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已经上初中了,他学习很刻苦,每天上课都认真听讲,晚上回到家,总是先抓紧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但妈妈最欣赏的,还是文文的记忆力好。每次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英语单词、数学公式,他都是班上记得最快最好的,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妈妈很为他自豪。

从案例中可以知道,文文不仅学习努力用功,还具备了非常好的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同任何能力一样,人的记忆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培养、训练中产生并不断提高的。文文在学习中表现出了这种能力,说明他在小的时候妈妈就有意识地激发文文的记忆潜能,培养出了良好的记忆习惯。

多数的大人很难回忆起3岁前做的事情,所以就误认为3岁前孩子缺乏记忆力,教育最好从3岁以后开始。实际上孩子的记忆力几乎与生俱来,即使是1岁的孩子,当他肚子饿了,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兴奋起来,因为他记住了妈妈的声音,知道有奶喝了。再例如,即使只是一个不够两岁的孩子,也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从多个玩具里挑出来,因为他记得这个玩具好玩。这些都表明孩子是有记忆力的。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孩子感触到外界物体的刺激,这种刺激就会在大脑神经突触里留下印记,刺激越深的,印记就越深,这些印记就是记忆。孩子早期的“记忆”通常从他的经验中表现出来。这也就是说,当孩子能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感知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时候,他大脑里的记忆功能就已经开启了。

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我们在这里提醒:作为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妈妈来讲,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一定要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机会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让孩子从小形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养成良好的记忆能力。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呢?

丰富孩子的生活环境

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妈妈应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例如给孩子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动的玩具,让孩子听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小脑袋里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记忆力。拥有这些印象,孩子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

多让孩子观察周围的环境

观察好比是孩子摄取知识经验的大门,记忆则是储存知识经验的库房。多让孩子观察,能让孩子在观察中记忆具体的形象事物,对孩子的记忆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例如,妈妈可以在带孩子外出时,事先提出要求,让孩子记住行走的路线、方向,注意观察周围及拐弯处有什么特点,乘坐哪一路电汽车等,返回时请他带路。

有意地给孩子布置识记任务

为了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对满2岁的孩子,妈妈就可以给他布置识记任务,最简单的可以从要孩子取一样东西或传一句话做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布置识记的任务可趋复杂,如要求记住游戏规则等,这对于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很有帮助。

引导孩子叙述自己的经历,激发其记忆能力

2~5岁这一阶段的孩子有能力去讲一个故事,而这种简单叙述也许就是开启孩子记忆的一把钥匙。这个阶段的孩子经常会想起一些很具体、很细节的事情,比如会突然想起自己穿着红色的泳衣去海边,还在那里看到了贝壳,而不是说“我想起了大海”,他们通常还会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经历。另外,2~5岁的孩子已经可以记住些抽象的概念,如颜色、数字、字母等。他们在短时间里存储了很多信息,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会努力回忆。

当然,2~5岁的孩子的记忆很多时候还仅仅是机械记忆,而没有真正理解。运用“重复”的记忆手段,是这一时期孩子增强记忆的关键。妈妈可以试着引导孩子把自己以前的经验说出来,可以很好地刺激孩子的记忆潜能。

例如妈妈可以经常引导和帮助孩子叙述自己的经历,比如说去海洋馆先后看到了什么,或者在幼儿园里一天发生了什么都可以讲一讲。但要注意的是,提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具体化,例如“你昨天吃的饼干好吃吗?”“今天幼儿园的老师穿什么衣服了?”等等。

锻炼和强化5岁以上孩子的记忆能力

5岁以上的孩子通常能够读些简单的儿童读物,做基础的加减法,这时的记忆力会承载更多的任务,孩子也有能力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妈妈这个时候应该做的就是采取措施强化和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

例如妈妈可以用这样的语句和孩子交流:“宝贝,你自己上楼去睡房的衣柜里拿双干净袜子,再准备好换洗的衣服,然后去卫生间洗澡,千万别忘了把发卡摘下来。洗完澡,到厨房找我,好吗?”这样一系列的嘱托正是在潜移默化地锻炼和强化孩子的记忆能力。当然,孩子不一定能同时记住所有的事情,但这种锻炼是有益的。只要妈妈多个心眼,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机会很多,妈妈千万不要错过任何一个强化孩子记忆能力的生活细节。

针对学龄期的孩子要教会他记忆方法

记忆方法的正确要求:其一,记忆时目的要明确。漫无目的学习,即使形式上轰轰烈烈,到头来还是一个零。有些孩子背诵课文,只是为了下节课的提问,事过境迁,当然易忘。其二,记忆时注意力集中。有些孩子记记玩玩,背诵课文,又想别的事,记忆效率自然不高。其三,记忆时兴趣要浓厚。有些孩子,“读书不求甚解”,兴趣淡薄,有求知的欲望,应付差事,记忆力当然提不高。其四,记忆时思维要积极。

这里有三层意思:一要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理解越深,识记越好;二要把记忆纳入自己已有的记忆系统中去,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记忆便牢;三要把记忆的材料进行概括,分门别类地储存,就像中药铺、丸、散、膏、丹分类存放,取时手到药来。其五,记忆时要有多个感官参与。实验表明,人们学习如果只靠眼看,3小时后保持72%,3天后剩下20%;如果只靠耳听,3小时后保持70%,3天后剩下10%;如果视听并用,则3小时后保持85%,3天后仍记住65%。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记忆活动,记忆效率定然倍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