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乎曰: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以如此激烈的变革辉映漫长的历史。

大争之世动荡的不止时代,渺小的个人也在命运的轮盘上起伏,书写下凄美的篇章。即便结局不是太完美,终究不负命运的恩赐。

一、

公元前361年,春寒料峭的夜晚。

魏国丞相府没有往日的忙碌,气氛有些紧张。来往的仆人轻手轻脚的匆匆而过,生怕打扰到丞相公叔痤养病。

“吱呀......”朱红色的大门打开一条缝,一个威武的身影走进来。他是魏王,来看“王的男人。”

手臂粗的牛油灯,照亮两个男人粗糙的脸庞:

“我有个学生叫卫鞅,可以接我的班。”

“此人有何著作?几级职称?哪里毕业?”

“王,他虽然年轻,但是才气侧漏。”

“哦.....哦.....”

公叔痤的时间不多了,他想推荐卫鞅接任魏国丞相,可当话说出口就知道没戏了,魏王的表情说明了一切。

“如果不能用就杀掉吧,省的让别人挖墙角。”

那张威武的脸没有任何表情,一张口就是客套话:“好好养病,将来一起看晚霞。”

一般来说,领导去看望老干部是流程。不做是肯定不行的,当真了也是不行的。魏王再次走出丞相府的时候,不禁嘴角一翘:

“好端端一个人,怎么说疯就疯了呢?”

公叔痤想死的心都有了。卫鞅都不能进朝廷,那我都多搓啊?

二、

当时的魏国是天下第一大国,GDP总量相当于其他各国的总和,又仗着兵强马壮,经常插手其他国家的内政,号称“世界警察。”

这样强大的国家,会启用一个没资历的年轻人当丞相?显然不太可能。

可卫鞅的运气真的爆棚了,他看到了一个来自西部贫困山区的机会,于是主动递交了申请书:“为西部大开发奋斗终身。”

那个地方,叫秦国。

当时的秦国属于老少边穷的地方,关东国家都看不起他们,“以夷狄遇之,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会盟。”

秦国人往身边一站,能抖出二两沙子,还浑身散发着羊膻味,就像现在的阿拉伯人一样,感觉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

秦国老板嬴渠梁看着别人动不动就搞个大新闻,羡慕的两眼发红,他对着一盆炖羊肉发誓:“我也要上头条,霸占刷屏榜。”

头条岂是那么容易上的?

公元前4世纪什么最贵?当然是人才啊。嬴渠梁向全世界的人才发出offer:“来吧来吧来吧,一起跳舞......努力工作可以升官发财。”

函谷关下,卫鞅的手中紧紧攥着这份offer,他感觉血流加速心脏怦怦的跳动:

“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东归。加油、打气,我是最棒的,耶!”

三、

那一年,秦国老板嬴渠梁做梦都能乐醒:“原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

没错,卫鞅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外挂,在秦国的穷乡僻壤大杀四方。

这就好像软妹群里冲出一个母夜叉,屌丝堆里混进一个吴彦祖,在没文化的秦国人中,卫鞅就是胸口插了3支钢笔的文化人。

何况,他还是年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学术大咖。

卫鞅通过嬴渠梁宠臣景监的关系,向老板上交了“变法”的文案。

1、设立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

2、外战军功授爵,私下打架判刑。

3、奖励农业,多种粮食免税。

4、互相监督,包庇者同罪。

为了“变法”能够顺利进行,任何违背法令的人都要受到处罚。

有一次太子犯法了,按律应该割掉鼻子。但有个问题,太子是接班人,总不能以后顶着半个鼻子开会吧?

那才真是要上头条了。

所以卫鞅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把太子的伯伯兼老师嬴虔的鼻子割了。

厉害了我的鞅。

不仅犯法要处罚,就算夸奖也不行。

变法10年以后,“秦民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乡邑大治。”原来反对变法的吃瓜群众,又都来纷纷点赞,卫鞅说:

“这些都是捣乱的墙头草。”

于是把点赞跟帖的人都发配边疆充军,意思就是:“不许妄议,照做就是。”

公元前350年,卫鞅已经是秦国的大良造,执掌秦国大政,成为知识分子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典范。

秦国还没有正儿八经的上一次头条,卫鞅倒是成天登上《战国周刊》的封面,帅气的外表、迷离的小眼神,让嬴渠梁看的心里痒痒:

“你丫再不去干活,年终奖不给了。”

哎呦喂,您可别介。

为了丰厚的年终奖,卫鞅赶紧启动一项大工程:“建造咸阳城。”

给老板开发一下宅基地,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10万平米大四合院,希望能抚慰一下他那颗受伤的小心灵。

借着给老板营造宅基地的机会,卫鞅趁机启动了一些周边项目。

1、废井田开阡陌,以后施行种田自由,包产到户啦!

2、大人孩子不能睡一间屋子,都多大人了,害不害臊啊你?

3、合并乡镇,成立31个县统一管理。

4、最重要的一点是统一度量衡,以后再也不会有一只鸡换一头羊的商业事故了。

咸阳城里,卫鞅心满意足的笑着。

他面前是一锅炖羊肉,气泡咕嘟咕嘟的直往上涌,细嫩的羊肉在锅里沉浮。沸腾的羊肉锅就好像这个时代一样不安分,想要胜利法则只有一个:

“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嘛。”

四、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释放了很多工作机会。

身残志坚的孙膑也不想辜负这个时代,他一直在找一份好工作,可惜没有残联,不能给予温暖的帮助。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俩人一起刻“早”字,一起抄课文。庞涓同学读书特别刻苦,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回宿舍,每到考试的时候就问孙膑:

“膑啊,你复习的怎么样啦?”

孙膑每次都说没复习、没看书,结果每次都考全班第一,你说气不气人?

在毕业季的招聘会上,庞涓拿到魏国的offer。

到底是“鬼谷大学”毕业的,毕业证书一往出摆,立马就升职加薪出任将军,是否迎娶白富美就不知道了。

坐在将军的办公室里,庞涓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烟头明灭,他的眼神特别阴狠:“孙膑,你个心计boy。”

他特别害怕在战场上遇到成绩优秀的孙膑,于是借着找到工作请吃饭的机会,派人挖掉孙膑的膝盖......

看把你能的,你咋不上天呢?

流落到齐国的孙膑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学霸一定会战胜学渣,身残一定要学会志坚。

跟卫鞅一样,他也是走了后门。

语文课本里的钉子户“田忌赛马”的主角,田忌同志一点都不嫌弃孙膑,把他推荐给齐威王,还用宽广的胸怀温暖着他那受伤的心灵。

公元前353年,魏国去找赵国火并。

齐威王说:“膑啊,你去报仇吧,我等你的好消息。”孙膑有自知之明,哪有轮椅上的将军嘛?

他投桃报李的推荐了田忌,自己做军师。

军师这个职业,最大的职业素质是一肚子坏水。孙膑给田忌出主意:“不用去邯郸正面刚啊,偷悄悄的抄老窝不就行啦?”

田忌一听,嘿嘿嘿,笑的都露出了牙花子。

哥俩带着队伍偷袭了大梁后,在桂陵给庞涓打闷棍,大获全胜。

真正把庞涓同学置于死地的,是13年后的“马陵之战。”这一次,孙膑又是一肚子坏水,每天告诉庞涓“我没饭吃啦,人都跑光啦,快来追我呀。”

结果在马陵,又把老同学坑了一把。

马陵的火光中,不知庞涓是否有一丝后悔。山顶的轮椅上,孙膑是大仇得报的快意,还是无尽的空虚?

四目相对之下,不知他们是否想起在学校的青春岁月,那时的天真和无邪。

五、

韩国,好像一贯喜欢剽窃。

不论是2000年前,还是21世纪。

公元前351年,韩国给法学教授申不害发来offer:“特邀您来变法,向秦国学习。”

知识就是力量,申不害用了15年的时间就完成任务: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国治兵强。

现在的韩国邻居,叫了相同的名字却没有相同的修养,人家叫借鉴,他们叫抄袭。

申不害领着丰厚的薪水,想让家人也沾沾光。于是就把本家大兄弟带来,想让韩老板也帮忙安排一下。

韩老板在办公室里帮申不害倒了一杯水,保温杯中的枸杞四散开来,就像出来打工的老乡,也不能在一起。

“申教授,你忘记了?封官许愿是你最反对的事情了。如果我听了你的话,不是对不起你的教导了吗?”

保温杯中热气蒸腾,透过白雾可以隐约看到申不害涨红的脸。

功成名就之后的安逸,终究不免成为油腻的男人。

不过还好,领导不油腻,事业有保障。

六、

最不油腻的男人,当属嬴渠梁。

自从21岁接班以来,他一直念念不忘着上头条,至今变法多年,他决定让卫鞅帮他实现这个梦想。

在中国,没有什么是不能在饭桌上解决的。

上头条也一样。

公元前340年,卫鞅带着几万秦军东出函谷关,他也要去找魏国算账,当年你们都看不起我,现在我让你高攀不起。

魏国的领兵大将是公子昻,卫鞅在魏国混饭的时候,俩人没少撸串。他派人给公子昂写了一封信:

“深夜撸串的时光是多么令人难忘啊,不知你是否想念我?

现在我带来了肉夹馍和炖羊肉,你那里有没有烩面和胡辣汤?有的话再拼一桌吧?”

魏军大营中,公子昂心潮澎湃。

他的心瞬间飞回20年前,那些肆意张扬的岁月,那时他们还年轻,那时他们还没有心计。他出营、骑马、到达一气呵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公子昂在酒席上被绑架,再也没有回到魏国。

在卫鞅奸邪的笑容下,他终于明白了一句真理:

谈钱,伤感情。

谈感情,伤钱,更伤命。

七、

那一年,《战国周刊》的封面人物是两个。正面是春光满面的嬴渠梁,他的侧后方站着冷峻的卫鞅。

终生梦想达成,周天子派了礼乐队送来一个大大的字:赞。嬴渠梁也兑现了offer上“与之分土”的承诺,把商于15邑之地封给卫鞅,爵位“商君。”

从此卫鞅就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称号——商鞅。

人的一辈子就像抛物线,顶峰就是衰落的开始,他们这代人即将谢幕。

结局最好的是申不害,公元前337年在韩国丞相的位置上善终。

小有小的好处,虽然不能敲钟上市,但没那么多明争暗斗,起码能混个安稳退休,焉知非福?

其次是田忌和孙膑。

公元前341年,刚刚灭掉庞涓的那一年。在临淄的豪华别墅里,他们俩在香槟、美女的陪伴下庆功,可城里的流言蜚语早已在流传。

邹忌,就是语文课本里的那个大帅哥,他特别嫉妒田忌的功劳,就派人到集贸市场上去算命:“我是田忌,我想造反,你看行吗?”

等算命先生一出来,就被抓走做污点证人。看出来没有,这就是“钓鱼执法。”

田忌说不清楚,就跑到楚国了事,孙膑也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结局最惨的,是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嬴渠梁去世。失去了变法的总后台,冲在前面的商鞅将承受所有的冷刀子。

继位的是当年的太子嬴驷,而首先发难的,是被割了鼻子的嬴虔。嬴虔更直接,压根没有进行舆论准备,直接就告商鞅谋反,一点都不含糊。

反正你是个外地人,欺负你咋地?

外来打工仔商鞅,被一群套马的汉子在自己的封地打死,还被拖回咸阳五马分尸。他在这座亲手建造的城市里,走完了最后一段路。

不知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商鞅是否想起,函谷关下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最后的胜利者,是赢驷。

他站在咸阳城头上看着五马分尸的场面,那个冷峻的身影终于不在了。

“呼,终于清静了。”

他摸了摸腰间的一块红布,感觉双腿间一阵温暖而又充满力量,不禁想起爸爸的话:

“男人要想富,就穿红秋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