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擁抱灣區經濟,成就青年夢想”爲主題的第六屆世青會在洛杉磯舉行。世青會舉辦期間,與會嘉賓熱議灣區經濟,爲家鄉發展獻策。

江門在大灣區中獨具發展潛力

在世青會(洛杉磯)論壇暨傑出青年分享會上,江門市市長劉毅介紹了“中國僑都”江門最新的發展情況,以及江門在大灣區的發展優勢。“江門的發展離不開廣大僑胞的大力支持,分佈在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萬江門籍海外鄉親,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充分發揮‘僑’資源的優勢,是江門自身發展的需要。目前,江門已經打造了中國(江門)‘僑夢苑’等平臺,爲廣大僑青回鄉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劉毅說。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發展。作爲大灣區的一員,江門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不少僑界青年看好江門的發展。

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主席兼執行主席、香港安科科谷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學明看來,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江門有四大優勢。一是江門正建設珠西交通樞紐,交通便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相連相通;二是江門是著名的僑鄉,僑資源豐富,僑胞投資大;三是目前江門正加快開放的步伐,建設人才島吸引大量人才到僑鄉發展;四是江門正在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發展,大健康等產業前途光明。

珠西創谷(江門)科技園行政總裁馬振富認爲,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羣裏,江門在區位、土地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而相較於其他城市,政府的開放力度,是很明顯的優勢,在江門創業的門檻相對較低,創業的成本也比其他城市低。“因此,創業的價值鏈要在不同的城市進行佈局,利用各地的優勢和支持實現創業夢”, 馬振富說,在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和地方經濟社會繁榮的共贏發展。

促進產業、文化、旅遊交流合作

江門應如何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吳學明建議,江門可從四個方面着手。一是江門應利用好自身的僑資源,組織千人考察團等,邀請僑胞回鄉進行經貿、文化交流,加大對僑鄉的宣傳力度。二是江門要推動設立相應的商業機構,爲想要在江門創業創新的青年提供創業途中的系列服務。三是要做好資金、人才之外的服務配套,在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時應主義政策的連貫性。四是通過鄉情的紐帶,組織更多文化交流活動,加深華僑新生代對家鄉的認識。

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文化交流不可忽視。澳門江門同鄉會理事長、澳門新方盛集團執行董事劉家裕建議,江門可在文化、旅遊等方面加強和澳門的聯繫合作,講好五邑文化、五邑故事,幫助華僑新生代瞭解家鄉。

祖籍台山的美國林氏酒店集團主席林建中認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爲青年創業提供了寶貴機遇。 在做好“海陸空”交通的完善的同時,江門可發展郵輪旅遊,以及“喫喝玩樂”等配套服務,推動僑鄉旅遊業的發展。

吸引更多新生代加入世青會大家庭

“僑青們更希望在擴大自己朋友圈的同時,也擴大自己的商圈,推動經貿往來合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泰中僑商聯合會會長鄺錦榮表示,如何吸引更多的新生代加入世青會的大家庭,這將是世青會面臨的最迫切問題。鄺錦榮認爲,世青會應該要做到有分有合,分是指要既有迎合老一輩華僑增進感情的聯誼活動,也有迎合新生代的商貿活動;合是可以通過“傳幫帶”的形式,組織分享座談活動,把老一輩華僑創業的歷程和經驗,傳授給正在創業發展的新生代,推動他們加快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鄺錦榮建議,面向僑青的需求,世青會可以嘗試在各類論壇、研討會、對接會的基礎上,在世青會舉辦期間再以“實物展示”的方式策劃活動,展示江門的產品和城市形象,也能促成更多的經貿往來合作。世界五邑青年社團聯盟成立後,應儘快把框架搭起來,設立機構和會務模式,各五邑青年社團之間的溝通交流,應該實現常態化、制度化,打造真正的永不落幕的世青會。

“世界五邑青年社團聯盟的成立,要落到實處。”巴西江門五邑青年總會常務副會長許柏耀建議,聯盟應在文化交流、資源對接、信息互通、人員培養等方面推動僑青和家鄉的合作對接。

“世青會建立了平臺,讓大家有了溝通的渠道,希望世青會能在現在的基礎上構築‘點’,設立聯絡分部,把這些‘點’聯合起來,發揮‘點’的效能。”悉尼江門五邑青年聯合會會長呂儉剛建議,世青會聯絡分部應有落地,有推廣,把世青會打造成爲國內外僑界青年投資交流的信息樞紐。

【記者】戴惠甜

【作者】 戴惠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