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乎曰: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以如此激烈的變革輝映漫長的歷史。

大爭之世動盪的不止時代,渺小的個人也在命運的輪盤上起伏,書寫下悽美的篇章。即便結局不是太完美,終究不負命運的恩賜。

一、

公元前361年,春寒料峭的夜晚。

魏國丞相府沒有往日的忙碌,氣氛有些緊張。來往的僕人輕手輕腳的匆匆而過,生怕打擾到丞相公叔痤養病。

“吱呀......”硃紅色的大門打開一條縫,一個威武的身影走進來。他是魏王,來看“王的男人。”

手臂粗的牛油燈,照亮兩個男人粗糙的臉龐:

“我有個學生叫衛鞅,可以接我的班。”

“此人有何著作?幾級職稱?哪裏畢業?”

“王,他雖然年輕,但是才氣側漏。”

“哦.....哦.....”

公叔痤的時間不多了,他想推薦衛鞅接任魏國丞相,可當話說出口就知道沒戲了,魏王的表情說明了一切。

“如果不能用就殺掉吧,省的讓別人挖牆角。”

那張威武的臉沒有任何表情,一張口就是客套話:“好好養病,將來一起看晚霞。”

一般來說,領導去看望老幹部是流程。不做是肯定不行的,當真了也是不行的。魏王再次走出丞相府的時候,不禁嘴角一翹:

“好端端一個人,怎麼說瘋就瘋了呢?”

公叔痤想死的心都有了。衛鞅都不能進朝廷,那我都多搓啊?

二、

當時的魏國是天下第一大國,GDP總量相當於其他各國的總和,又仗着兵強馬壯,經常插手其他國家的內政,號稱“世界警察。”

這樣強大的國家,會啓用一個沒資歷的年輕人當丞相?顯然不太可能。

可衛鞅的運氣真的爆棚了,他看到了一個來自西部貧困山區的機會,於是主動遞交了申請書:“爲西部大開發奮鬥終身。”

那個地方,叫秦國。

當時的秦國屬於老少邊窮的地方,關東國家都看不起他們,“以夷狄遇之,擯斥之,不得與中國會盟。”

秦國人往身邊一站,能抖出二兩沙子,還渾身散發着羊羶味,就像現在的阿拉伯人一樣,感覺全世界都拋棄了自己。

秦國老闆嬴渠梁看着別人動不動就搞個大新聞,羨慕的兩眼發紅,他對着一盆燉羊肉發誓:“我也要上頭條,霸佔刷屏榜。”

頭條豈是那麼容易上的?

公元前4世紀什麼最貴?當然是人才啊。嬴渠梁向全世界的人才發出offer:“來吧來吧來吧,一起跳舞......努力工作可以升官發財。”

函谷關下,衛鞅的手中緊緊攥着這份offer,他感覺血流加速心臟怦怦的跳動:

“不混出個人樣來,絕不東歸。加油、打氣,我是最棒的,耶!”

三、

那一年,秦國老闆嬴渠梁做夢都能樂醒:“原以爲是個青銅,沒想到是個王者。”

沒錯,衛鞅不知道從哪裏買來的外掛,在秦國的窮鄉僻壤大殺四方。

這就好像軟妹羣裏衝出一個母夜叉,屌絲堆裏混進一個吳彥祖,在沒文化的秦國人中,衛鞅就是胸口插了3支鋼筆的文化人。

何況,他還是年年在覈心期刊發表論文的學術大咖。

衛鞅通過嬴渠梁寵臣景監的關係,向老闆上交了“變法”的文案。

1、設立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

2、外戰軍功授爵,私下打架判刑。

3、獎勵農業,多種糧食免稅。

4、互相監督,包庇者同罪。

爲了“變法”能夠順利進行,任何違背法令的人都要受到處罰。

有一次太子犯法了,按律應該割掉鼻子。但有個問題,太子是接班人,總不能以後頂着半個鼻子開會吧?

那才真是要上頭條了。

所以衛鞅就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把太子的伯伯兼老師嬴虔的鼻子割了。

厲害了我的鞅。

不僅犯法要處罰,就算誇獎也不行。

變法10年以後,“秦民道不拾遺,山無盜賊,鄉邑大治。”原來反對變法的喫瓜羣衆,又都來紛紛點贊,衛鞅說:

“這些都是搗亂的牆頭草。”

於是把點贊跟帖的人都發配邊疆充軍,意思就是:“不許妄議,照做就是。”

公元前350年,衛鞅已經是秦國的大良造,執掌秦國大政,成爲知識分子支援西部大開發的典範。

秦國還沒有正兒八經的上一次頭條,衛鞅倒是成天登上《戰國週刊》的封面,帥氣的外表、迷離的小眼神,讓嬴渠梁看的心裏癢癢:

“你丫再不去幹活,年終獎不給了。”

哎呦喂,您可別介。

爲了豐厚的年終獎,衛鞅趕緊啓動一項大工程:“建造咸陽城。”

給老闆開發一下宅基地,四面通風、採光良好的10萬平米大四合院,希望能撫慰一下他那顆受傷的小心靈。

藉着給老闆營造宅基地的機會,衛鞅趁機啓動了一些周邊項目。

1、廢井田開阡陌,以後施行種田自由,包產到戶啦!

2、大人孩子不能睡一間屋子,都多大人了,害不害臊啊你?

3、合併鄉鎮,成立31個縣統一管理。

4、最重要的一點是統一度量衡,以後再也不會有一隻雞換一頭羊的商業事故了。

咸陽城裏,衛鞅心滿意足的笑着。

他面前是一鍋燉羊肉,氣泡咕嘟咕嘟的直往上湧,細嫩的羊肉在鍋裏沉浮。沸騰的羊肉鍋就好像這個時代一樣不安分,想要勝利法則只有一個:

“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嘛。”

四、

這是一個創業的時代,釋放了很多工作機會。

身殘志堅的孫臏也不想辜負這個時代,他一直在找一份好工作,可惜沒有殘聯,不能給予溫暖的幫助。

孫臏和龐涓是同學,倆人一起刻“早”字,一起抄課文。龐涓同學讀書特別刻苦,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回宿舍,每到考試的時候就問孫臏:

“臏啊,你複習的怎麼樣啦?”

孫臏每次都說沒複習、沒看書,結果每次都考全班第一,你說氣不氣人?

在畢業季的招聘會上,龐涓拿到魏國的offer。

到底是“鬼谷大學”畢業的,畢業證書一往出擺,立馬就升職加薪出任將軍,是否迎娶白富美就不知道了。

坐在將軍的辦公室裏,龐涓深深的吸了一口煙,菸頭明滅,他的眼神特別陰狠:“孫臏,你個心計boy。”

他特別害怕在戰場上遇到成績優秀的孫臏,於是藉着找到工作請喫飯的機會,派人挖掉孫臏的膝蓋......

看把你能的,你咋不上天呢?

流落到齊國的孫臏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學霸一定會戰勝學渣,身殘一定要學會志堅。

跟衛鞅一樣,他也是走了後門。

語文課本里的釘子戶“田忌賽馬”的主角,田忌同志一點都不嫌棄孫臏,把他推薦給齊威王,還用寬廣的胸懷溫暖着他那受傷的心靈。

公元前353年,魏國去找趙國火併。

齊威王說:“臏啊,你去報仇吧,我等你的好消息。”孫臏有自知之明,哪有輪椅上的將軍嘛?

他投桃報李的推薦了田忌,自己做軍師。

軍師這個職業,最大的職業素質是一肚子壞水。孫臏給田忌出主意:“不用去邯鄲正面剛啊,偷悄悄的抄老窩不就行啦?”

田忌一聽,嘿嘿嘿,笑的都露出了牙花子。

哥倆帶着隊伍偷襲了大梁後,在桂陵給龐涓打悶棍,大獲全勝。

真正把龐涓同學置於死地的,是13年後的“馬陵之戰。”這一次,孫臏又是一肚子壞水,每天告訴龐涓“我沒飯喫啦,人都跑光啦,快來追我呀。”

結果在馬陵,又把老同學坑了一把。

馬陵的火光中,不知龐涓是否有一絲後悔。山頂的輪椅上,孫臏是大仇得報的快意,還是無盡的空虛?

四目相對之下,不知他們是否想起在學校的青春歲月,那時的天真和無邪。

五、

韓國,好像一貫喜歡剽竊。

不論是2000年前,還是21世紀。

公元前351年,韓國給法學教授申不害發來offer:“特邀您來變法,向秦國學習。”

知識就是力量,申不害用了15年的時間就完成任務: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國治兵強。

現在的韓國鄰居,叫了相同的名字卻沒有相同的修養,人家叫借鑑,他們叫抄襲。

申不害領着豐厚的薪水,想讓家人也沾沾光。於是就把本家大兄弟帶來,想讓韓老闆也幫忙安排一下。

韓老闆在辦公室裏幫申不害倒了一杯水,保溫杯中的枸杞四散開來,就像出來打工的老鄉,也不能在一起。

“申教授,你忘記了?封官許願是你最反對的事情了。如果我聽了你的話,不是對不起你的教導了嗎?”

保溫杯中熱氣蒸騰,透過白霧可以隱約看到申不害漲紅的臉。

功成名就之後的安逸,終究不免成爲油膩的男人。

不過還好,領導不油膩,事業有保障。

六、

最不油膩的男人,當屬嬴渠梁。

自從21歲接班以來,他一直念念不忘着上頭條,至今變法多年,他決定讓衛鞅幫他實現這個夢想。

在中國,沒有什麼是不能在飯桌上解決的。

上頭條也一樣。

公元前340年,衛鞅帶着幾萬秦軍東出函谷關,他也要去找魏國算賬,當年你們都看不起我,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

魏國的領兵大將是公子昻,衛鞅在魏國混飯的時候,倆人沒少擼串。他派人給公子昂寫了一封信:

“深夜擼串的時光是多麼令人難忘啊,不知你是否想念我?

現在我帶來了肉夾饃和燉羊肉,你那裏有沒有燴麪和胡辣湯?有的話再拼一桌吧?”

魏軍大營中,公子昂心潮澎湃。

他的心瞬間飛回20年前,那些肆意張揚的歲月,那時他們還年輕,那時他們還沒有心計。他出營、騎馬、到達一氣呵成,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公子昂在酒席上被綁架,再也沒有回到魏國。

在衛鞅奸邪的笑容下,他終於明白了一句真理:

談錢,傷感情。

談感情,傷錢,更傷命。

七、

那一年,《戰國週刊》的封面人物是兩個。正面是春光滿面的嬴渠梁,他的側後方站着冷峻的衛鞅。

終生夢想達成,周天子派了禮樂隊送來一個大大的字:贊。嬴渠梁也兌現了offer上“與之分土”的承諾,把商於15邑之地封給衛鞅,爵位“商君。”

從此衛鞅就有了一個更加響亮的稱號——商鞅。

人的一輩子就像拋物線,頂峯就是衰落的開始,他們這代人即將謝幕。

結局最好的是申不害,公元前337年在韓國丞相的位置上善終。

小有小的好處,雖然不能敲鐘上市,但沒那麼多明爭暗鬥,起碼能混個安穩退休,焉知非福?

其次是田忌和孫臏。

公元前341年,剛剛滅掉龐涓的那一年。在臨淄的豪華別墅裏,他們倆在香檳、美女的陪伴下慶功,可城裏的流言蜚語早已在流傳。

鄒忌,就是語文課本里的那個大帥哥,他特別嫉妒田忌的功勞,就派人到集貿市場上去算命:“我是田忌,我想造反,你看行嗎?”

等算命先生一出來,就被抓走做污點證人。看出來沒有,這就是“釣魚執法。”

田忌說不清楚,就跑到楚國了事,孫臏也從此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結局最慘的,是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去世。失去了變法的總後臺,衝在前面的商鞅將承受所有的冷刀子。

繼位的是當年的太子嬴駟,而首先發難的,是被割了鼻子的嬴虔。嬴虔更直接,壓根沒有進行輿論準備,直接就告商鞅謀反,一點都不含糊。

反正你是個外地人,欺負你咋地?

外來打工仔商鞅,被一羣套馬的漢子在自己的封地打死,還被拖回咸陽五馬分屍。他在這座親手建造的城市裏,走完了最後一段路。

不知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商鞅是否想起,函谷關下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最後的勝利者,是贏駟。

他站在咸陽城頭上看着五馬分屍的場面,那個冷峻的身影終於不在了。

“呼,終於清靜了。”

他摸了摸腰間的一塊紅布,感覺雙腿間一陣溫暖而又充滿力量,不禁想起爸爸的話:

“男人要想富,就穿紅秋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