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和酒丨第03期

久違了,朋友們!

今晚是「故事和酒」欄目

(每週一,週四或者週六更新)

這一期的話題是:愛情裏,三觀不合,到底該不該湊合?

酒已備好,就等你的故事,

小助理期待你的留言哦~

於世上,每分鐘都有大把分開的戀人,絕大多數不是因爲不愛了,只是走不下去了。

那些走不下去的導火線,統稱爲“不合適”。

丨你喜歡熱鬧,他喜歡獨處;

丨你喜歡讓自己活得精緻有儀式感,他覺得你不夠樸實;

丨你想要更好的生活,而他好像安於平淡,滿足現狀;

丨你覺得他本質惡劣,他覺得你心胸狹窄;

丨你跟他分享夢想,他覺得你想法太多;

丨你向他傾訴焦慮,他覺得多此一舉。

愛情裏最怕的,也許是你爲她撐着傘,而她卻淋着雨吧。兩個人,彼此不在一個頻率,很多時候不是不愛,而是彼此感覺不到彼此的溫暖,你想要的,我給予不了,我拼盡全力給你的,卻不是你想要的。

以上,簡稱三觀不合。

什麼是“三觀”?

按照哲學上的解釋,就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老一輩的人說,愛情婚姻要講究門當戶對。大部分人認爲“門當戶對”是封建社會的陋習,扼殺了婚姻的自由。也有人認爲,你是豪門大家,我也腰纏萬貫;你是富人家的公主,我是大官家的公子哥,這就是門當戶對了。其實真正的門當戶對,是“三觀合拍”。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有相似的興趣、愛好、追求,生活態度,思想層面,以及人生認知。

簡單點說,就是我喜歡喫麻辣味的冰激凌,恰好你也喜歡。

人與人之間,“三觀”一定會存在小的差異化

這種小的差異化是可以磨合的。但“三觀”大體上都相悖,磨合只能是磨損。

之所以老一輩信奉“互補型婚姻”,並以他們的思維來催婚,是因爲在他們看來,婚姻是生活的必需品,就像柴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少了某一種,總覺得不完整。

丨你喜歡旅遊,Ta喜歡待在家;

丨你喜歡花錢購物,Ta像守財奴摳摳掖掖;

丨你有高學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Ta讀書少、老實巴交。

以上這些是非常適合結婚的,因爲互補。互補型婚姻會營造一個完整的家庭。只要完整,即便三觀不合,他們也會遷就,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所以中國人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都容易陷入一種“集體”的誤區,所謂的個人要服從於家庭、家族的任何要求,這種壓抑個體稱頌集體的羣體意識,坑害了很多中國男女。“家庭”、“完美愛情”、“家和萬事興”的觀念籠罩在人們頭頂上,個人利益和追求也就被忽略了。只要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個人的委屈只要默默嚥下就好。在這種羣體意識下,催生的盡是不自由,好像一提到愛情便是種種憋屈,各種忍讓、退步、委曲求全。

好的愛情會成全你的理想,而非剝奪你的理想。甚至在親人朋友反對你、全世界都反對你,連你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候,你的愛情也不會背叛你。愛是自由,也是恆久的支持與體諒。

“當一段愛情並沒有讓你成長的可能,你就該離開它。”——卡爾羅傑斯

初讀這句話,你也許會認爲這頗有利己主義的傾向。但如果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其實世界上沒有人會甘願在愛情裏一無所獲。

脆弱的人在愛情裏找陪伴;

焦慮的人在愛情裏尋找久違的安全感;

從小家庭破碎的人,想在戀情裏,和動盪不安說再見,和戀人過一種不再顛沛流離的生活。

我們都在找一段足夠好的愛情。

那麼,好的愛情,它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在我看來,好的愛情自帶兩種屬性,一是成長,二是成全。

正如羅傑斯所說,好的愛情會讓你成長。而“成全”是一種精神上的照顧,及訴求上的滿足。也就是說,好的愛情會成全你。到最後,你們經歷了愛情,也得到了彼此想要的東西。

好的愛情所帶來的結果,應該是1+1>2的

曾經有個女孩在分手以後做了一份愛情簡歷,上面細數了倆人共同經歷的大事件:

兩個人第一次共同完成東京的全程馬拉松;

兩個人一起走遍歐洲的文藝小鎮;

一起參加國內外的多個藝術節;

一起做了很多時候一個人不敢做或是懶得去做的事情……

她還寫道:“從他身上,我也獲得了一種全新的思維和眼界,包括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用經驗以外的方法去看待世界,如何真正認識‘男人’這種生物,如何巧妙地過日子。和他分手了,以後估計也不會聯繫,但那個人帶給我的成長和變化,卻永遠地刻在了我的生命經驗裏。”

不必如瓊瑤那般歇斯底里,只要在彼此相愛的時候予足夠多的關注和擁抱就夠了。曲終人散,各自投入生活。答謝彼此的成全,也算作告別的禮物。

如果談了那麼多年戀愛,我們依舊膽小、自私、不近人情、逃避、怯弱、陰鬱而拒絕與人接觸、放縱而麻木、肆意而不理性、沉默又不快樂、滿肚子心裏話卻又言不由衷,埋葬熱愛埋葬理想埋葬勇氣埋了一切,那麼我們這麼多年到底在談什麼?

三觀不合,別瞎湊合

《東京愛情故事》裏有一段話:

現代人不缺愛情,或者說不缺貌似愛情的東西,但是寂寞的感覺依然揮之不去。

我們可以找個人來談情說愛,但是,卻始終無法緩解一股股湧上心頭的落寞荒蕪。這個社會沒時間允許你任性和矯情,快節奏趕着你往前走,所以我們很害怕被時間拋棄,被社會拋棄,都有所保留地去愛。但是愛情不是便當,它們依然需要你的鄭重其事。

對於新生代來說,大多數性格都比較獨立,在愛情裏大多也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保留獨立的思維能力和自我個性。所以新時代的愛情,靠的是彼此的吸引,靈魂的相似和交流。好看的容顏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要遇到相似靈魂沒那麼容易,這也就是爲什麼越來越多人寧願單着了,因爲我們害怕將就,更害怕將就後,那一堆要收拾一輩子的爛攤子。

愛情在這個快餐社會里岌岌可危,並非是愛情不讓人信任,而是相愛容易相處難。喜歡、愛、合適、在一起,是四種不同的概念。再轟轟烈烈的愛也會隨着難以溝通和日常瑣碎削減,直到相處成爲彼此的負擔。

無論是物質相稱還是兩情相悅,感情裏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天生一對”。

愛情是門必修課

對於愛情這門必修課,很多人一直處於無法畢業的狀態,然而誰又是生來就會所有的事呢,只不過,也許是遇到了合適的人,才學會了更好地愛。

有人說,愛情就是陪伴,牽她的手,從清晨走到日暮,從三餐走到四季;

也有人說,努力是爲了更好的在一起,值得付出也願意爲對方付出,在陪伴的歲月裏成長爲最好的自己;

有的人說“要麼有很多很多的愛,要麼有很多很多錢”,其實除了愛和錢,更重要的是兩個人能在一起喫很多很多飯,說很多很多話吧;

還有單身的朋友說,趁着單身期努力成長,希望遇到他的那一天,不論他富甲一方,還是一無所有,我都可以張開手坦然擁抱他。他富有我不用覺得自己高攀,他貧窮我們也不至於落魄。

無論你談了多少段無疾而終的戀愛,都沒關係。漫漫餘生,路還很長,要想少一些寂寞清冷,除了交幾個能東拉西扯的朋友之外,更要擇一個可以談天說地的伴。

我能想到愛情最好的模樣,是和你一起成長

某天,你無端想起了一個人,他曾讓你對明天有所期許,但是卻完全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裏。

《泰坦尼克號》裏,哪個人纔是主角?

答案毫無疑問是Rose,而非Jack。

Jack自始至終都是那個自由浪漫、熱情似火的男青年,而Rose,早已由循規蹈矩、唯命是從的乖乖牌貴族小姐,蛻變爲一個勇敢、獨立、甚至是具有冒險精神的新女性。

一個好的劇本會讓主角在經歷一系列事件之後,產生變化,獲得質變式的成長。而Rose就是這樣一個主角。

在電影最後的鏡頭裏,她已經變老,安靜地躺在牀上。牀邊的照片寂靜地呈現着這幾十年她所經歷的一切,她終於做上了自己愛做的事,不再被任何事束縛,就像Jack曾經告訴她的那樣。

她在海灘上騎馬,像個真正的牛仔那樣,不是側坐,而是兩條腿分開坐。

她勇敢地爬上了飛機,像一名無所畏懼的飛行家。

她去了非洲,和大象合影。Jack過去曾告訴她,要奔向自由的地平線。

一輩子太長,把愛情給那個真正懂你的人

一輩子太短,別浪費時間和錯的人糾纏不休

「互動空間」

於你來講,好的愛情是什麼樣的?三觀相合重要嗎?

歡迎在留言區寫出你的故事

希望每個人都能與自己心愛的人

相識、相知、相愛、相守

一段輕時光,感受生活的美好

一杯紅酒,時光變得妙不可言

輕輕向你道聲,晚安

圓夢巨人官方社羣活動正在進行時……

關注【圓夢巨人】,在下方留言,即可參加活動哦-

每一個關注了圓夢巨人的人都很酷

晚安 ,好夢

下一期話題:

關於醉酒以後的尷尬事

定期推送關於葡萄酒的知識趣聞,簡單實用,不定期組織線下品鑑會

希望認識同樣愛酒的你

我在別處和你一起生活

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