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墓志铭的好奇心,大概源于一个人在生命终结时如何总结自己的人生。所剩时间无几,长篇大论饶舌的机会没有了,你只有留下只言片语的机会,你会说些什么?现在能流传下来的墓志铭有很多种,很多名人的墓志铭比较省事,可以直接从他们的著作中摘取名言警句,比如马克思的墓碑上就是他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世界,而问题在于如何改变世界。”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墓志铭选取了她的小说《海浪》中的句子:“死亡就是敌人。我要纵深扑向你,绝不认输,永不屈服,哦,死亡!惊涛拍岸。”

这是一种偷懒型的墓志铭,展现不出来一个人在生命终结时的精神和生活状态。英国学者萨缪尔·法努斯搜集了各式各样的墓志铭,编了一本小书叫《墓志铭图书馆》。读完你会发现,人对自己的一生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认识和总结,这些都可以从墓志铭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人们撰写墓志铭的目的确实有很多种,有的是单纯记录人的一生,有的是为了记录逝者的态度,有的是为了安慰逝者的亲人,有的是为了表达对“来世”的肯定或者否定,有的是对逝者的赞扬或者谴责,有的是为了劝诫生者。干脆这样说吧,生者的世界中,每人每天都有无数稀奇古怪的想法,更别说说千千万万的人类,可想而知,当墓志铭可以看作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发言,自然何种稀奇古怪的言论都会有。

法努斯特意提到,撰写墓志铭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其说是为了纪念,倒不如说是为了表演。《墓志铭图书馆》有一章叫“奇异,哥特,古怪,荒诞”,就是特意搜集了这个门类,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墓志铭,寥寥几句就能展现出很多故事,比如有位1793年7月27日去世的罗伯特,活了63岁,他的墓志铭是:“我躺在圣坛门边,因为我兜里没钱,越往里面躺你付得越多,但我躺在这儿跟他们一样暖和。”一位娶了两位妻子的人去世了,大概这是他生前最得意的事情,所以他的墓志铭是:“死亡让我占尽了优势,你要是有两个老婆,也快点躺下加入我吧。”一对夫妇都是老烟鬼,他们的碑文是:“老约翰抽了一辈子,他的妻子也同样如此,现在不用怀疑,他们的烟斗已不在手里,有人曾说得正儿八经,生命不过是一支烟而已,即便你活到了七老八十,无外乎吞云吐雾这点事。”两口活得挺通透。

《墓志铭图书馆》中搜集的墓志铭范围非常广泛,囊括了古希腊时期至21世纪的各种文字,法努斯除了用心将其归类分为几个主题外,更对不同时期的墓志铭的历史和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墓志铭的内容和形式,在几个世纪中间都有不同的演变。比如中世纪的墓碑上文字通常都很简单,往往包含祈祷逝者灵魂的文字,还有宗教性质的图像,以及让人们准备迎接死神的警告等等。到了17世纪到18世纪,墓志铭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开始兴盛,很多学者做了很多搜集和创作,导致了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有趣、无厘头、轻松诙谐的文字,当然也有很多字字珠玑,发人深省的东西。然而到了19世纪,墓志铭变成了很多道德说教性的文字,对宗教的热忱也多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墓志铭大都是冗长、絮叨,主要讲述逝者辛劳的一生,对善恶的期待等等。

20世纪的墓志铭就相对简单多了,一般倾向于记录一些简单明了的事实,比如逝者的姓名年月日,有的会留下一两句话,或者一些简短的情感抒发。所以有人觉得我们这个时代人似乎丧失了艺术感,干巴巴的数字写在墓碑上,让人觉得这辈子好像白过了一样。不过,偶尔也能发现有趣的,比如美国诗人罗伯特·李·弗罗斯特的墓志铭让我非常喜欢,虽然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我与这个世界有过恋人般的争吵。”歌手约翰·列侬的墓志铭更简短,他的代表作,放在墓碑上显得意味深长:“想象。”

现代的墓志铭形式更多样也更随便,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墓志铭的意义也有所改变,人们不用直接去墓地观看和搜集,直接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很多图片,这不带改变了我们搜集墓志铭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解读和理解的目的。现在的墓志铭少了很沉重的意味,反而更多接近了一种娱乐形式。所以,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不妨放开心态,将其看成一本文学读物,通过几行文字的线索,慢慢在脑中虚构一个人的一生,这大概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创作。正如法努斯所言,墓志铭蕴含着令人动容的力量,我们能从中品读到自己与之相似的经历,以及对其人性本质要素的刻画,反省自己的心态,映鉴自己的人生,也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