外國人視角更能理解中國美食的精妙。

  誰知道,第一集他們去喫北京,我就整個傻眼!

  王府井,那是專門爲外國人遊客準備的小喫一條街,景點不是不好,可價格那麼貴,普通人誰會去那兒喫呢?

  還有創意菜大董,我們都知道那家餐廳一般都是帶外國友人喫的館子,味道先不提,擺盤絕對是老外喜歡的款式。

  畢竟ins曬照超好看嘛~

  他們還去了北京郊區的爨底下村,不過,那裏多少年前就只有農家樂了,跟所有旅遊景點都一樣,有點兒給遊客表演的性質。

  北京真正好喫的基本都是小髒館兒。裝修得富麗堂皇的大酒店,當然也有美味,只不過基本是融合菜、創意菜,並非他們想要尋根的“土生土長中國美食”。

  這兩位英國中餐大廚,喫個蠍子都要心理鬥爭一番。呃,喫蟲子是中餐基本中的基本呀,後面還有豬腦、兔頭呢,果然是英國女生,只不過長成黃種人的樣子罷了。

  嗯,一句話總結,這就是兩個香蕉人的被坑美食之旅。

  他們去普通家庭裏喫飯,也要給主人家露一手,一羣人圍觀,難免有些表情管理不到位的,會被拍到這樣的表情

  當然,大家還是會客氣地稱讚他們做得好喫,但總有幾個愛瞎說實話的主兒,沒把“中國式客氣”貫徹到底

  比如雲南少數民族老奶奶

  還有對美食極爲講究的四川人

  他們老家親戚說得好,有點“中西混搭的感覺”

  就是呀!老外喫的那根本就不是中餐啊~

  最近看日本綜藝《人類觀察》,在高級餐廳端上一盤精緻的食物,但食材其實是常見的便利食物。大多數人在高級餐廳的環境氣氛下,會大讚“真好喫!”,嘗不出來有啥異樣。

  主持人們在演播室也試喫了,說喫不出是泡麪

  只有一個在日生活了十年的中國小姐姐,立刻說,這不是日清的杯面嘛?雞肉味兒的!

  就算同行的朋友說,這裏不可能端上來杯面吧?也沒能忽悠到堅定的華人姐姐。

  我們中國人對美食,有天生的種族優勢!

  不過,海外華僑華人普遍都有文化認同的問題。

  尤其是從小在國外長大,跟別人不一樣被圍觀那都是普通的,經常是被欺負和被無視,所以他們從小就討厭自己的中國人身份。

  直到長大了才漸漸發現,對中國的印象一早就存在於外婆媽媽的飯菜裏,中餐是連接他們和中國的紐帶。

  等到了接近中老年時,“落葉歸根”、“認祖歸宗”的觀念就越來越強烈——你是誰,你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

  在外國,他們是中國人;在中國,人們又覺得他們是老外,永遠在夾縫中尋找自我,永遠在東西方文化碰撞。

  好處就是,他們可以把不那麼道地的“中國飲食文化”介紹給更老外的老外,誰讓我們是個見面就問“喫了沒”的超愛喫大國呢。

  不過,他們做的中餐,我就“謝謝,不用了”,老外可能覺得挺好,但我們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還是對美食更有追求~

  

  板凳兒姐姐李慢慢

  中國人超會喫

  

  點擊可回顧近期精選哦:

  你總以爲日子很長,有些事可以慢慢做|每天回家都會看到我老婆在裝死

  這是我向往的生活——把日子過成詩,觀中國美術館“豐子愷的藝術世界”|慢慢逛展記

  米飯殺手駕到!不用油的古法紅燒肉,喫完纔有力氣買買買呀~|慢慢的快手小食堂

  不想穿爛大街的“全員惡人”?在歷史裏找找靈感吧|穿在身上的中國

  沒人逼迫,不功利,爲興趣而生的熱愛,這才叫夢想|閃光少女

  金秋的故宮最舒服了!最近故宮什麼值得看?順便逛御花園|慢慢逛展記

  還能在哪看到我:新浪博客、微博、知乎、豆瓣、今日頭條、uc大魚、網易新聞、一點資訊等

  ps,小敦敦有自己的抖音賬號啦,歡迎來“dunduntu0521”看兔兔日常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