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議指出,要針對央視報道中反映的問題,深刻認識到陽澄湖區域環境的嚴峻形勢,深挖問題根源,屬地政府和各相關部門要採取強有力舉措,加大力度規範大閘蟹養殖和農家樂問題,進一步提升羣衆文明程度。近年來,我市通過連續兩輪推進陽澄湖生態優化行動,落實保障飲用水安全、嚴控工業點源污染、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處置能力、削減面源污染、加強船舶和碼頭污染治理、推進活水暢流和河道整治、促進生態修復、強化預警監測等八大類主要任務,入湖河道水質逐步改善。

(原標題:蘇州市委常委會:直面問題抓好整改 全力守護陽澄湖生態環境)

針對近日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就陽澄湖環境問題的有關報道,13日,蘇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分析問題根源,研究部署整改措施。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主持會議,強調指出全市上下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敢於直面問題、正視問題,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行動,全力以赴抓好整改。

近年來,我市通過連續兩輪推進陽澄湖生態優化行動,落實保障飲用水安全、嚴控工業點源污染、提升城鎮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處置能力、削減面源污染、加強船舶和碼頭污染治理、推進活水暢流和河道整治、促進生態修復、強化預警監測等八大類主要任務,入湖河道水質逐步改善。湖區圍網養殖面積已從2001年的14.2萬畝壓縮至目前的1.6萬畝,沿陽澄湖周邊池塘養殖面積從2015年的13.5萬畝減少至10.01萬畝,其中,標準化養殖池塘面積6.37萬畝,陽澄湖水環境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會議指出,要針對央視報道中反映的問題,深刻認識到陽澄湖區域環境的嚴峻形勢,深挖問題根源,屬地政府和各相關部門要採取強有力舉措,加大力度規範大閘蟹養殖和農家樂問題,進一步提升羣衆文明程度。

會議明確,到2020年,陽澄湖1.6萬畝圍網養殖內全部禁止使用冰鮮魚投餵;到2020年,全面完成連片池塘的高標準改造任務,不能實現高標準改造的池塘全部退出養殖。對無證照的農家樂經營戶要堅決規範整治,該清理的清理、該停業的停業、該整改的整改。各地各部門要明確整改責任,聚焦重點環境問題,加快推進治理進度,舉一反三,構建長效保護機制。

藍紹敏在講話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陽澄湖區域的環境質量,事關蘇州整體水環境的質量,事關沿湖地區的飲用水安全。各地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對照央視報道,逐項列出問題清單,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缺位、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以對人民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堅決把陽澄湖區域環境治理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藍紹敏指出,要狠抓問題整改,針對客觀存在的問題,摸清底數、查找原因、壓實責任,研究落實整改舉措,牢固樹立全面從嚴的執法監管理念,嚴格落實環保法、水污染防治法以及省、市地方法規和標準,切實抓好水污染防治執法監管。要通過明察暗訪、情況通報等手段,對推進不力、工作滯後的地區及時預警和通報,造成不良後果的必須嚴肅問責。要以對社會、對羣衆高度負責的態度,全力守護好陽澄湖這張蘇州生態環境的名片。

陽澄湖水質污染危及螃蟹生意 你買的大閘蟹何處來? 

陽澄湖目前是蘇州的飲用水源地,但隨着周邊工業、養殖、旅遊、房產的不斷發展,陽澄湖所承載的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當地政府已經連續三年公開發布了《陽澄湖水污染及藍藻監測預警工作方案》。眼下,對於陽澄湖流域的大閘蟹養殖,存在着湖蟹上岸養殖的尷尬局面,池塘裏的螃蟹同樣是用冰魚和玉米來投餵,池塘裏的水是一年一換。養殖完的廢水再回流到湖中,這樣一來,養殖廢水帶來的污染似乎一點也沒減少,還是還給了陽澄湖。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劉雙江:投餵意味着富營養化,因爲你加進去的營養氮多、磷多,蟹池總會有一些殘剩的東西排到湖裏,或者蟹的排泄物,湖的氮磷很高,富營養化就導致水質惡劣,比方說藻類爆發,還有一些微生物羣落失調。

張憲超 本文來源:蘇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憲超_NN93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