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李白《立冬》

  立冬·休養生息的季節

  千年前一個立冬的晚上

  大詩人李白決定悄悄偷個懶:

  “天寒地凍,冬天不是寫詩天!”

  他擱下筆,興沖沖捧來小火爐,

  溫一壺美酒,看一地白霜。

  立冬至,繁華盡藏,

  瑞雪臨,豐收可盼。

  冬天再冷,卻歸期不遠,

  念及此,心中也一陣暖和。

  

  圖片來源於「藍胖子的百寶袋 攝」

  圖片來源於「末禾 攝」

  冬天來了,做什麼最補?睡懶覺。

  北方好些極冷的地方,初雪早早便下了。樹木披起一身晶瑩,小動物們飽食了一秋的果實,長了一身的膘和厚厚的絨毛,躲在洞裏,蜷起身子開始呼呼大睡。

  辛勤勞作了一年的農民,也等來了休息的時候。在大雪降臨前,他們把糧食穩妥地藏好,準備一家人過一個溫飽的冬。

  圖片來源於「一株 攝」

  冬日的陽光照進窗戶,呼吸微冷,肌膚卻一片溫熱,神思在寒冷和溫熱之中模糊了界限,有種不困思眠之感。

  而寒冷的夜晚,扯一張小被子裹着窩在家裏,喫些熱的肥的,不知不覺,便幸福地胖上了一小圈。

  圖片來源於網絡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爲蜃。”水結成冰,土亦凍結;候鳥無蹤,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條紋顏色和野雞相似的大蛤,彷彿雉潛身入海,化爲大蛤。

  圖片來源於「Claire-Chan 攝」

  圖片來源於「二筒 攝」

  立冬補嘴空

  舊時農耕社會,人們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操勞,到立冬就得好好休息一下,稿賞一年來辛苦的一家人,正如諺語所說“立冬補冬,補嘴空”。

  人們會提前在家裏養些雞鴨鵝兔,精心準備一桌香噴噴的熱菜,像北方的羊肉鍋、南方的薑母鴨,大補一番,既禦寒保暖,又滋補養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有些地方還會喫餃子,因餃子諧音“交子”,立冬是秋冬之交,乃交子之時。在這一天喫餃子,意在新舊交替,秉承上蒼之意,祈佑來年好運。

  圖片來源於「舊食 攝」

  冬釀酒醉人

  冬天氣溫低,水清冽,是最適合釀酒發酵的時節。做黃酒的紹興人把立冬到次年立春這段時間稱爲“冬釀”。

  千百年來,黃酒的後人們遵循古訓,一絲不苟地在這一天浸米、蒸飯、落缸、開耙、發酵……釀成的美酒,色澤清澈,入口香醇,是時節最好的饋贈。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寒衣暖心坎

  十月初一是傳統的“寒衣節”。這一天,人們祭拜祖先,爲其“送寒衣”過冬,婦女們也會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

  若天氣尚且暖和,不適宜穿棉,人們也要將冬衣試穿一番,作爲一個過冬的儀式,圖個吉利。

  立冬養生

  

  【立冬補腎陽:白蘿蔔羊肉湯】

  冬天有兩次喫羊肉的大日子,一爲立冬,一爲冬至。在這兩天補腎,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羊肉性溫熱,能益氣補虛、抗寒,也有溫補腎陽的功效。白蘿蔔,則可以清除滯留在體內的虛火,燉羊肉時加點白蘿蔔,能中和羊肉的熱性,起到潤肺的作用。

  |材 料|

  羊肉500克、黑木耳一小把、白蘿蔔300克、白胡椒粉、生薑。(2-4人份)

  |做 法|

  ① 羊肉切大塊,洗淨後汆水撈出;白蘿蔔洗淨切大塊,生薑3片,黑木耳泡開洗淨。

  ② 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內,大火煲開後轉小火,煲1個小時左右。

  ③ 出鍋時加鹽、胡椒粉調味。

  |注意事項|

  ①立冬燥氣還很重,大補的羊肉湯裏一定要有潤肺的東西。

  ② 羊肉性熱,身體怕熱,大便燥結的人要少喫。

  和萬物一樣,人在冬天會變得有點“懶”,有點慢。似乎是上天給了我們一個好好歇息的理由:一年之歲尾,冬天要做的,就是“藏”。

  把多餘的慾望收起來,把裸露的身體裹暖和,只消做些具體而妥帖的事。春天許下的願望,夏天還沒完成的工作,不要急,在冬天慢慢完成,餘下的,儘管順其自然。

  本文已獲物道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愛上小鎮|

  Ai shang xiao zhen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