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其他汽車廠商的武器庫裏擁有W12發動機,因此大衆在1997年用這臺發動機做了一件特別的事情,打造了一臺名爲W12的超級跑車,而且原本是要投入量產的,在2002年還打破了Nardo賽道的紀錄。如果M3 Compact在1996年量產了,1300公斤的車重,325馬力的3.2升發動機,必將會是史詩級的性能車。

性能小鋼炮們,別等福克斯RS了,它不會來了。不過跟其他一些車型相比,它還算好的。

又一款讓汽車愛好者愛不釋手的車要離我們而去了,福特發言人告訴一家國外汽車媒體,由於歐洲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福特將不會生產新一代的福克斯RS。

兩年之前新一代福克斯推出之後,大家一直都在期待新一代的福克斯RS。去年夏天,有傳言說它需要使用混動系統纔有可能推出。後來又有傳聞說48V輕混系統無法滿足排放,需要使用研發成本很高的混合動力系統。最新的消息是,由於同時能夠滿足性能和排放標準的混合動力系統的研發成本過高,福特沒有理由生產這種銷量很小的高性能小鋼炮。

如今,留給世人的唯有一聲嘆息。不過仔細想想,福克斯RS還並沒有最終成型,相比那些在最後時刻被廠商砍掉的車型,其實它還算好的。回顧那些在最後時刻被廠商砍掉的車型之前先插個題外話,現在回想起來當年雷克薩斯LFA的境況,花了5年時間研發,問世之前幾乎全部推倒重來,不得不說豐田是真夠可以的。

大衆帕薩特GTI

1977年,大衆把奧迪80 GTE那臺112馬力的1.6升發動機放入了帕薩特的發動機艙,並且配備了更強勁的制動系統、更寬的輪胎、更動感的車身套件。這款兩門的帕薩特GTI原型車在德國沃爾夫斯堡周圍的道路上進行了測試,結果令人滿意。不過當時大衆的老闆Toni Schmucker停止了該項目,因爲他不認爲帕薩特應該成爲高性能汽車。

日產Mid4

曾幾何時,日產想要打造一款類似保時捷或路特斯的產品,Mid4概念車首次亮相於198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搭載3.0升V6發動機,可以跑到250公里/小時,擁有四輪驅動和四輪轉向。兩年之後,日產發佈了Mid4 Type II概念車,發動機升級爲3.0升V6雙渦輪增壓,最大功率330馬力。日產對Mid4進行了大量的測試,最終由於量產的成本太高,並沒有正式上市銷售。

寶馬M5敞篷版

每一代M3都有敞篷版的車型,M4敞篷版理論上也算是M3敞篷版,只是命名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M5敞篷版的量產車,曾經它距離我們非常近。1989年款的M5敞篷版曾經在日內瓦車展上亮相,但是由於寶馬不想冒失去部分M3敞篷版銷量的風險,因此在最後一刻寶馬將M5敞篷版砍掉了。

梅賽德斯-奔馳C112

C112是1991年C組賽車C11的公路版本,而且也是300SL的精神繼承者,具有鷗翼車門和頂級的性能。C112搭載了中置佈局的6.0升V12發動機,最大功率406馬力,並且擁有非常優秀的輕量化和空氣動力學性能。然而,儘管在發佈之後收到了700多個訂單,但梅賽德斯-奔馳決定不量產它,進而可以更加專注賽車運動。

蘭博基尼Cala

直到1994年,蘭博基尼一直是由克萊斯勒擁有的,之後被出售給了Megatech。由於資金匱乏,Italdesign爲蘭博基尼設計了一款名爲Cala的小型超級跑車,搭載一臺中置佈局的4.0升V10發動機。Cala可以正常運轉,並且爲量產做了工作進展。只不過進展的腳步不快,1998年蘭博基尼被出售給大衆汽車時,Cala變成了博物館產品。

寶馬M3 Compact

如果M3 Compact在1996年量產了,1300公斤的車重,325馬力的3.2升發動機,必將會是史詩級的性能車。當時寶馬的想法是爲年輕消費者提供一臺更小巧更實惠的M車型。但寶馬卻臨陣退縮了,僅僅只製造了一臺原型車就擱置了基於E36的M3 Compact。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來量產的1M和M2,其定位和想法跟當年的M3 Compact是一致的。

大衆W12

沒有其他汽車廠商的武器庫裏擁有W12發動機,因此大衆在1997年用這臺發動機做了一件特別的事情,打造了一臺名爲W12的超級跑車,而且原本是要投入量產的,在2002年還打破了Nardo賽道的紀錄。不過那時大衆汽車的老闆Ferdinand Piëch決定由布加迪品牌推出頂級的超級跑車,而不是大衆,W12就此終結。不久之後,搭載8.0升W16四渦輪增壓發動機的Veyron問世。

福特嘉年華RS

福克斯RS的出色性能讓152馬力的嘉年華ST略顯暗淡,但如果是一臺193馬力並且帶有寬體包圍的嘉年華RS呢?2004年日內瓦車展上展出的這臺嘉年華RS概念車,大家都對它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但是福特公司因爲福克斯RS項目蒙受了損失,因此嘉年華RS最終被擱置了。沒錯,福克斯RS項目不賺錢不是一天兩天了。

捷豹C-X75

2010年是捷豹品牌的75週年,它們打造了一款名爲C-X75的概念車以慶祝生日。這臺由燃氣輪機混合動力系統推動的跑車在汽車愛好者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因此捷豹決定量產250臺銷售。但不久之後由於全球經濟衰退影響了高端汽車市場,C-X75的量產計劃被取消了。2015年捷豹曾短暫考慮過重啓量產C-X75項目以紀念品牌80週年,而且還爲電影《007:幽靈黨》打造了7輛樣車,但最終還是未能成功量產。C-X75項目的取消,是設計師Ian Callum在捷豹任職期間最大的遺憾。

路虎攬勝SV Coupé

當路虎在2018年日內瓦車展上發佈售價24萬英鎊的攬勝SV Coupé時,公司對全部999輛車都出售給時尚前衛的買家的前景充滿信心。雖然與普通的攬勝車型相比,攬勝SV Coupé只在車頭和車尾下部保持一致,但整體的造型設計可以說是極其成功的。可惜的是,路虎的銷量和利潤髮生了些變化,僅僅一年之後攬勝SV Coupé的量產項目被迫終結以節約成本。

其實廠商的決策者決定砍掉這些車型的時候一點也不痛苦,因爲它們並不賺錢。對於設計師和工程師來說,看着自己付出了很多的項目,雖然受到了認可但是卻未能上市銷售,除了遺憾好像也沒什麼能做的了。至於汽車發燒者的我們嘛,本就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個羣體,只有在廠商喫飽喝足之後纔會滿足一下我們,讓大家都開心一下。

相關文章