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商業紀事

近日,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公佈數據稱,從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到2018年,中國老年人口淨增1.18億,成爲目前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預計2035年前後,中國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1/4,2050年前後將超過1/3。

隨着2019年進入尾聲,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已經20年。同樣進入老齡化社會,與日本“邊富邊老”、新加坡“先富後老”不同,中國是“未富先老”。

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高速增長,成就了“中國奇蹟”。截至2010年9月底,我國已經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與此同時,我國人口平均年齡的增加卻高於發達國家同期增長水平,可謂“未變富先變老”。

作爲世界上較早出現“未富先老”的國家,中國要面臨的養老形勢更嚴峻、經濟壓力更大,且缺乏他國經驗可以借鑑。

持續了20年的“未富先老”,讓老年人保險的缺口變得越來越大,老年人商業保險將迎來多大的機會?

老齡化20年,2億多老年人需要保障

國際上通常的看法是,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意味着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於老齡化社會。

關於什麼是老年,國際標準和我國標準略有區別。按照國際規定,65週歲以上的人爲老年。按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週歲。

然而,無論按國際標準還是國內標準,我國現在都已經是“妥妥”的老齡化社會。

截至2018年底,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達2.49億,已佔總人口的17.9%;65週歲及以上人口1.67億,已佔總人口的11.9%。

老年人數量的增加是老齡化不斷加劇的結果。根據今年8月22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報告之二十,200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纔剛剛達到7.0%。

老年人數量增加帶來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老年人對健康保障的需求快速增加。但是,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滯後於養老服務需求,可謂“未備先老”。

一方面,老年人面臨着更多疾病和意外風險。一般情況下,人的身體機能會隨着年齡增大不斷下降,從45歲開始變得容易感染各種疾病,60歲以後進入生病高發期。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2011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餘壽中有三分之二時間處於帶病生存狀態,呈現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3300萬人。另據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辦公室今年7月份透露,我國目前有超過1.8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同時,我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爲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爲68.7歲,即平均有8年左右是“帶病生存”。

另一方面,我國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很廣,參保人數截至2018年末已超13億,基本實現全民醫保,但給付水平較低,只能報銷基本的醫療費用,保障有限,大病重病、先進醫療技術或者進口藥品帶來的鉅額醫療費用問題,都無法解決。而這些,往往是老年人最需要的。

面對2億多的老年人對健康保障的需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壓力巨大,急需商業保險前來“救場”緩解。

政策支持,老年人商業保險大有可爲

2億多老年人的背後,是一個巨大的保險藍海市場。

根據騰訊發佈的《2018年互聯網保險年度報告》,互聯網保民數量在2.22億人左右。

老年人的數量與整個互聯網保民的數量旗鼓相當。

商業保險在解決養老問題上既有現實的社會需求,又有政策上的支持。

2019年春節團拜會上,最高層提出,要在全社會大力提倡尊敬老人、關愛老人、贍養老人,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老齡事業,是指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的事業,包括解決老年人面臨的貧困、疾病、失能、服務、照料、精神關愛等諸多困難和問題。

目前,我國的老齡事業主要面臨幾大問題:一、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滯後;二、政府、市場、社會多元主體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體制尚未形成;三、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水平還比較低;四、農村老齡事業發展明顯滯後。

今年10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介紹,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爲一項長期性戰略任務,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是進入新時代人口發展面臨的重要風險和挑戰。由於商業保險可以解決老齡事業裏的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問題,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措施鼓勵商業保險發展。

今年9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指出,“發展醫養保險,增加老年人可選擇的商業保險品種,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據媒體報道,銀保監會同期也在研究鼓勵保險公司發展老年人商業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

無論是現實的社會需求,還是國家的政策支持,都讓老年人商業保險大有可爲。

供給不足,高賠付風險導致老年人商業保險落地難

雖然“未富先老”已經持續了20年,但目前,我國的老年商業保險仍舊供給不足。

最明顯的不足在於,老年商業保險無法覆蓋所有年齡段的老年人。

因爲老年人面臨着更多疾病和意外風險,而且通常是帶病人羣,給老年人羣提供健康保障理論上存在“高賠付”風險,很多保險公司對此望而卻步。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年齡段的老年人想要購買商業醫療保險,並不容易。

一般情況下,商業醫療保險會對投保年齡設限:50歲以上一般需要體檢合格纔可以,參保年齡限制到60歲,最高續保年齡不超過64歲。

其中,商業住院醫療保險一般超過50歲就會拒保,即便50歲之前購買保險,也只能續保到65歲。門診只有意外險(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傷殘和意外醫療)可以報銷,但意外險的投保年齡一般到65歲,只有個別公司的產品放寬到70歲。重疾險雖然有確診即賠付的優勢,但限制投保年齡更小,一般超過55歲就不能購買了。

在壽險方面,雖然可以體檢合格後承保,但投保年齡一般也會限制到60歲,個別投資功能較強的萬能險放寬到70歲,但年齡越大保費越貴。

從目前市場上的商業保險產品看,意外險一般無需健康告知,對老年羣體比較友好。但重疾險對老年人不太“友好”,除了對年齡有限制,還對‘三高’等疾病有限制,而且即便是年齡符合、身體健康狀況良好,被保險人如果年齡偏大,也會出現保額低、甚至保費倒掛的情況。

相對來講,防癌險是‘三高’等疾病也可以投保,性價較高,但保障責任單一,老年人只靠這個無法得到充足保障。百萬醫療保險保費低、保額可觀,但是通常是一年期的短期險,存在難以續保的風險。

互聯網保險是老年險的突破口?

事實上,即便是“高賠付”風險的保險產品,只要計算出風險概率,就可以通過制定出合理的保費來控制風險。

老年人商業保險雖然有“高賠付”風險,但只要計算出風險概率,依據大數法則,給不同的風險不同的定價,就可以做到最終風險可控,平衡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

保險大數法則是近代保險業得以建立和發展的基礎。保險大數法則也稱爲風險大量原則、大數定律、平均法則,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在隨機現象的大量重複中往往出現幾乎必然的規律。根據大數法則,風險單位數量愈多,實際損失的結果會愈接近從無限單位數量得出的預期損失可能的結果,也即,規模越大,風險概率穩定性越高。

60歲以上老年人的商業保險之所以非常少,一方面是因爲老年人的安全防範能力較差、患病機會較多且身體狀況複雜,另一方面是因爲業內缺少針對性的健康數據積累與研究、缺乏患病風險分析能力,發生意外狀態時往往難以界定,容易引發理賠糾紛,承保風險大。

只要對老年人健康數據進行積累和研究,如對老年人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在不同發病階段的併發症發生率進行研究,計算出此類慢性病發病的風險概率,就可以制定出合理的保費,來控制整體風險。

互聯網保險在健康數據的積累方面,相比傳統保險公司具備天然優勢,在保障高齡老年人羣方面表現優越。

今年3月,水滴保險商城上線了國內首款面對61-80週歲的老年百萬醫療險。保費每月僅需136元起(首月0元),但總保額卻高達400萬,在保障更高齡人羣上,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今年7月25日,螞蟻金服推出“孝順保”老年醫療險產品,首次投保年齡最高也是可達80歲,最長可續保至100歲。

此外,還有很多互聯網保險平臺推出的針對高齡老人的商業保險。比如,水滴保險商城老年意外險的最高保障年齡是80歲,境內旅遊意外險的最高保障年齡則爲75歲,手術意外險和癌症醫療險的最高保障年齡也能到達70歲。衆安保險推出的孝欣保惡性腫瘤醫療險(特惠版),投保年齡最高可達80歲。

但整體而言,老年人商業保險的覆蓋面還不夠廣,市場空間還有待進一步擴容。

醫養結合,商業保險保障種類有待擴容

一方面,並非所有年齡段的老年人都能得到商業保險的保障。另一方面,老年商業保險種類還不夠全面,即便在投保年齡範圍內的老年人,也並不一定能得到充分保障。

前者可以通過大數據風控來解決,後者則需要通過“醫養結合”來解決。

9月1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特意強調,要部署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老需求 ,“加快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

“醫養結合”是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醫”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諮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養”包括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醫”“養”都是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缺一不可。

當前市面上,已經有多家保險公司佈局可供老年人購買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涵蓋了意外傷害保險、境內旅遊意外險、人壽保險、年金保險、老年百萬醫療保險、老年重疾險、老年壽險、老年手術意外險、老年癌症醫療險等,種類豐富,爲老年人羣提供了較爲全面的保障。

但從“醫”+“養”的角度來看,仍然還有一些空白領域。比如,此次國務院常務會特意提到的長期護理保險,以及各種針對“養”的商業保險。其中,長期護理險主要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時,側重於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制度安排。

總而言之,隨着老齡化逐漸加劇,老年人商業保險的機會逐年增多。未來,保險公司和各中介平臺應該聚焦老年人羣保障需求,深耕老年人羣保險市場,針對老年人的養老、醫療、意外及老年護理等領域,進行產品研究與創新,細分市場、豐富保障內容、填補空白領域,爲老年人羣提供更加豐富化、層次化、個性化、專屬化的保險產品。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