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們設想的有關地球的大量的多分辨率、三維、動態的數據,按地理座標集成起來,形成了一個數字地球,藉助這個數字地球,人們可以按照地理座標,瞭解地球上任何一處、任何方面的信息!它不僅廣泛地應用於對全球氣候變化、海平面變化、荒漠化、生態與環境變化、土地利用變化的監測,還可以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許多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預測... ..但是你真的瞭解數字地球嗎?它到底有多麼大的“神通”呢?《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爲您深度解讀。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嘉賓簡介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郭華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主席,從事遙感科學與應用研究30年。他提出的數字地球理論框架和概念模型,主持研製完成的“數字地球原型系統”,被國際同行認爲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貢獻”。

填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數字鴻溝

我國2016年5月正式啓動“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力求通過地球大數據,爲“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科學支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基礎設施改善、環境保護、降低災害風險、水資源管理、城市發展、糧食安全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郭華東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時表示,數字地球可以說與人類的發展息息相關,如何讓數字地球起到更大的作用,也是全球科學家們苦苦追求的一個命題。“一帶一路”的建設需要重要的數據、需要重要信息,當把這些信息掌握在手中的時候,我們對“一帶一路”的決策可能就更加客觀,專家們對“一帶一路”的研究就更加深入了。當對“一帶一路”的信息掌握比較系統的時候,沿線的這些國家在使用過程中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涉及“一帶一路”的國家中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在信息通信技術、空間技術方面很不發達,存在着一個數字鴻溝,中國有責任去填補這個數字鴻溝。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郭華東指出,中國經過這些年改革開放的發展,在空間技術方面已經有能力接收全球21個衛星的數據,有能力發射自己的衛星。中國人不僅能夠接收覆蓋中國陸地、海域的這些疆土的數據,而且在五年前就具備了接收亞洲70%疆土的遙感數據的能力。將來的目標、理念就是國家的利益延伸到哪兒,空間信息體系就可以保證建在哪兒。基於這一點,中國科學院在國家的支持之下還準備在非洲、南美、亞洲的某些地方建衛星地面站,形成一個地球大數據的平臺。有了地球大數據平臺,就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數據,就可以用這些數據來爲自然環境、災害、全球變化等等來服務。在整個“一帶一路”地區,不僅可以在各個領域來進行研究,同時還可以把這些數據讓發展中國家的人來分享。這樣,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對提高中國在國外的形象和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助力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保護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過程中,郭華東舉例說:“世界上人類的活動遺址分爲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柬埔寨的吳哥窟就有很多很多動人的故事,它規模之大,藝術功底之深不去是體會不到的,但是這麼好的一個地方突然在地球上消失了,後來科學家們在叢林裏發現了這個消失的古城,之後慢慢有人在那兒活動,但是後來戰亂起來了,那裏就變成了一個戰場,戰爭結束之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心把這最著名的世界遺產之一恢復到戰前的水平,或恢復到人類能恢復到的水平,就組織了19個國家的考古隊伍進行重建的工作。中國投入了四千萬,包了兩個小廟宇的修復工作。很多廟宇都是一個一個的大石頭砌起來的,這些大石頭突然就會發生一些坍塌現象,但坍塌的原因又找不到,期間,干涉雷達就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干涉雷達對地殼的變化、毫米級的變化都能分辨出來,用這個干涉雷達技術,看當地的地殼形變就能看出這個樓房、廟宇是否傾斜、坍塌了,經過分析認爲,那個地區是流經的地下水引起的一些坍塌。中國科學家做的這些工作,就是實時、準實時的一些監測和一些預測後呈現這些科研的結果,爲當地吳哥窟的決策者提供了決策依據。上升到‘一帶一路’的觀點來說,用中國的空間技術幫助他們發現、解決了吳哥窟面臨的或潛在的問題,這一方法受到了當地的肯定,並表示願意繼續合作。”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注:吳哥,位於柬埔寨金邊西北約310公里處的吳哥古蹟羣,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中,郭華東還講了一個關於突尼斯的故事。“突尼斯位於非洲大陸,是當時古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古羅馬帝國在盛世的時候,地中海周圍都是它的領地,當年突尼斯變成它的一個省,修了一些類似中國長城一類的防禦工事。但多少年過去了很多人也不知道在哪兒,中國科學家利用中國的空間技術不僅發現了古羅馬時期的一些古遺蹟,同時還發現古遺蹟的很多不同內容,包括古墓葬的遺址、攔水壩的遺址、邊牆的這個遺址。新華社報告中國人首次用中國的空間技術在國外發現古遺址。”

爲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郭華東指出,世界上的災害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機理比較清楚的,重點做災害防治,一類是災害不清楚的,重點是考慮本身的成因是什麼。儘管全球這麼多災害,但真正對人類影響大的、帶來的經濟損失、死亡的人數比較重的災害有三種:地震災害、風暴潮、水災,這三種災害佔了全球災害的85%。非常遺憾的是,全球大的自然災害85%都發生在“一帶一路”地區,全球大概80%的那三種災害也發生在這個地區,所以“一帶一路”要想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對這個地方的災害進行有效的應對。“數字‘一帶一路’不僅提出要進行地球大數據的構建,更重要的是在構建的基礎上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如此“神通廣大”的數字地球,你瞭解多少?

郭東華在演講中談到,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幫助在當地引起了很大反響,突尼斯政府知道中國的團隊在幫助他們做數字“一帶一路”數字遺產的時候,非常隆重地接待了中國代表團,並要商談進一步的合作,利用中國的技術爲突尼斯建造一個永久的觀測臺站,爲他們的農業發展、遺產監測服務;吉爾吉斯斯坦知道中國有對地觀測數字地球中心後,在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也建了一個類似的科學中心;中國還給非洲國家贊比亞設立了一個數字“一帶一路”卓越中心,贊比亞從政府到大學對中國的技術支持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願意和中國的科學家一起,以贊比亞爲基地對整個南部非洲的課題性發展來共同做研究。“‘數字絲路’這個計劃(簡稱叫DBAR)對‘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已經形成很大的影響,形成了非常良好的效應。我們也堅信沿着‘數字絲路’這個路走下去,我們還可以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更多精彩,邀請您8月9日,21:48準時收看CCTV-2 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主席郭華東爲您精彩解讀《我們爲什麼要給地球“照相”?》,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