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到項羽兵臨城下的時候,劉邦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就帶着張良、樊噲等一百多隨從去鴻門謝罪。劉邦臨死前爲何要殺樊噲呢。

樊噲是西漢開國元勳之一,也是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鴻門宴時出面營救劉邦,因爲是呂后的妹夫,很深得劉邦和呂后的信任。令人不解的是,劉邦臨終前爲何一定要殺了樊噲呢?

追隨劉邦

樊噲這個人出身寒微,早年曾經以屠狗爲生計,劉邦做了沛公以後,樊噲就做了他的副官。樊噲跟隨劉邦征戰,先攻下胡陵、方與,後來又平定了沛縣。因爲在碭東作戰的時候,被封爲列大夫。

後來就經常跟着劉邦出征,經常立戰功。攻下城陽,被封爲上間爵;圍攻東郡,被封爲五大夫;在河間戰役中,被封爲賢成君。劉邦率領大軍入關,引起了項羽的不滿。

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

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司馬遷·《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影視劇中的樊噲)

鴻門之宴

等到項羽兵臨城下的時候,劉邦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就帶着張良、樊噲等一百多隨從去鴻門謝罪。在整個酒席中范增授意項莊舞劍,趁機殺了劉邦。這個時候張良就把行賜的事情,告訴了樊噲。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士仆地,哈遂入,披帷西鄉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此盡裂。——司馬遷·《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項羽握劍問:“這個人是誰”?張良說:“沛公的參乘樊噲。”項羽說到:“是位壯士”。於是賜樊噲酒和豬腿一條,樊噲一飲而盡,很快把肉喫光了。項羽又問:“樊將軍還能再喝嗎?”

項羽曰:“能復飲乎?”噲曰:“臣死且不辭,豈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陽,暴師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影視劇中的項羽)

項羽沉默不語,劉邦就以上廁所爲理由,把樊噲喊了出去。劉邦在樊噲等人的護駕下,偷偷的跑到了營中,讓張良向項羽謝罪,項羽也沒有誅殺劉邦的念頭。

鴻門宴如果沒有樊噲的話,劉邦可能死在項莊的劍下。劉邦也非常感激樊噲,並賜樊噲爲列侯,在加上樊噲又是呂雉的妹夫,劉邦對樊噲更加倚重。

南征北戰

劉邦在漢中站穩腳跟後,楚漢之爭就拉開了帷幕。樊噲或者單獨,或者跟隨其他將領,多次衝鋒陷陣,又被封爲將軍。劉邦稱帝以後,樊噲又增加食邑八百戶。

西漢剛建立的時候,異性諸侯王不斷反叛,樊噲先後,平定燕地,俘虜臧荼;又平定楚地,活捉韓信;樊噲又討伐韓王信;緊接着平定鄉邑七十三,燕地十八縣,五十一個鄉邑。

(影視劇中的韓信)

從,斬首百七十六級,虜二百八十八人。別,破軍七,下城五,定郡六,縣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膝灌列傳第三十五》

險些被殺

當初英布造反的時候,劉邦正好病重,不準大臣見。就連周勃、灌嬰都不敢入內。十幾天過去了,樊噲實在忍不住了,就帶領羣臣推門闖進宮中。

十餘日,噲乃排闊直入,大臣隨之。上獨枕一宦者臥。噲等見上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膝灌列傳第三十五》

公元前195年,劉邦打敗英布歸來。在路上創傷發作病倒了,劉邦剛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綰叛變,於是就派樊噲去討伐。

(劉邦)

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陳平畏呂后,執噲詣長安。至則高祖已崩,呂后釋噲,使復爵邑。——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麗膝灌列傳第三十五》

劉邦讓陳平儘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陳平和周勃在路上就商量,陳平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又是呂后的妹夫,可以說位高爵顯,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怎麼辦?”

周勃也沒有主張,兩個人就商量把樊噲幫上囚車,送到長安,是殺是免,讓皇帝決定。兩個人來到軍營後,陳平讓人築起一座高臺,作爲傳旨的地方。

又派人傳樊噲,樊噲知道文官陳平一個人來的,也沒有多想,就一個人騎馬接詔。不料,臺後傳出武將周勃,將樊噲拿下,送入囚車。周勃趕到軍中大帳,代替樊噲,陳平把樊噲押回長安。

(影視劇中的呂后)

平行聞高帝崩,平恐呂太后及呂嬃讒怒,乃馳傳先去。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於滎陽。平受詔,立復馳至宮,哭甚哀,因奏事喪前。呂太后哀之,曰:“君勞,出休矣。”平畏讒之就,因固請得宿衛中。太后乃以爲郎中令,曰:“傅教孝惠。”是後呂嬃讀乃不得行。樊哈至,則赦復爵邑。——司馬遷·《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劉邦臨死前爲何要殺樊噲呢?

劉邦想除掉樊噲,他害怕樊噲造反,他希望給劉盈留下一個太平的天下。樊噲手握重兵,又有一定的威信。如果聯合呂后的話,肯定會混亂朝綱。

劉邦除掉樊噲,就是把呂后的勢力一步步剷除。劉邦爲何沒有對呂后下手呢,劉邦可能念及當面的感情,或者處理完樊噲,緊接着處理呂后,可惜劉邦死的太早了。

(劉邦雕塑)

劉邦殺樊噲還起到震懾作用,樊噲從劉邦當沛公的時候就跟着自己。殺了樊噲,告訴朝廷中其他大臣。即便是功臣,一旦對江山社稷不利,一樣殺。劉邦也算爲子孫掃清障礙,只可惜劉邦比樊噲早去世。

孝惠六年,樊噲卒,諡爲武侯。——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五·樊酈膝灌列傳第三十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