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皇帝一脈的皇子也只剩下趙構這一個人,在那個時候正統深入人心,即便是金國爲了統治中原立了張邦昌爲皇帝,可是這個傢伙也不敢自稱皇帝,最後還是被金人給廢掉了,而康王趙構代表就是大宋正統,沒有任何爭議,他被擁立爲皇帝,延續大宋的國祚。——《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所以說趙構真的是走運,因爲皇室幾乎就剩下他這麼一個人了,他當然被推爲皇帝了,但是人家趙構也確實有膽色,特別是在沒有當皇帝的時候,面對金人毫無懼色。

其實我們現在的知道的趙構都是宋朝的延續着,建立了南宋,延續了宋朝的國祚,可是之前他根本沒有做皇帝的資格,甚至不出意外他這一輩子都只能是一個閒散的王爺,於一定可以肯定他當不上皇帝。

趙構的老爹是宋徽宗,也就是那個字寫的不錯,畫也畫的不錯,就是做皇帝不怎麼樣的傢伙,宋徽宗也挺能生孩子,宋徽宗有三十一個兒子,對你沒有聽說就是三十一個兒子,其中活到成年的有25個,趙構在這麼多兒子中什麼水平呢?

趙構是第九子,他的大哥就是宋徽宗,所以即使老大死了沒有兒子,輪到趙構當皇帝都猴年馬月了,可是事情就是這麼巧合,金兵攻入開封,他老爹宋徽宗和大哥宋欽宗被勁軍給抓走了,不僅如此,除了他的皇帝老爹和皇帝大哥,趙宋皇室、皇族、貴戚、近臣、各種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國。皇帝一脈的皇子也只剩下趙構這一個人,在那個時候正統深入人心,即便是金國爲了統治中原立了張邦昌爲皇帝,可是這個傢伙也不敢自稱皇帝,最後還是被金人給廢掉了,而康王趙構代表就是大宋正統,沒有任何爭議,他被擁立爲皇帝,延續大宋的國祚。

五月庚寅朔,帝登壇受命,禮畢慟哭,遙謝二帝,即位於府治。改元建炎。——《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所以說趙構真的是走運,因爲皇室幾乎就剩下他這麼一個人了,他當然被推爲皇帝了,但是人家趙構也確實有膽色,特別是在沒有當皇帝的時候,面對金人毫無懼色。

二卷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府時,金軍下令宋朝的親王、宰臣前去軍中議和。宋朝擬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地,派宰輔前去交割土地,親王前去送金軍過黃河。宋欽宗召趙構前去參加,趙構不畏生死,自請前去。於是宋欽宗命少宰張邦昌爲計議使,與趙構同去金營。金軍元帥斡離不扣留趙構在金營十餘日,趙構對金帥毫不畏懼。二十本當時的金人都覺得趙構不是大宋皇室的人,而是其他人,可以說趙構當時也是一個年輕有爲的小夥子。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親王送大軍過河。欽宗召帝諭指,帝慷慨請行。遂命少宰張邦昌爲計議使,與帝俱。金帥斡離不留之軍中旬日,帝意氣閒暇。——《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有能力有擔當,加上有機會,所以他成了皇帝,也沒有人和他爭奪,他是當之無愧的開國皇帝了。

至於題主所說的趙構甘願放棄與金爭奪正統,這問法本來就是錯誤的,趙構不可能也不會放棄和金爭奪正統。你要知道長得趙構是趙宋的皇帝,先說家恨,自己的老爹和兄弟姐妹們都金朝給抓走了,百般羞辱,你覺得身爲人子的趙構會不感到羞辱嗎?再說說他的身份,他已經是宋朝的皇帝了,國家都被金人給滅掉了,這是滅國之仇呀,家仇國恨全部都齊了,所以根本和金人沒有和解的可能,即使趙構想要安穩也不行。

趙構是在應天登基的,這裏是他老祖宗趙匡胤發跡的地方,他也在這裏登基,可是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被金軍給趕走了,他來到了揚州,金軍就來到了揚州,他被趕到了海上,可以說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哪一個皇帝有他慘呀,他能不恨金人?

他趙構是宋人的皇帝,宋朝纔是正統,如果他要是承認金人是正統,他這個皇帝也絕對當不下去,所以雖然他後來和金人議和,但是也絕對不會發生在現在。

即使趙構在位的時候最後主持了紹興和議,其中就是向金朝稱臣,但是這也是形式上的,趙構也不可能真的承認金朝爲正統,這是原則性問題。

不僅趙構如此,相信李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會承認他人爲正統,就好像東晉在東南半壁,也不會不承認自己纔是正統,畢竟這是王朝存在的根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